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生物医药 » 正文

外迁药企在回流,上海生物医药立志改变“误解”:不只做研发,还要本地制造……

作者:上观新闻 来源: 今日头条专栏 43812/20

上海要改变外界对于上海生物医药只注重研发的“误解”,正全力构建“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产业链,以扭转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外流落地之势。为此,上海近年来深入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目前已有58个产业化项目按此“行动路线

标签:

上海要改变外界对于上海生物医药只注重研发的“误解”,正全力构建“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产业链,以扭转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外流落地之势。为此,上海近年来深入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目前已有58个产业化项目按此“行动路线”落地,并探索出“张江研发+浦东转化”“张江研发+回流上海”等四种模式。这是记者从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获得的信息。

四种模式中,一是“张江研发+浦东转化”。目前张江已集聚超过1400家生物医药企业,培育了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1类新药,张江在研1类新药中有超过10%开展了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张江一旦产生创新成果,可在浦东就地转化。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

张江细胞产业园。

二是“张江研发+外区转化”。由于张江、浦东地区空间有限,一部分成果可转化至上海市其它区域。

三是“张江外溢+回流上海”。据悉,上海早期外迁企业正呈现回流态势,较多流向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南虹桥智慧医疗园区等。今年,上海出台2022版产业地图,其中生物医药领域重点推出了生命蓝湾等7个特色产业园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可实现“大企业购地盖楼盖厂、中企业先租后售、小企业拎包入住”,兑现“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承诺。

临港生命蓝湾近两年集聚了上海40%的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孟雨涵 摄)

四是“张江试水+本市扩张”。目前,全球前十强生物医药企业中的7家、国内生物医药百强企业中的三分之一均已在张江布局。这些国内外企业把在张江从事研发作为首选,待条件成熟,即可在上海拓展产业化板块。

上海产首批新冠疫苗“克威莎”实现量产下线。(张海峰 摄)

为努力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墙内开花墙内香”,上海积极适配发展空间,通过拓增量、挖存量等方式,到2025年,共计将推出可用空间近2.6万亩,满足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空间需求。始于上海的信达药业搬迁至外地后,上海准确捕捉其整体发展规划,招引企业在虹桥购买56亩土地新建全球研发中心,重点建设抗体药物前期研发集成与评价技术平台,现已成功促使外迁优质企业回流。

上海同时为优质研发成果适配产业化政策和协调服务。比如,鼓励合同委托研发生产新模式,对受托企业给予交易合同20%、最高500万元的资金支持。又如,加强对生物医药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及重大产品产业化支持,最高按新增投资的30%、最高1500万元予以支持。再如,量身定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金融产品包,支持优质企业科创板上市融资等。政策与服务“组合拳”之下,原本仅保留了张江研发基地的和记黄埔医药,又投资7亿元在张江科学城新建在研产品未来产业化和市场化基地。另外,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管理局与高瓴资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力争在外高桥保税区内形成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闭环,现已有5个项目导入,其中驯鹿医疗拟建高端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化基地,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5亿元。

题图来源:张海峰 摄

上海产首批新冠疫苗“克威莎”实现量产下线。来源:作者:李晔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