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金 » 私募 » 正文

私募基金策略类别有哪些?(二级市场权益类)

作者:isee 来源: 头条号 120804/24

私募基金发展到今天,体系已相当成熟。相对于公募来说,在类别上更系统化。熟悉了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类别及各类别的内在运作原理,就很容易在投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投资需求,从整体上区分大致收益预期及风险属性。按图索骥,就可以从需求到策略类别,到该策

标签:

私募基金发展到今天,体系已相当成熟。相对于公募来说,在类别上更系统化。熟悉了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类别及各类别的内在运作原理,就很容易在投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投资需求,从整体上区分大致收益预期及风险属性。按图索骥,就可以从需求到策略类别,到该策略下代表性的头部机构,进而到具体的产品类别。

就二级市场权益类来说,主要区分为股票策略和对冲策略两大类。依据不同的投资信仰,分为主观策略和量化策略(程序化交易)。

二级市场权益类别

股票类 结构分类:股票主观多头,量化选股,混合型,母基金

股票主观类私募全市场占比相对占比较多,策略方面以价值类和博弈类(灵活策略)两类为主。

价值类研究体系以公募派,券商派为代表,通过深挖企业内在价值,以低估值,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筛选标的方式,风格上根据行业类别及成长性分为传统价值型(精研行业龙头或细分领域)和成长价值型(新兴产业或者市场主题为布局方向)。

灵活策略类投资以民间派为主,通过技术体系,市场资讯叠加企业基本面等方式选择风险收益比较为合理的区间作为操作依据。市场灵敏度高,常伴随较高的换手率。

研究风格上一般分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中观策略三种类别。

细分下来,每家私募机构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通过系统的方式综合筛选可以做到优中选优。

从以下几个维度综合比对,大概率可以将头部机构纳入到自己的参考范围内:

1、投资策略及投资范围 策略风格是一机构的核心,策略风格的稳定性是参考一家机构是否一如既往的好的重要依据。

2、风控方式 投资就是找寻大概率事件,风险波动性是否适应必须要作底线思维。一家成熟的机构必须要有成熟的风控体系来应对运作中遇到的风险。

3、历史业绩 历史业绩仅代表过去,不代表将来的收益参考。但从业绩上可以看出很多的参考依据:长期年化收益,历史/阶段性最大回撤,系统风险时产品表现,牛熊期收益及抗风险能力,同类别PK...时间周期越长,可参考的东西越充裕,可靠性越高。

4、投资经理履历及管理人团队投研能力 基金经理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团队投研能力是机构能够稳健持续发展的保障。

5、宏观经济状况及市场风格 经济大周期有其规律性,基金机构也有自己较为适应的市场风格。顺势行情+风格匹配才是最好的投资选择。在某些阶段,市场助力甚至比机构运作能力更重要。

对冲基金 细分策略风险由低到高:1、对冲套利型 2、市场中性(阿尔法策略) 3、管理期货(CTA/趋势跟踪)4、多空仓 5、事件驱动(定向增发) 6、宏观策略7、指数增强 8、多策略

1、对冲套利

套利策略一般在股市,债市,商品市场,跨市场间都可以进行。股市债市中一般出现在不同市场之间,比如大宗交易,ETF基金,集合竞价等和二级市场之间,同一标的利用时间和市场间价差的不均衡进行操作。商品市场品类较多,有同类产品中不同合约之间的跨期套利;关联产品之间的宏观套利;同一产业链间不同产品之间的产业链套利。

套利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市场之间价差的不均衡进行绝对收益的获取。一般风险较小,规模限制较为明显(股票套利除外)。价差之间时间间隔较短,人工一般做不了,以计算机作为主要操作工具。通过点滴积累获得收益累积,一般成本较高,收益性偏小(头部年化参考5%)。目前单独以套利为主策略的私募机构很少,一般出现在复合策略中(与宏观策略,CTA,中性策略混搭)。

2、市场中性(股票量化/α策略)

中性策略是标准的对冲策略,多空双方头寸一致,具体内在运作就是股票市场通过量化方式选定股票组合做多,同时在商品市场做空相应头寸指数,无风险敞口。盈利与亏损之间的价差就是策略收益。

中性策略策略特点就是在规避市场波动的情况下获取绝对收益,与二级市场波动关联较小。适应的市场阶段较广,强势,半强式,弱势市场下都有能力获取适当收益,属于资产配置中重要的一环,适应大多数权益类投资者,也是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可替代投资品类。

风险点:交易成本和基差。交易成本的增加会相应吞噬掉一部分绝对收益,比如2015年股灾之后商品市场限制单次交易手数,对中性策略的正常运行就产生了较大影响。基差的收缩和扩张会影响中性策略阶段收益的均衡,但长期收益会趋于一致。像2018年下半年,2020年初,基差的异动也带动了中性策略的阶段异常波动。2021年下半年基差持续扩大以及同策略之间内卷导致了头部中性策略出现了2017年来最大回撤。

应对基差风险,中性策略一般会采取一些辅助策略进行补充收益:比如控制波动前提下保留一小部分的风险敞口;采用收益互换和组合替代(明汯);小仓位股票T+0策略。

3、管理期货(CTA/趋势跟踪)

CTA 属于纯商品市场策略。做多做空均可获得收益。本身并没有头寸设置,通过分散配置各商品品种头寸,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稳定波动和收益空间的目的,属于宏观意义上的对冲。

简单来说,就是操作单只商品品类波动较大,通过量化,各商品关联性和历史数据导入作为策略因子进行头寸及杠杆设置,从而使波动性和收益空间趋于一定的稳定性,进而获得长期持续性收益。

CTA策略属于中高风险级别,风险性取决于杠杆或波动性限制,长期收益性可以和股票多头进行比较。同时与股市关联性极小,可作为资产配置独立的一环。策略交易一般非人工操作,策略设定后,波动空间也会相应得到限制。

历史数据越充足,稳定性越好。策略有交易频率区分,频率越低受管理规模收益影响较小。

4、多空仓策略

多空仓属于关联性对冲,可以是同一种产品一部分做多,同时持有一部分空头头寸,根据市场判断进行相应的多空仓位变动。也可以在股市同行业不同标的之间进行关联对冲,利用行业关联性从而达到对冲的目的。

目前A股没有明确的做空机制,融券额度有限,一般会采取股票组合对冲相关指数的方式。在港股和美股操作中较为常见,或者A股与境外股市市场之间进行。

举例说明:比如同为地产行业内,做多万科A,同时做空港股恒大地产,这样就形成一种多空仓策略。万科市场向上时,做多可以获得收益,恒大自身出现利空,走势向下,同样也取得相应收益,双边叠加,额外收益增加;如果行业出现系统风险,多空收益结合,收益波动性就会得到有效控制。不利的一面就是方向做反会相应放大操作风险(这也是考验基金经理策略把控能力的一方面)。

多空仓策略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适当放大资金杠杆。同样在仓位把控上也更具有灵活性。仓位灵活性可以控制在0--100%以上。通过对净多头头寸的限制也可以使的风险级别适用范围更广,期间也可以转化成中性策略可以作为固收替代品类,也可以施展获得超于股票多头的收益机会。

5、事件驱动/定向增发

事件驱动,属于理论意义上的风险对冲。是在提前挖掘和深入分析可能造成股价异常波动的事件基础上,通过充分把握交易时机获取超额投资回报的交易策略。比如分红,重组,业绩远超于预期,突发事件,定向增发,并购等,在预知事件即将出现,对市场价格会产生较大影响,可靠性较大的基础上,进行提前潜伏式介入从而获得超额的积极收益。

6、宏观策略

宏观策略属于宏观意义上的对冲 并无明确的头寸设置。风险级别普遍较高,投资市场范围涵盖股市,债市,商品,固收,外汇,黄金,原油,衍生品,房地产等企业实体等,基本涵盖所有市场。通过整体把控宏观面对某一市场或者多个市场进行侧重配置。

受金融市场的限制,国内宏观策略一般主要在股市,债市,商品和固收进行策略实施。

宏观策略一般实行多基金经理管理,主基金经理一名,各市场设基金经理一名,在主基金经理统筹下进行各市场策略实施。

宏观策略能够削弱单一市场对基金产品带来的风险波动,从而达到分散风险,取得超额收益的目的。

宏观策略自身就是一个大类资产配置类别。管理规模对业绩影响较小。但对基金经理宏观把控能力要求较高。

7、指数增强策略/量化多头(空气指增)

采用量化增强模型,利用多因子alpha模型预测股票超额回报,同时力求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降低交易成本、优化投资组合。指数增强策略不会对跟踪标的成分股进行完全复制,而是会对部分看好的股票增加权重,不看好的股票则减少权重,甚至完全去掉(量化多头)。通过对交易成本模型的不断监测,尽可能让交易成本降到最小。

综合来看,就是既做到超额收益,又控制主动风险。

类别上可分为中证500/1000指增、沪深300指增,量化多头系列

8、复合策略/多策略

策略之间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操作过程中主要为两种主策略的为复合策略,同时运用三种以上策略为多策略。股票多头,套利,中性,债券策略,事件驱动,CTA,指数增强,股票T0交易,衍生品交易等。通过量化的方式使得波动性与收益取得一定策略均衡。

多策略产品风险等级可大可小,交易成本较高。具体结合各策略仓位配置进行对比。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