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ESG » 正文

【金融ESG】把握绿色租赁发展先机,抢滩可持续金融市场

作者:第一财经 来源: 头条号 93204/24

第一章 监管动向【绿金发展日趋深入,租赁入局刻不容缓】1、自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历了新形势下的深刻变化。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明确了“双碳”的发展基调

标签:

第一章 监管动向【绿金发展日趋深入,租赁入局刻不容缓】

1、自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历了新形势下的深刻变化。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明确了“双碳”的发展基调。二十大精神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应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另一方面,二十大也指明,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传统高碳排领域清洁低碳转型、能源革命等相关领域是这一时期“双碳”发展的重点方向。在此基础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低碳发展,包括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建设新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等。绿色领域当下蕴含丰富的发展机遇,各类参与方加强能力建设尤为重要。

2、金融监管方面,绿色金融发展已步入深水区,然而围绕绿色租赁的顶层设计尚有待完善。

2022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下称《指引》),给银行业和保险业在投融资两端的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指引》要求“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将金融租赁公司纳入了本指引的覆盖范围。对金融租赁公司开展的绿色租赁业务,监管部门将其视同绿色信贷进行统计管理,适用《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而对于融资租赁公司开展的绿色租赁业务,尚未有国家监管进行规范和指引,在统计上也缺乏系统性管理。

3、地方监管大力支持绿色租赁发展,天津、上海、广东等地相继推出利好绿色租赁的支持文件。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天津市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金融租赁公司设立绿色租赁专营部门,积极开展绿色租赁业务。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布《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明确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融资租赁项目的资金支持,支持无形资产的融资租赁业务,开展绿色租赁业务的,可以适当放宽集中度限制。同年,广东省发布《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支持设立服务绿色产业发展的融资租赁公司;支持开展绿色公交、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设施等绿色租赁业务。在此背景下,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纷纷入场,将绿色租赁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手段,探索可持续金融生存之道。

第二章 市场格局【行业发展有待激活,热点赛道布局集中】

1、从市场规模来看,绿色租赁业务有待进一步激活,仍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关数据统计机制尚不完善,绿色融资租赁市场规模暂无统计,仅绿色金融租赁市场可为参考。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1)》,截至2021年末,绿色金融租赁资产规模达0.21万亿元,同比增长23.53%。相较于同期33.05%的绿色信贷存量规模增速相比,绿色租赁业务仍有激活空间。另一方面,2021年末绿色金融租赁资产规模占金融租赁全行业总资产规模的5.91%,与同期绿色信贷存量与本外币贷款总额的比值8.25%相比差距较大,仍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

2、从竞争格局来看,头部金租率先入局,规模优势显著;中小金租及融资租赁公司跑步进场,谋求高质量绿色资产。

头部金租凭借其资金及资源优势,在航空租赁、大型设备租赁、城市建设租赁等传统优势领域,探索绿色布局,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中小规模金租公司及融资租赁公司受其规模限制,难以布局重资产赛道,同时对优质资产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将绿色低碳领域视为提升资产质量,做优业务模式的转型机遇点,不断探索“小而美”的绿色租赁项目机会。

3、从赛道布局来看, 目前绿色租赁项目主要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三大战略性新兴绿色产业板块寻找细分市场。

以部分头部金租为例,中信金租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清洁能源业务的租赁公司之一,积极布局清洁能源行业,截至2022年底,在光伏和风电集中式电站领域累计投放超过600亿元,并积极推动构建“风、光、水、储、氢”五位一体的新能源业务体系。昆仑金租围绕节能环保、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助力贵阳、海口等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绿色升级,支持传统高碳排企业置换和配置环保节能设备。兴业金租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针对新能源重卡、新能源轻卡等产业,与吉利汽车展开战略合作,覆盖6500余台新能源商用车销售,服务下游客户约50户。随着政策与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租赁公司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深化重点赛道的绿色租赁活动,逐步形成具有租赁鲜明特色的绿色租赁业务模式,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章 发展机遇【资金缺口蕴含机会,业务模式适配度高】

1、双碳目标资金需求巨大,蕴含大量绿色租赁业务机会。

据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构测算,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所需资金规模在100万亿元以上。当前绿色金融以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为主要资金供给模式,而截至2022年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仅22万亿元,绿色债券规模约1万亿元,资金缺口显著。面对绿色金融需求快速增长与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以租赁为代表的多元金融模式应尽快入场填补市场空白。

2、绿色项目设备需求量大,与租赁产融模式一拍即合。

当前租赁业正处于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聚焦于回归实体、服务小微等重点议题。而我国认定的绿色产业扎根于各产业的链式格局,实体特征明显。纵观《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不难发现,装备制造、设施建设与运营等相关业态众多,也不乏各类改造工程,此类项目的设备需求量大,存在大量潜在租赁物,具备发展租赁产融模式的天然土壤。以10万千瓦的可再生能源风电项目为例,整体投资规模约5.5亿,其中主机设备约2.5亿、附属设备约1.2亿,设备投资占比高达67%。基于设备的融资租赁模式,可基本覆盖项目资本金外的融资需求。

3、绿色项目规模适中,资产质量佳,便于租赁公司风险管理。

绿色项目的投资规模除部分大型基地式风电光伏、海上风电项目外,大部分适合单一租赁公司开展业务。以风电光伏项目为例,单体项目规模约6亿元,一家租赁公司就可实现债权全覆盖,便于采取股权质押、电费收费权质押等各类增信措施。同时直租需求强、标准化程度高、产业与同业的流通市场发达。另一方面,绿色项目的交易对手方多为国有企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机构,且绿色项目预期收益较为明确,履约能力强,投产后现金流稳定可预测,设备生命期大于项目投资期和租金偿付期,有良好的还租来源。

第四章 面临挑战【顶层设计尚未统一,发展能力有待提升】

1、绿色租赁缺少统一行业标准。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及《绿色信贷专项统计制度》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目前主要参考的绿色标准,但其未充分考虑融资租赁业务特点。租赁公司缺乏权威适配的绿色标准文件,给绿色租赁的范围认定、数据统计、项目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部分地方协会正推动明确定义,如上海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提出,绿色租赁判断应基于承租人主营业务、租赁融资的资金用途、租赁物三方面是否属于绿色。预计在金融监管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构建行业内的绿色租赁标准将提上日程。

2、绿色租赁基础设施尚不健全。

基础设施问题是绿色金融各领域面临的共同难点。一方面,在绿色认证和评级方面,缺少“自上而下”的标准指引。另一方面,环保信息尚未全面完整地进入征信系统,环保处罚信息难以获取,其针对性、时效性都不强,难以及时全面掌握企业真实环保情况。此外,大部分融资租赁公司尚未接入央行征信系统,ESG信息获取难度较大。

3、绿色租赁获取的政策支持较为有限。

租赁公司尚不在享受央行针对绿色项目的专项贷款或再贷款优惠政策的范围内,从政策端获取的支持力度不足。当前仅部分地方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如给开展绿色租赁的租赁公司和承租人给予一定补贴或奖励,在年末监管考核中加分等,但均未实现全国推广。人民银行天津分行针对辖内金租公司的一份调查显示,金租公司绿色租赁参与度较广,但集中度高、活跃度不足,55.6%的样本金租公司表示“缺乏足够政策激励”是制约绿色租赁开展的关键因素。政策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大。

4、绿色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租赁公司相较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天然的成本劣势,随着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向绿色领域持续倾斜,导致绿色融资市场的竞争格局逐渐饱和,租赁公司成本承压,业务拓展受到较大限制。同时在产业方面,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租赁重点赛道逐渐进入平价时代,收益率大幅下滑,运营商集中于央企国企,客户议价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压缩租赁公司的定价和盈利空间。

5、绿色项目融资期限长,期限错配显著,资产处置难度大。

绿色项目的一般投资回收期至少需要8-10年,而租赁公司在负债端的资金久期约为3年,期限错配现象显著。另一方面,绿色项目的租赁物以专用设备为主,通用性、流动性较弱,独立变现性不足。这要求租赁公司加强流动性管理,同时积极探索绿色资产流转,增强再融资能力和资产处置能力。

6、租赁机构ESG与绿色发展能力不足。

一是ESG尽职调查能力不足,将ESG纳入租赁业务,需在传统财务和业务指标外,关注企业、租赁物、实控人、担保方等的ESG表现和其他指标,同时,针对不同行业需设计包含行业特定指标的ESG尽职调查清单,对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二是ESG管理能力不足,租赁公司开展绿色金融需完善ESG制度建设,将ESG嵌入业务与风险管理全流程,并强化碳测算与碳管理。租赁机构急需通过专业化手段,提升ESG管理能力。

第五章 破局之道【毕马威七大战略举措,助力租赁公司绿色提质升级】

毕马威认为,中国租赁机构发展可持续金融,应坚持践行七大举措,构建支撑绿色租赁业务发展的“四梁八柱”,全面增强专业能力,充分发挥“融资+融物”的双重属性以及贴近实体经济的特色优势,点亮未来。

一是尽早构建可持续金融战略,强化顶层设计与管理。

《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一年内整体完成ESG与绿色金融战略规划,执行ESG风险识别,积极践行组织管理、投融资流程、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与内控管理信息披露等相关实践。因此,租赁公司应制定正式的绿色金融战略规划,包含绿色金融整体目标,业务战略、目标、举措等,以全面引领可持续金融业务开展。同时,优化内部管理架构,择机设立针对绿色业务的细分部门团队,如中关村科技租赁设计“双碳”事业部,部分金租设立“清洁能源事业部”,均为强化ESG管理的积极尝试。

二是坚持制度先行,将ESG纳入租赁业务全流程。

一方面,租赁机构应首先在公司层面制定ESG管理制度框架,明确业务流程中的ESG嵌入点,在租前准入,租中拨付,租后管理等全流程各个环节,纳入ESG考量因素。同时,可对公司重点绿色赛道制定明确的行业制度指引,并建立准入指引年度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相应绿色租赁业务认定标准,并建立相应配套的认定流程和与评价考核体系相关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绿色融资业务的创新与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针对风险合规管理,租赁公司应优化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和各单一风险管理模式,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三是挖掘优质绿色资产,坚持业务模式创新。

租赁公司应明确绿色金融的重点细分赛道,拓展新型市场。金租机构可探索挖掘股东或母行的绿色客户赛道,积极探索生态化业务布局。厂商系融资租赁公司应充分利用母公司的主营业务相关的绿色机会,发挥租赁的产融结合特色与促进销售功能,参与绿色租赁。在巩固赛道资源的同时,应开展专业化建设和特色化创新。例如越秀租赁围绕绿色租赁领域,补充绿色创新人才,建立创新审议小组,开拓分布式光伏租赁、城配新能源物流车等新业务,强化自身绿色金融专业化和创新能力。

四是发行绿色债券,盘活绿色资产。

绿色金融债是领先金租拓宽资金来源,盘活资产流转的重要方式。当前,国银金租、浦银金租、苏银金租、河北金租、华融金租、长城国兴金租、江苏金租、兴业金租等公司均在境内发行了绿色金融债券。绿色债券的发行受制于资金监管要求、绿色认定标准、信用评价等因素影响。租赁机构应在获取优质绿色租赁资产的前提下,择机发行绿色金融债,并基于相关信息披露要求,统计并管理绿色金融债募集资金的重点支持方向及环境减排效益情况。针对资质未达发债要求的融资租赁公司,应通过租租联动、联合租赁、转租赁等多元模式,解决绿色资产流转和融资问题。

五是强化风险控制,筑牢资产管理。

租赁公司应围绕绿色租赁业务特点,全面优化风控手段,严格遵守各绿色赛道的业务流程与风险审批制度,并将ESG风险对各类单一风险的传导机制纳入风险管理流程中。以可再生能源项目为例,应根据项目特点,强化对土地使用、项目手续、合同协议等的合规性检查。关注新能源项目收入稳定性,包括资源评估风险、限电风险、电力交易风险、电费回收风险等。重点识别投资合理性风险、建设质量风险、股东出资能力风险、辅助服务费用分摊风险等。同时,深入分析项目增信情况的可执行性,落实边界条件。在必要时,可实施项目外部评审专家制度,并利用第三方平台查询承租人及实际控制人信用情况。在资产管理方面,加强对承租人及租赁物的ESG表现追踪监测管理,提高线上线下检查力度,在租后调查报告中,纳入相关章节表述。

六是运用信息科技,提升绿色金融管理水平。

租赁机构应充分结合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金融科技手段,提供智能化的绿色租赁服务。如基于光伏领域,可搭建新能源电站资产评估体系,全面记录光伏电站的运营数据、租赁物变化及ESG表现指标变化等,通过信息化、数智化的解决方案,用好数据,做好绿色租赁的租赁物管理与风险控制。

七是建立相关环境效益计量机制,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收。

租赁机构应加强对承租方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信息的关注度,建立环境效益测算方法,统计和测算绿色租赁业务的环境效益及投融资层面的碳排放量,形成绿色融资租赁的环境信息披露长效机制。一方面可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别,收集统计承租方的项目进度、项目收益情况以及项目节能减排情况等相关信息,并进行项目层面的环境效益测算,同时充分关注售后回租资金流向、资金使用情况及减排情况,进一步优化资金配置;另一方面可根据承租方的碳排放量及对承租方投资占比,开展投融资活动整体碳排放测算。例如兴业金租依据银保监会2020年发布的《绿色信贷项目节能减排量测算指引》,对其绿色租赁及绿色债券投放项目进行了环境效益测算及披露,同时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火电行业,计算并披露其投融资活动碳排放量。在承租方碳排放量数据获取上,租赁机构可基于行内已有数据及第三方数据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打通数据堵点。

【毕马威可持续金融战略与运营咨询团队】

毕马威可持续金融战略与运营咨询团队有丰富的绿色金融及ESG服务经验。团队成功帮助国内多家金融机构制定ESG目标,优化绿色金融业务布局,搭建绿色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提升ESG能力建设,全面响应《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等监管要求。我们专注于解决行业痛点,将协助客户制定基于不同资产类型的绿色投资定义,优化绿色投资布局,设计资产组合碳强度下降路径。同时,我们协助客户优化ESG管理架构,提升合规治理能力,夯实风险管理,并做好运营碳中和的各维度管理。毕马威愿与各金融机构携手,助力机构将ESG全面纳入经营活动,提升ESG表现。

【本文作者】

陈正洁 毕马威中国 可持续金融战略咨询 副总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什么是ESG战略

来源:头条号 作者:第一财经03/15 16:08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