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写一下公募基金的产品创新,今天要讲的包括。1、货币基金:竟然是日本国没有的玩意儿2、定增基金:大起,大落,又死灰复燃3、保本基金:肉体死了,魂还在4、分级基金:生不逢时的杯具
上篇回顾,请见《公募基金产品创新,野史,上篇》,包括:委外定制、量化对冲、商品、港股通及中港互认、打新、浮动管理费等基金。
下篇,明天发,还将包括:债基(摊余成本,混合估值等)、FoF及养老、指数、LOF、ETF、QDII、灵活配置、基金投顾。
本文适合的阅读、转发对象:本文差不多就写到“差不多得了”的深度,所以适合正在或者未来准备进入公募行业的同学(最近暑期实习面试可能就会问到了)、做机构的想了解下零售产品历史的、做零售的想了解下机构需求的,以及各类销售机构的理财经理朋友们等。
8000字左右,大概需要15-20分钟阅读,开始正文。货币基金:资管的尽头就是摊余成本。货币基金有什么好讲的?但事实上,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看起来easy的事情当做理所当然。公募行业26万亿,货币基金11.5万亿,如果不讲货币基金,就好像忽视一头房间里的大象。当然,我们还是得讲点不一样的,释义就不需要了。比如,标题提到的,我们的邻居,日本,就木有货币基金。
真的假的?是真的,日本的公募行业,起始于1951年,已经发展了70年,下图,是日本目前公募行业的规模占比图,目前总规模不超过10万亿人民币,其中“株式投信”就是股票型基金的意思,占总规模的接近90%,其余的“公社债投信”指债券型基金,占比10%不到。就没有货币基金这一项。为什么?其实也很简单,日本在90年代经济泡沫被刺破后,持续处于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状态(日本央行作为上市公司,是直接下场参与市场的,持有大量的ETF、REITs资产,占比公募行业的25%左右,是日本公募行业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经济增速基本停滞,长期处于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环境。举个例子,在低利率的环境下,3个月的债券收益率0.2%,发一只货币基金综合费率0.4%,采取摊余成本法的货币基金,扣费后收益-0.2%,每天万份收益都是负的,你买了个产品,发现是买了个爹回家,花钱供着,那我买这个产品干嘛?还不如直接放银行活期或者拿着现金。长期的低利率、负利率,也导致即使是市值法的债券基金,也少有人问津,因为票息保护太低,都已经负利率了,利率上行的空间总归比下行的大吧?那你说买这个鸡肋的玩意儿干嘛?还不如all in权益!
说完日本,我们再说国内市场,为什么26万亿的公募行业,2003年起步的货币基金,几乎占了一半?这里也有几个原因:第一,国内经济从入世后,长期处于高速、超高速两档的发展状态中,国内的利率环境虽然也有起落,但整体上,利率水平代表着全社会的投资回报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从全球范围看,利率持续处于比较高的位置。第二,国内之前采取存款、贷款的利率管制,目前贷款利率基本放开了(除了不能超过高利贷的价格),而存款利率虽然名义上也市场化了,但实际仍然是受管制的(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周五国债期货大涨,据说要下调多年未调整的存款利率)。以上两点原因,使得整体存款利率水平,和市场利率是不匹配的,长期处于偏低的状态,中间有价差,而货币基金的推广,其实就是通过市场化的产品,填平了这一价差。
第一,零售端。随着余额宝的兴起,老百姓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个东西,灵活性和活期存款差不多,但收益高不少(而且部分资金收紧的年份,货币基金收益相当可观),银行活期存款迅速搬家。第二,机构端。随着银行发现了公募基金的税收优惠后,规模迅速放量,我们在昨天的文章中,也有展示过,从13年机构持有3000亿货币基金,10年后,这个数据变成了3.7万亿,增长了12倍,下图。
那么,往后,怎么看货币基金的发展?结论,也比较明确,表舅在年初以来的文章中一直有提及,零售渠道的货币基金规模还将迎来大发展,但是机构端会比较受限。1、先说机构端,预计迎来赎回潮。受到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影响,参考之前写的《新资本办法发布了,往后银行自己的钱爱买啥基金》,随着底层资产风险权重的提升,对银行自营而言,货币基金的资本占用提升,性价比明显下降,今年的6月末/12月末预计会迎来,银行自营资金集中的货币基金赎回潮。
2、再说零售端,预计迎来大发展。我们在《银行理财年报出来了,23年谁将坐稳资管行业规模一哥》里提到过,随着吊打公募基金好几年的活期化理财新规的落地,公募货币基金将在23年迎来爆发期,各家银行的货币T+0组合预计将纷纷上马,从招商银行之前App端的宣传来看,短时间内就突破了2000亿(朝朝盈,几十只货币基金组成的T+0快赎产品)。
最后讲一句,对资管行业来讲,没有好不好、也没有高不高级的业务,只有适不适合投资者的产品。我们在《谁是重要货币基金,可能是目前全网数据最准的》里提过,随着证监会通过专业的手段,逐步通过指标、投向、客户集中度的控制,把摊余成本法计价的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困在牢笼里(16年末就出现过,货币基金被巨额赎回,导致产品出现负偏离,这时候基金公司自有资金是要赔付的,有头部基金差点就栽了)。只要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国经济继续中高速发展,存款利率继续实质化管制,中间的价差一直存在,那么货币基金就永远都会有活跃的市场需求。
再多说一句,因为2017年后,摊余成本法的货币基金已经不再批复(导致现在有小几十家基金公司没有货币基金),倒是批复了一批市值法的货币基金,这些市值法货基,在新资本管理办法下,会更加没有生命力(摊余计价的尚且银行自营兴趣减弱了,更没人买市值法的货币基金了),目前除了嘉实的产品规模在60亿以上,其他都没有超过1个亿,其中汇添富是800万+,中银基金更是只剩100万+了。
说回摊余的货币基金,在未来增量资金可能主要来自于零售渠道货币T+0的情况下,事实上,货币基金的产品数量,会对一家基金公司货币基金管理规模的上限、增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大家可以看下,谁家的货币基金数量是最多的,谁未来能吃的肉也就越多(当然也有现阶段,数量和规模不匹配的)。定增基金:大起,大落,又死灰复燃讲讲定增基金,这块被很多人遗忘在角落里的产品。Wind搜索定增基金的研报,最新的一篇是3年前,中金2020年初发布的,再往前,就是2017年之前的了,下图,说遗忘在角落,一点都不过分吧?
而2017、2020年,恰好也是定增业务的两个分水岭,前者让定增跌落谷底,后者又让人看到了一丝希望。
2015-2017是第一个阶段。2015年,国投瑞银发行了第一只,公募定增基金,国投瑞银瑞利,事实上,国内第一只分级基金,也是国投瑞银首发的,应该说,在产品创新上,国投瑞银是走在挺前面的。随着15-16年,上市公司定增数量、规模扩容,连续三年定增融资规模超过600亿元,定增公募市场也火热了起来,甚至出现了像财通基金、九泰基金这种专注定增策略的公司。由于定增的项目有往往有锁定期,所以定增基金也通常采取封闭、定开的形式,且封闭期比较长,往往在12-18个月以上,也有5年期的,所以会设置场内的交易份额,场内折溢价套利、真实折价率/名义折价率套利、定增加股指期货对冲等都是是当年很流行的玩法。
2017-2020是第二个阶段。为啥没卖方写研报了呢?因为2017年连续出台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对定增的定价基准日、锁定期等进行了更加严苛的要求,让定增业务、定增基金很难玩得下去,几乎无利可图。定增基金的规模,也从峰值的400亿+,掉到了100亿+,不少产品纷纷转型。
2020至今是第三个阶段。证监会通过再融资新规,对定增条款进行了放松,核心就是两个:1、发行折价率从9折到8折。(就是如果股价是100块,原来你通过定增最低能用90块的价格买到增发的股票,现在最低80块就可以了)2、竞价式定增的锁定期(定增分为定价式、竞价式,公募参与较多的是竞价式),由12个月缩短至6个月。(原定定增中了之后,12个月不能卖,现在是6个月之后就能卖了)发行折价率,其实可以理解为对于锁定期的补偿,因为锁定期越长,万一中间公司出了什么问题,不能卖,对买入者来说,风险越大,所以需要在价格上体现“折扣”。
为啥说这俩是利好?这就好提到定增基金的主要收益来源。简单来说,一只主做定增的公募产品,他的收益逻辑就是:基金经理根据判断参与一个定增项目,他买入的价格,就是定增项目的发行价,这个发行价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8折,也就是如果上市公司,他定增定价前20个交易日,股价均价是100元,那么定增的发行价最低可以到80块,如果基金经理可以按80块拿到,那么产品的收益可以这么算:1、假如股价6个月后不变,还是100块,那么6个月后按100块卖出,赚25%(80块到100块);2、假如股价6个月后下跌20%,到了80块,那么6个月后按80块卖出,不赚不亏(买入80块,卖出还是80块);3、假如股价6个月后上涨20%,到了120块,那么6个月后按120块卖出,那么赚50%(80块到120块)。新规后,等于既多打了折扣,又缩短了可以卖出的等待时间,降低了风险,相当于喜上加喜。
实际操作的情况如何呢?我们可以看一下某定增基金,关于定增项目参与情况的公告:“截至2023年2月,XX封闭期累计参与29个项目,定增项目投资占基金净值约93%,项目平均折扣率83.6%(折扣率为发行价/发行日收盘价);截止2023年2月3日,29个项目算术平均收益率为0.8%;其中收益最优的三个项目平均收益为19.9%,收益最差的三个项目平均收益为-28.6%,实现浮动正收益的项目占比60.7%,为基金业绩表现提供了良好支撑。”因为2022年权益市场整体不太好,所以虽然定增项目平均打了八三折(83.6%),但项目平均收益率只有0.8%,也就是股价在定增后下跌了不少,几乎把折扣率都跌光了。当然,也就是因为打了折,所以定增产品相对于其他非定增的权益基金,去年表现肯定是好的。
所以,看下图,参与定增基金产品,其实除了你能赚到“折扣收益”,还是会和市场波动和个股本身的表现高度挂钩。
类似目前市场环境下,整体估值不算贵,市场波动(β)向上的概率比较大的时期,参与定增基金,其实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市场可能很难跌穿定增折扣率带来的安全垫。
从未来来看,表舅还是看好定增基金的,国家下决心要发展新兴产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定增肯定是配套融资手段之一,定增项目中也是新兴行业的上市公司相对更多一点。
因为定增只是一个策略,不是一种基金分类,所以wind啥的是拉不出所有定增基金的,可以通过是否有封闭期、股票投资比例、投资目标等筛选。附一个网上找的定增基金名单,供参考。保本基金:肉体死了,魂还在关于保本公募基金,简单讲讲,毕竟它已经死了。关于“保本策略”,可以展开讲讲,这块未来的市场还是挺大的。辩证的去看。
保本基金,始于2003年南方避险增值基金,终于2019年,16年时间,一共成立过169只保本基金。15-16年股市大幅调整之后,保本基金迎来了高光时刻,16年上半年就新发了超过100只保本基金,17年峰值规模超过了3000亿元,资管新规出台后,保本基金也于2019年寿终就寝。
保本基金的“保本”是如何实现的?这里,涉及两方面,属于双重保本机制:一是产品结构设计和投资策略;二是第三方担保机制。
我们先讲第三方担保。国际上的保本基金,有两种类型,一是保证(capical guaranteed)保本基金,二是护本(capical protected)保本基金,从英文的角度来看,也会发现前者会更加“笃定”一点,事实上也是,保证(capical guaranteed)型的保本基金,需要第三方担保,而我国的保本基金都属于这类,都有第三方担保,也就是如果产品本身策略失效,做亏了,第三方担保公司,是需要赔钱的。
那么,第三方担保是哪些机构呢?基本都是中央和地方的担保机构,比如中国投融资担保等,其实都不是特别市场化,规模也是参差不齐。
这种第三方担保的风险是什么呢?保本基金都采用了连带责任担保的方式,如果担保公司比如破产了,无法偿付的情况下,事实上,基金公司需要承担最终的风险损失。但基金公司能有多少资本金、能有多少所有者权益?真要赔钱,基金公司基本就可以直接关门了,最终投资人还是拿不到合同约定的保本承诺。这就是真正的风险所在,保本基金既可能无法完全保证投资人的利益,也可能使得基金公司得不偿失,关门大吉。是监管在2017年保本基金大发展后,就着手规范,并就着资管新规,直接关停保本基金业务的逻辑。
当然,以上的风险,都来自于保本基金本身的投资策略失效的假设。
那么,保本基金的“保本”策略是如何做的?理论上,保本基金的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大类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又分为线性保本(CPPI)、非线性(TIPP);二是借助金融衍生品工具对期末现金流进行规划,又分为基于期权(OBPI)、基于VaR(VBPI);所以一共是四种,也比较绕,但不需要了解太多,因为事实上,以前的保本基金中,运用的主要策略就是CPPI策略。
CPPI,大家听到很多,stands for,Constant Proportion Portfolio Insurance,中文就是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策略将基金资产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依据保本要求将基金的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资产,获得稳定收益;第二部分是将其余部分的资产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风险资产,提升超额收益。帮大家做个图,说明,下图。
上面的栗子:比如你拿着1000元,买了一个三年期的产品,基金经理把这1000元里的800元,买了3年期、收益率12.5%收益率的债券,三年后连本带利1000元,那你就看起来不会亏了。然后拿200元,投资股票,如果三年赚50%,那就变成300元。那么三年后合计可以拿到1000+300元,一共1300元,获得30%的收益。如果这200元投资股票,最后股票跌自闭了,跌没了,那么三年后你至少还是能拿到1000元,实现了保本。
当然,这个策略很大的问题,也是很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于,你买的800元债券,能不能获得稳定的收益?万一踩雷了呢?这也是监管担心的问题,如果踩雷了,那么策略就完全失效了,担保人、基金管理人就要赔付1000元的差额部分,如果每只都踩雷,那就是天文数字了。而信用债打破刚兑,就始于2016年。
不过话说回来,就像我们一开始说的,虽然保本公募基金已经死了,但是表舅觉得,“保本”的魂还在,也就是类似CPPI策略的生命力,未来会越来越强。为什么呢?因为原来刚兑的理财、券商小集合、信托也都将离开历史的舞台,但是客户对于“稳健型”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这就需要通过优秀的策略去实现,比如从去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挂钩中证500的雪球理财,特别是带下跌保护的雪球理财,开始大卖,这就是巨大需求的体现。
所以,不管投资策略最终是挂钩股票多头、期权还是期货,不管是CPPI、TIPP、OBPI还是VBPI,只要是科学、可持续的投资方法论,可以尽可能实现:客户本金比较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弹性资产的贡献,都会继续有广阔的空间。未来,相信只要投教、合规进一步论证好,不仅是在专户上,在公募的策略上也可以继续有所为。分级基金:生不逢时的杯具分级基金和保本基金一样,也已经寿终就寝(补充一句,这个模式没了,但是很多分级基金、保本基金,改造后,其实还是继续在运作的,变成普通的混合型基金)。
但是和保本基金存在制度性缺陷和系统性风险不同,分级基金,只能说是有点生不逢时。
先说说分级基金的“分级”是啥意思?我们简单点说,不具体展开。
分级基金,从中文名来看,稍微有点词不达意,英文名就非常清晰,叫Structured Fund,结构型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母基金),将产品分为两个或多个份额,采取不同的收益分配方式。比如,将一个母基金,分为低风险的A份额、高风险的B份额。运作的原理,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母基金10亿,A份额和B份额的比值为5:5,也就是这10亿的产品,5亿卖给了A份额持有人,5亿卖给了B份额持有人,其中A份额拿5%的固定利息,这5%的固定利息,由B份额的持有人承担。而B份额的好处在于,它可以拿着自己的5亿,加上A份额的5亿,以母基金的名义,把这10亿都拿去买股票。换句话说,也就是B份额找A份额,借了一笔钱,利息5%,自己加了一倍杠杆,去买股票,如果股票上涨10%,那么B份额持有人的净值实际上涨20%,扣除5%的利息,赚15%。同时分级基金因为是采取封闭式运作,都采用LOF的形式,会在交易所转让,所以有折溢价。
那么,为什么分级基金最终芭比Q了?主要还是在于,这虽然是一种投资工具,投资人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多人投资者,会不明所以的“错买”高杠杆的分级B份额,导致下跌的时候,加倍亏钱,最终造成投诉。
国内的分级基金始于2007年,创新同样源自于国投瑞银,第一只分级基金叫“国投瑞银瑞福”分级股票型基金。A份额和B份额,比例是1:1,各30亿,且全部都是超募。因为国内市场非常稀缺杠杠类产品(相当于名正言顺的借钱炒股,成本还不高),所以B份额上市后就长期处于溢价的状态,认购的客户,一上市就能赚钱。这种白赚钱的现象,也使得紧接着发行的分级基金,发行规模迅速起来。比如长盛基金,09年就单日发了一只150亿左右的大爆款。当然,硬币总有两面性,长盛的产品,因为很多人都是奔着上市后溢价卖出套利买的,一上市就急着卖,导致产品上市首日就大幅折价,给投资者好好上了一课。
2014-2015年的牛市,带杠杆的分级基金业绩和规模大爆发,到15年半年末的时候,分级基金规模接近了5000亿。但随着市场进入暴跌,分级基金2个月时间里,也跌掉了70%的规模,特别是带杠杆的分级B,长期处于折价的状态。除了接到投诉、闹事以外,无人问津。
在不温不火的一段时间后,17年年底,出了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明确“公募基金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最终所有的产品都在2020年底前完成了清盘或者转型。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分级基金只是一种工具,且是散户唯一可以使用的杠杆金融工具,是市场公平的补充。目前来看,因为资管新规作为上位法,已经明确了公募产品份额不得分级,所以后续分级基金死灰复燃的机会微乎其微,但是其实基金的杠杆投资,仍然需要有透明、有效、便捷的工具,这也是成熟市场的标志之一,相信在做好完善合格投资者认定、优化投资者教育等措施后,未来应该还是能看见带杠杆的公募产品的,要相信市场和监管的智慧。
今天就先写到这儿。
上篇回顾,请见《公募基金产品创新,野史,上篇》,包括:委外定制、量化对冲、商品、港股通及中港互认、打新、浮动管理费等基金。
下篇,明天见,还将包括:债基(摊余成本,混合估值等)、FoF及养老、指数、LOF、ETF、QDII、灵活配置、基金投顾。
欢迎关注、转发分享,完。
公募基金还能保本?日本没有货基?公募创新史(中),8000字干货
作者:表舅是养基大户 来源: 头条号 60404/19
今天我们继续写一下公募基金的产品创新,今天要讲的包括。1、货币基金:竟然是日本国没有的玩意儿2、定增基金:大起,大落,又死灰复燃3、保本基金:肉体死了,魂还在4、分级基金:生不逢时的杯具上篇回顾,请见《公募基金产品创新,野史,上篇》,包括: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