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再迎利好。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十四五” 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等多项举措。业内普遍认为,到2025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规模将达到22万亿。其中,药品、疫苗、生物医用材料、精准医疗等相关医药企业有望持续受益。政策利好下,医药企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很多药企加大研发投入,这也意味着更大的营收挑战。如何跟上行业前进的步伐,在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提升企业生产力?企业学习平台UMU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东朔认为,药企的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药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学习手段,实现员工增产提效,进而提升企业生产力。产业进入爆发期 药企数字化转型亟待提速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我国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达16万亿元。市场预测分析称,2021-2025年或成为大健康产业重要发展窗口期。而《“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发布后,业内普遍认为药品、疫苗、现金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精准医疗和检验检测等医药企业,作为生物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将迎来市场爆发期。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医药行业内投融资、并购等资本动作频繁、入局者日渐增多,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与此同时,在国家药品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不断推进下,未纳入集采的药企,以及难以摆脱长周期、高投资、高风险难题的药企,普遍面临着营收压力。目前培训被视为提高药企销售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医药学术知识复杂、专业性强、销售过程繁复,以及较大的销售团队规模、较高的人员流动率都成为药企对销售人员进行有效培训的掣肘。尽管部分药企已经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但仍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不容忽视的是 ,数字化培训正在成为企业提高效能的利器。作为对全球多家知名药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学习型平台,UMU推动了诺华、诺和诺德等多家药企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一系列的实践加速了医药行业的升级。李东朔认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字化转型”,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但仍以线下为主,线上仅仅作为线下的补充;第二阶段是“数字化优先”,指面对线上线下的双重选择时,企业会优先选择线上;第三阶段是“数字化原生”,即线下场景本身不存在,数字化的技术创造了全新的场景,比如AR/VR、元宇宙等。他表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会经过这三个阶段。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在早期建设上很领先,但数字化转型还处在第一阶段,这是一个代际的差别。UMU 基于学习科学与AI技术,为药企提供规模化的、指向绩效提升的数字化培训,可帮助药企数字化转型。发掘破局之道 AI 助力药企效能提升对于药企而言,数字化是手段,有效且高效才是企业学习的最终目的。传统的线下培训班形式,不仅耗时长、成本高,参与培训的人员能否真正地学会、有绩效改变也有待验证。《财经》了解到,UMU 以效果为导向,基于学习科学与实证设计产品,在提高学习效果与体验的同时,为药企提供了数字化学习能力。在李东朔看来,药企培训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型的价值,而不是“锦上添花”。真正有效才是“雪中送炭”,即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练习,加上及时反馈与针对性的陪练指导,是提升销售业绩的训练方式。以UMU的AI智能训练工具 uShow为例,可以模拟销售真实工作场景,对销售类员工的演讲表达能力进行训练。AI 会从演讲者的开场白、产品知识、特征利益转化、逻辑结构、结束语和肢体语言六个方面进行评价和反馈。无论是电脑端还是移动端,员工都可以自主练习,获得 AI 个性化的反馈,通过刻意练习形成肌肉记忆,促进行为改变和绩效提升。对企业来说既节约了讲师的产能,又可以规模化地开展训练。李东朔告诉记者,UMU 在中国第一个合作的药企是诺和诺德,这缘起于卫计委发起的面向乡村医生的公益活动,主题为学习慢性病知识,由诺和诺德承办。UMU 参与后将传统的培训升级为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线上加线下混合式课程,相较以往集中学习、记笔记的方式,提高了乡村医生的学习效果。此后,诺和诺德决定在内部培训中使用 UMU。据了解,从2017年至今,UMU为诺和诺德提供了包括让医药代表快速了解公司规范、迅速掌握专业知识,学会医生拜访、组织科室会议等数字化解决方案。数据分析显示,学员分数与 AI 练习的次数确呈正相关,进步最大的学员,通过5次AI训练,评分提升了 70% 。“如今每个企业都面临着生产力的挑战。”李东朔坦言,“ UMU 可以让药企销售入职达产时间变得更短,过去一个新销售入职需要90天才能拜访客户,使用 UMU 之后只需要45天,而且在面对客户的时候更专业、更自信。”目前 UMU 已与诺和诺德、诺华、礼来、安斯泰来等多个全球领先药企在入职培训、新药上市、合规培训等场景上有深入的数字化学习合作,持续提升数字化转型效率。数字化转型社会价值不容忽视 加速知识流动是关键在行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药企数字化转型背后有着更大的社会价值。李东朔认为:“我们看到部分创新药药企积极地与传统药企进行销售渠道的合作,也有的在快速建设自己的销售团队,在这个建设过程中需要数字化技术支持。比如国内某药企的销售团队从2018年的几百人发展到如今的几千人,如果没有数字化技术的帮助,很难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保证团队的高度专业性。”另外,广阔市场对于很多药企来说极具潜力,比如在三到五线城市的药店工作人员,他们直接与患者打交道,如果他们拥有更多的学术知识,就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李东朔将UMU对医药行业的帮助分成了四个环:“最内的一环是企业内部员工,为员工提供好的学习与发展平台;第二环是企业经销商,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提升经销商的专业性;第三环是患者赋能,患者需要了解药品的基础知识与使用方法,如果赋能好患者,相当于为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减轻了压力;第四环是未患病群体。”李东朔认为对未患病群体的教育具有社会意义:“虽然生老病死不可逃避,但生命质量是可以提升的。目前,UMU已与一些药厂、医院尝试开展健康教育,通过互动、AI、社群化的技术及方式向大众展开健康科普。”针对学习行为,李东朔表示:“我一直在思考,在互联网时代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发生。互联网让时间变得碎片化,用户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难以成体系。我们既要利用互联网好的一面,也要抑制互联网不好的一面。不能把学习简单地娱乐化,获得了一种‘我学了’的感觉,最终并没有学会什么,既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也不是企业所希望的最终结果。”“另外,我觉得知识更快速的流动,是促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驱动力。举个例子,一线城市和四五线城市的知识可能会相差很多,如果知识能更好地普及,则有利于个人和组织的进步。希望发展全球学习资源,连接人与知识,加速知识的流动,让每个人融入、分享、收获。医药行业是一个切入点,尤为重要的是与更多行业一起,用知识提升生产力。”李东朔说。(《财经》新媒体综编)
生物医药市场万亿产业待爆发 UMU加速药企数字化转型
作者:财经新媒体 来源: 今日头条专栏 92012/20
生物医药产业再迎利好。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十四五” 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等多项举措。业内普遍认为,到2025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规模将达到22万亿。其中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