而一早打开海通基金研究团队的文,《2022年优秀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回顾》,一共提到了6家,交银施罗德、大成、招商、中庚、华商、安信,和大家去年听到的渠道和客户反馈还是比较能匹配上的。其中,前十基金公司中,能进到优秀主动权益序列的还是只有招商。
看起来,股债双牛的,招商基金,有点腰间盘“凸出”的强,是个值得研究的头部样本,优先拆解一下,和同业伙伴一起学习下。
注意:本文非推广,也没有进行过内部调研,所有数据都来自于wind(wind有个基金公司经营分析的专区,请见下图,拉起来巨快无比),所有结论都来自于基于公开数据的个人推测,如有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招商的小伙伴私信,但公众号发布后只能改20个字,所以大概率不接受更改。
我们先抛个结论出来:作为银行界一哥招商银行的子公司(招商银行持股55%、招商证券45%),静态数据来看,招商基金已经坐稳了国内13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一哥的位置(第一梯队的还包括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并且和其他银行系的差距还在拉大中,也坐稳了行业固收老大的位置。综合来看,包括指数和权益业务在内,和行业最头部机构的差距也在缩小。而招商银行,可能要在银行、基金两个赛道,赢两次。(事实上,招银理财也是理财子一哥,那就是赢三次了。)
不准备写什么框架,想到哪里是哪里,说几个观察到的点吧。
1、善于「挑」基金经理的公司。如果都是大路货,那这文章也没什么好看的,表舅先说一个很多人不一定能关注到的点。2022年初,人保资管出身的于立勇加入了招商基金,于立勇一直是人保资产基金投资部、权益投资部的负责人。而更早之前,还有21年底,同样来自于人保资管的雷敏也加入了招商基金,雷敏在人保就是做基金投资,管着大账户。两人到了招商基金后,目前名下都有FOF公募产品。而我想开篇讲的一点,也是我们下文要提到的,招商基金从去年开始,大规模、高质量、堪称精准的“挖基金经理”动作,很可能和招商基金从高层、到中层,都具备丰富的保险资管从业背景,有很大关系,上面提到的于立勇、雷敏,可能都对全市场的新生代、中生代基金经理非常熟悉,想帮公司挖人,可能都不需要猎头。为什么呢?人保资管是上海地区的大保险,手握重金,是基金公司销售踏破门槛的大金主。大型保险公司,由于手上资金体量巨大,对权益基金的投资需求巨大,且天然有分散投资的需求。但大保险普遍没那么喜欢成名的头部基金经理(而公募的FOF基金经理,因为入池要求高、信息披露要求严,买的底层基金会更“主流”一点),因为这些管理超大资金的基金经理很可能失去了阿尔法的能力、而且一对一路演也很难约,没法做投后跟踪。对于目标就是跑赢指数、做出超额的保险资管来说,最喜欢的就是中生代、规模尚小的基金经理,因为这些中生代基金经理往往上进心强、主动和机构买方交流的意愿也很强,所以,大保险资管出来的人,往往对全市场真正有潜力的新生代、中生代基金经理非常熟悉,而这些基金经理很可能也得到过这些保险公司的投资,交流会非常频繁。互动紧密的情况下,互相认可度往往很高,招募起来往往精准又高效。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但对很多中小基金公司而言,说句玩笑话,可能未来要防火、防盗、防其他家的FOF基金经理,说不定听完路演、跟踪完,觉得你的基金经理真不错,就推荐给公司挖人了(逃。
2、银行系基金中,招商已经在「指数、指增」方面跑前头了。整个公募行业,表舅最看好指数赛道,所以先讲指数。提到招商基金这个名字,其实第一想到的肯定还是「招商中证白酒」。这只600亿规模的产品,占了招商基金权益规模的25%以上,占了招商基金1300亿股票型基金规模的将近一半,什么概念呢?1300亿的股票型基金规模,已经能排在市场第三了,仅次于华夏、易方达。说实话,一项业务要想发展起来,「运气」+「布局」,两者真是缺一不可。招商基金目前在指数业务上,已经是行业的第一梯队,把其他银行系基金公司加总起来,也不够它一家打的。但招商中证白酒能够做起来,和一系列主观、客观因素都息息相关(客观因素占比更大一点)。但结果就是,它已经长成了巨无霸,且有了龙头带动作用,能够让招商有意愿+能力+资源,去布局其他细分赛道的产品。招商中证白酒对招商基金的指数、甚至权益业务有啥作用?「第一」,招商中证白酒产生的管理费收入,足以支撑指数类产品的营销,不确定招商的实际玩法,但指数这类同质化产品,本质上就是个销售驱动的模式,有了收入,才能确保大规模投放、集中营销。「第二」,有一个巨无霸,意味着你不一定赢多少,但已经很难输,具体可以参考相对佛系的华泰柏瑞,靠一只沪深300ETF,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第三」,现象级的品牌作用,不仅是对指数产品,更是对整个公司的品牌,蔡皇、中证白酒,都是在基民中拥有集体认知的,不管是真粉还是黑粉,最后都会变成免费的宣传。(参考著名大V民工的口头禅:“不如定投招商中证白酒”)你可以说招商中证白酒有一些运气成分,但事实上,招商把指数、指增产品,放在很高的位置,打开wind的品牌店,指数、指增的“量化专区”,位置仅次于招商起家的固收专区,这也折射出业务布局优先级的思路。在产品线布局方面,招商的「ETF」线,也布局的非常快,当然,另外一方面,除了科创50、中证红利规模尚可,其他的规模都还没有在细分板块形成凸点,一旦同类产品起来后,其实基本在同赛道上,是无法翻身的。甚至包括科创50这些未来的主力品种,头部通吃的现象可能会显著,差距只会被拉大,而很难缩窄。产品的比较,可以参考这篇《我有个朋友,踏空了这波科创50的暴涨》。
还有一块,就是今年大热的量化和指数增强,之前在《公募风口系列,盘点7位公募量化经理》,我们就提到过,量化和指增产品,在未来的公募赛道,大有可为。
「主动量化」方面,招商的王平在招商已经10年以上,从去年开始为市场所知,我们之前再盘点的时候提到过,直接截图,不展开了。
未来更加有看头的,其实是「指数增强」。这块招商的产品布局非常丰富,300指增、500指增、800指增、1000指增、创业板指增,基本齐活了。随着A股个股阿尔法的逐步淡化,表舅非常看好指数增强赛道的机会,特别是对于未来的B端的营销,基本就是指增这类工具化产品的天下了,得指增者、得机构资金的天下。
当然,在指数领域,招商有一块做的不够,就是债券指数,作为传统的固收大厂,债券指数布局的数量、产品丰富度、规模,都和头部有明显的差距,看起来还没有产品线的概念。
3、「主动权益」,不仅仅是朱红裕。说到去年下半年以来,极度冰点的主动权益市场,唯二的两个现象级产品,一个是泉果的三年期产品,另外一个,当然就是「朱红裕的招商核心竞争力」。即使经过持营,产品规模据说超过了100亿,目前,招商核心竞争力成立以来还是排名全市场第一,彻底帮招商的主动权益打响了名头。朱红裕上次管公募产品,还是在2013年,他给招商带来的作用:更多的可能还是体现在他分管的研究板块,不然,很难解释,招商基金这两年批量化出了一批绩优的基金经理,并且,包括陆文凯、翟相栋来了之后,一上来就业绩拔尖,这和研究的支持大概率是分不开的。下图是招商基金混合型产品与同期沪深300的比较,可以看到,这两年,向上弹性、向下回撤,都远远好于市场。
大家最近听到比较多的,「陆文凯的招商瑞利」,也是当红炸子鸡。
「翟相栋,招商优势企业」,最近也是业绩好到限购。
事实上,就好像第一点讲到的,其实,招商基金在主动权益,真正可怕的点在于:挖了一批具有潜力看好的中生代,下图是去年以来在招商首次任职的基金经理,从军工一哥「冯福章」(当然这种赛道型选手,发行的时点也很关键)、到最开始提到过的于立勇(3月刚开始挂了一只fof,算是保险时代的老本行了)、雷敏,上面提到过的朱红裕、陆文凯、翟相栋,在财通业绩就不错的「梁辰」,还有近期刚传出来的诺安的「蔡宇滨」。业绩好坏其实只是一时的,但强大的研究团队+加上源源不断的中生代,这才是招商基金主动权益,看起来让人觉得可能持续爆发的地方。
4、坐稳行业「固收头把交椅」。开篇讲过,2022年,招商基金已经是全市场债基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从2021年落后第一150亿,到反超30亿。而且和很多依赖纯债规模的公司相比,招商的固收业务,看起来更进阶一点,固收仓位为主的低波「瑞系列」绝对收益产品,不管是在机构端、渠道端还是电商端,都切入很深(你进去池子了,它也进去了;你没进去池子的时候,它还是有产品能进池子),按季末规模看,峰值规模摸到过1200亿,超过固收规模的1/3了。表舅非常看好低波固收+的赛道,这是未来大几万亿级别的市场,之前我们写过两篇低波固收+的文,大家可以回头再看看。《低波固收+做得好的基金经理,应该给顶薪》《领导也是一时气话嘛,不然5%的考核咋完成?》目前固收的头牌,马龙的「招商产业债」,也拿了今年的晨星,但在这个品种中,我觉得有更多更合适的产品可以选择(见上文),因为产品规模太大、经常限购,实际长期跟踪的体验不会特别好。
5、销售端,近两年新发规模,「全市场第一」。可能,招商基金自己的销售,也没有拉过这个数据,但是招商基金,是2022-2023年至今,所有基金公司中新发规模最大的公司了。先看2023年,截至一季度,招商基金合计新发199亿,全市场第一。再看2022年,577亿,全市场第三。
加总之后,2年维度来看,全市场新发规模第一。当然,拆解之后,你会发现,新发规模当中,大头都是固收和机构类的资金,包括今年1月成立的混合估值债基80亿、一只一年定开债基66亿,去年一只6个月定开债80亿、2只1年定开债(分别150亿、115亿)。以上这些大规模债基,一定程度体现了招商的营销能力,当然,招商银行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这个很难判断。单从未来来看,招商银行可能可以给招商基金在债基方面更多的营销帮助。一来是近年来火热的四方联动模式,由于基金公司不能把托管放在母行,所以两家银行系基金可能通过托管资源互换的模式,撬动彼此母行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到,今年来,招行、兴业、平安、宁波、包括各家三方渠道,都在积极推动to B的基金代销业务,招行的平台招赢通,未来可能也会给招商基金带去不少的流量。事实上,to B的基金代销模式,是一种机构销售外包的模式,未来,基金公司,可以不仅仅依靠机构销售团队的力量,而通过代销平台的力量(比如银行的分行),扩大销售的覆盖半径和客户维护深度,这点上,招商基金的优势也非常大。而在零售端,与传统的刻板印象可能不太一样,招商基金并没有仅仅依附于母行招商银行,从托管行的选择来看,反而更加聚焦于工农中建等大行,外拓、聚焦的思路很清晰。
6、完善的「业务资格」。简单讲讲,这是往往被C端客户忽略的一点,除了传统的社保、年金管理资格之外(基金公司最为宝贵的业务资格),招商基金也拿到了基金投顾资格,基金投顾潜力有多大,可以参考之前的这篇,《公募风口系列,万亿基金投顾的日与夜》,这些业务资格,都是头部基金公司不可撼动的优势。另外,也给大家展示个细节,我看了一眼招商基金的官网,给了个人养老金最靠左的入口位置,这种小细节,其实就在展示公司的业务发展思路,到底觉得哪块可能是未来最重要的业务。虽然对公募基金而言,个人养老金相关的业务,现阶段肯定赚不到钱,起不了量,但从更长的维度去看,一定是“难而正确的事”,需要极具长期主义的思维。养老这个事为啥极其重要,可以参考表舅之前写的《韩国新出生25万,日本80万,东亚怪物房的养老路》。
写的有点多了,如果要总结的话,就一句话:招商基金,这两年有点牛,分析一通后,看起来好像还会更牛。
今年就先到这儿,大家如果有想了解的其他基金公司,也可以私信,到时候我们一起研究研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