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债市 » 正文

一个重要关键的经济动向:债市跌上了热搜,揭示了什么样的信号?

作者:熊猫贝贝小可爱 来源: 头条号 59204/22

#头条创作挑战赛#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401篇原创文章:2022年的“双十一”过后,中国的经济和货币环境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动向和变化。从11月12日以来,中国持有债基和银行理财的投资者,会发现都出现了不小的回撤。基金购买群体也纷纷发现,

标签: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401篇原创文章:


2022年的“双十一”过后,中国的经济和货币环境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动向和变化。

从11月12日以来,中国持有债基和银行理财的投资者,会发现都出现了不小的回撤。

基金购买群体也纷纷发现,买的债基大跌,热议飙升,舆论升温,都跌上微博热搜了。

以上周五(11月12日)的债基净值来看:

有超过一千只债基的跌幅超过0.3%。

债基跌幅超过0.3%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权益基金的“千股跌停”。

一天就跌去了好几个月的涨幅。

Wind统计显示,仅在过去一周内,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下跌了0.16%,为11月以来单周最大跌幅。观察细分类型可以发现,中长期纯债基金回撤最大,部分单周净值跌幅接近2%,就本月以来观察,最大跌幅已经超过6%。

对于纯债基金而言,本月内跌幅超过6%的确不常见,毕竟此类基金年化回报也大多集中在4%~5%的平均水平。

反观短期纯债基金,虽然月内也有不少产品出现回撤,但截至11月13日,跌幅最大的为-0.51%;前述中长债基金中跌幅最大的已超6.85%。

可见,在纯债基金中,主投短债和中长期债券的基金在近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其中中长期债券基金回撤较大。

债基和银行理财的行情表现,直接关联中国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的动向,非常重要,而这一次的暴跌行情出现,该如何理解,又释放了哪些明确的信号?

这篇文章,就将从有依有据有专业的角度出发,和各位读者朋友进行一次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事件复盘和本质挖掘:债基下跌怎么回事?银行理财为何也同步下行?


2022年11月份,各家银行同业存单和债券等固收类产品确实跌得很惨

三大种类的主流债基(长,短,二级债基),同样跌幅明显:

图片来源:网络

这里需要普及一个金融常识:自从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不给保本保息了。

低风险的银行理财基本上跟债基没啥区别——配的多是固收类资产。

固定收益资产是指投资于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可转换债券、债券型基金等固定收益类资产。

在中国,金融和券商配置最主要的固收类资产,占主要部分的,就是国债。

先说说上周发生了什么。

上周五、本周一,两天10年期国债期货大跌。

图片来源:网络

紧随着,底层为债券的债基、银行理财,也出现了回撤。

上周四到本周一,2310只中长期纯债基,88%是下跌的,出现了平均0.33%的回撤,中位数是0.35%,最多的一只回撤了1.3%。

至于银行理财,纯债类的要看具体底层,一些短期的,回撤在万分之几级别。

到2022年11月16日收盘,基本算是稳住了。

债基不“稳”,让中国投资者群体情绪低落。

一直以来,投资风险偏好较低的基民,多数倾向于布局固收类产品,如债券型基金等,而近期债基收益频频下跌,无疑给追求“稳稳幸福”的基民们泼了盆冷水。

若拉长时间至四季度以来,债基的收益率也表现平平。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四季度以来,华商丰利增强定期开放债券A、C以6.32%、6.24%的收益率位居前两名,融通可转债A、C则以3.97%、3.92%的收益率排在前四。整体来看,仅13只债基产品收益率超过3%。

而从跌幅来看,四季度以来,共有143只债基产品收益率跌超1%,10只产品跌5%以上,此外,更有债基如南方双元债券A、C收益率跌超10%,分别为-10.66%、-10.69%。

债基和银行理财的底层资产中国国债的收益率上行,事实上就决定了这个必然的趋势结果出现。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动向分析:造成中国债市行情下行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为何穿透底层资产是安全国债的债基和银行低风险理财会快速下跌?

这个问题一定要跳出市场来看,才能看到点门道。

有一个关键利率的动向,值得关注,那就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8月以来,存单利率出现逐步上行态势。自8月15日至11月11日,1年期AAA级同业存单收益率已从1.91%上升至2.24%,上行了33个基点。

而在11月11日, 1年期AAA同业存单收益率从前一日的2.1898%上行至2.2401%,一天内上行了5.03个基点,上行幅度令市场人士讶异。

银行是买债的主力(同业存单也是)。银行资金的短缺,就会进行“卖出国债,换回资金”的动作。

同业拆借利率上升,直接对应的,就是银行手头紧。

这是2022年中国金融领域和资金流向,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关键转折信号。

随着银行大量持续出售固守底层资产,也就是国债,才会出现国债收益率暴涨的行情表现。

对应的,国债收益率上行,必然导致关联的债基和银行理财市值缩水。

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两个关键:

1,国家金融管理层面,对2022年以来资金“脱实就虚,系统空转”的现象,出手了。

具体的方法,就是收紧银根:11月15日,央行发布公告:当日开展8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继续维持在2.75%。

要知道,11月MLF到期量高达1万亿元,创有历史记录以来最高峰。

续做了8500亿元,相当于缩量了1500亿元。

本月通过MLF的货币投放,就是真真切切少了1500亿,这看起来就是货币边际紧缩了嘛。

这就导致了无论是逆回购利率,还是同业存单利率,无论期限是1天,还是7天,资金利率普遍上行,上行幅度10-30个BP不等。

2,银行的资金,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之下,更加趋向于借给不会违约的同行(买其他银行发的同业存单),或者是拿来买已经上市了的、评好级的债券

而最近的这系列政策,扭转了大家的预期。

上周的防疫20条,和楼市16条集中出台后,市场担心宽松不再。加上美国CPI增速低于预期,人民币出现了升值,这些一系列现象。

债市自然会出现调整。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研判:为什么说,债市下行是一个重要关键的经济动向信号?


债市下行,必然使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发生变化。

国家金融管理的动作全面出手。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经济动向信号。

债市关联的债基和银行理财,短期的暴跌和下行只是暂时的,底层资产是国债,中长期回归是必然,没有多少好讨论的,对于吃不得亏,一点损失都无法接受的群体,这也是一次很好的洗牌和教育体验,投资的事情,不多展开,玩不起亏不得,说多少也没用。

关键是,对于接下来,中国经济和货币管理的走向的研判,才是重头戏。

债基和银行低风险理财,是长期持有的逻辑,短期的表现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释放出来的信号,其实对应2022年的金融投资环境,非常熨帖。

当下中国的金融投资环境,非常敏感,实际上最核心的趋势信号,就是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以及中期利率政策走向。

从大周期看,中国必然将从衰退走向复苏,这个时候债券的吸引力会逐渐下降,市场的风险偏好变了。

市场都对明年有一定的预期,即美联储加息大概率会在明年逐渐结束,以及国内的抗疫,在明年预计也会有更加积极和明显的变化,包括库存周期看,也到了补库存的时点。

因此,2023年宏观环境,中国国内是存在逐步收紧的可能性的,这个对债券是有点难受的。

底层逻辑并不复杂,国家金融的钱到了银行,银行只能在安全边际之内玩空转,那国家会选择收回这些钱,然后用业绩压力督促银行将资金“脱虚就实”,从空转环境中引导到实体经济环境。

接下来,金融市场,资产领域,还有消费市场,会迎来更值得期待的行情表现。

当然,因为疫情影响依然存在,这意味着,一轮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均衡博弈,正式拉开序幕。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基于现实和研判,几点个人独家的观点和思考分享


这篇文章不长,内容很干,需要一定的金融认知和经济逻辑基础。

债基和银行理财短期的暴跌行情表现,该有的分析和逻辑上面已经阐述清楚了,响鼓不用重锤,点出本质,直击要害,就是这么一回事。

文章的最后,基于本文研判和现实情况,分享几点个人独家的思考和观点,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各位读者朋友们讨论参考就好:

1,对于债基和银行理财持有群体而言,短期行情的影响,建议忽略不计,如果已经购买了中长期的纯债债基,且计划长期持有(至少1年以上),那就继续持有吧,也别为这种波动就做择时,绝大多数人不具备这种能力。

2,2022年的金融投资环境,在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和强美元背景下,整体还是挺难的,但也没必要过度焦虑。

这一点随便找几个股民或者炒房群体聊聊天就明白是什么意思,几杯酒下去抱着大腿哭都有可能。

3,短期不要和国家货币政策去赌概率,中期保持安全和警惕意识,长期坚定看好人民币资产。

国债关联,实际上是对经济下行的对冲投资,经济越好,国债表现越差,这是基础常识。

要看懂国家的经济管理思路,那就是短期要让规模以上的资金不能继续躺在国债收益上吃利息,在逐利天性的驱动下,资金才会在平衡风险和收益的考量之下,进入实体经济。

短期不要对债基和银行理财有太大的期待,全年看下来堪堪保本,寸步难进,甚至出现少亏,都是正常的。

4,债基的下跌,实际上对应的就是股市和楼市,包括实体通胀的上行预期信号,这个不多展开,因人而异吧。


资金永远流向确定性,在不确定性迷雾充斥的时代和环境中,这个底层逻辑,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对2022年11月份,中国债基和银行理财的行情动态,进行的专题分析和深入解读讨论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债市周报:近期债市行情艳阳高照,您的理财收益是否跟着水涨船高

来源:头条号 作者:熊猫贝贝小可爱01/15 14:01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