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美国去年10月出台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政策,要求ASML旗下的部分光刻机不能出口到中国。看到这里或许有网友们会问了,ASML是一家荷兰的科技公司,为什么要听随美国的指令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ASML的光刻机所采用的技术并不是荷兰一个国家就能够生产出来的,其内部的光源设备以及技术是美国而来,而镜头组件则是德国制造。这些设备和技术都是美国、德国等国家向ASML特地提供的,其他国家想要研制光刻机并不容易。

有媒体爆料,据台系设备厂商透露,ASML遭到了大幅度砍单,有客户砍逾四成订单。此外,英特尔、三星电子与台积电疯狂争抢EUV设备的热度已降温。此前,全球半导体产业在过去三年里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缺芯潮”,2020、2021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为了应对之前的“缺芯”现象,很多芯片制造商加大了生产,导致供应增加,需求降低。加之消费电子终端产品需求下降,使得半导体企业的业绩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进入2022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芯片热度开始消退。
从行业内动态来看,超威半导体、英特尔等半导体巨头效益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纷纷发布削减资本支出的计划。因此,可以说全球半导体产业目前正处于下行周期中,但具体何时会迎来复苏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全球大部分半导体公司纷纷“收缩战线”!而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却在一路高歌。
数据显示,2022年中芯国际规划的资本支出金额约为50亿美元,但最终的实际支出达到了约66亿美元(以人民币计约为432亿元)。财报显示,2022年底,中芯国际折合8英寸月产能达到71.4万片, 全年产能利用率为 92%。截至2022 年底,中芯深圳进入投产阶段,中芯京城进入 试生产阶段,中芯临港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中芯西青开始土建。中芯京城因瓶颈设备交付延迟,量产时间预计推迟一到两个季度。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后,中芯国际非但没有受到影响,相反还获得了一波强势发展的机会。

春公子之前就说过,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这足够让国内一批半导体公司实现质的飞跃。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进口芯片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于海外,尤其是来自于美国的芯片。而中国的集成电路进口额也已经连续多年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半导体设备的进口。
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金额较2021年的5559亿美元增长3.2%,达到5735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市场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单一市场,市场规模约为1803亿美元,较2021年减少了6.3%,但占比仍接近32.5%。
ASML正是看到了中国拥有巨大的半导体市场,如今又想对中芯国际抛出橄榄枝。
根据ASML公布的数据,2022年ASML前五大市场分别为中国台湾地区(42%)、韩国(29%)、中国大陆(14%)、美国(7%)和日本(4%)。其中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6%降至14%,已经排名全球第三了。此外,2022年一季度,ASML向中国大陆出货了23台光刻设备,中国大陆对ASML的营收贡献达至少30%,主要来自于华虹等大陆晶圆代工厂对DUV设备的需求,ASML同时也宣布DUV设备产能预计在2025年上调到600台。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ASML在中国市场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他们肯定也想把高端光刻机出口到中国。所以春公子敢断言,ASML其实对美国破坏全球半导体秩序也是不满的,因为生意人,本质还是为了赚钱,而不是成为ZZ斗争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