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沃森生物(300142)高开低走且创3年多以来新低。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报31.51元,跌幅4.49%。此前,沃森生物发布一季度报告。公司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33亿元,同比增长27.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345.34%。
缘何公司股价走势与业绩背道而驰?《》留意到,沃森生物2023年一季度报告中,“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合计数据不过1000多字,但“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情况”却超过6000字。事实上,虽然近年沃森生物业绩延续营收高增态势,但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股价连续下挫的同时,沃森生物高管多次减持,然后还进行股权激励;在前不久的业绩发布会上,有投资者就质疑公司拿着股东投资的钱来给高管分配。
沃森生物一季度净利大增345%股价不涨反跌4.49%
4月24日晚间,沃森生物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3亿元,同比增长27.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345.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37.64%。
据披露,沃森生物一季度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13价肺炎结合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销售收入增加及新增双价HPV疫苗销售收入。沃森生物子公司玉溪泽润双价HPV疫苗于去年3月获得《药品注册证书》,随后公司加紧对其进行国内重点地区准入建设及渠道布局,于5月获得首批产品《生物制品批签发证明》,至2022年末,双价HPV疫苗共获得批签发4,980,502剂。
2023年第一季度沃森生物持续加强营销管理和体系化建设,构建了“市场+商务+推广”的管理体系和“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市场营销体系,持续提升公司全产品市场覆盖率和渗透率,重点维持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市场领先份额和快速推进双价HPV疫苗国内重点区域的准入。2023年一季度,公司已上市的8个疫苗产品(12个品规)合计获得批签发11,365,783剂,同比增长210.05%。另外,公司流脑系列疫苗产品生产和批签发已经恢复。
在新品研发上,公司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持续推进Ⅲ期临床试验及注册申报准备;子公司上海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九价HPV疫苗的Ⅲ期临床研究各项工作正按计划进行中。公司与复旦大学、上海蓝鹊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S蛋白嵌合体)目前Ⅲ期临床研究已临近完成,公司以实现该产品的附条件批准上市为目标,正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纳入紧急使用。
海外市场方面,沃森生物称一季度持续布局重点市场区域,促进现有及新拓展市场的成品和原液销售。子公司玉溪沃森与摩洛哥合作方就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合作项目持续履行,且摩洛哥卫生部已确认2023年度的部分产品采购需求。同时,公司与印度尼西亚合作方也启动了13价肺炎结合疫苗和双价HPV疫苗原液在印度尼西亚进行本地化分包装的技术合作。此外,公司还收到了埃及客户签发的本年度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采购订单,公司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分别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取得注册证书,有望为国际市场销售带来新的增长点。
沃森生物一季度业绩迎来“开门红”,不过市场似乎对此很不认可。4月25日,公司股价早盘稍微高开报33元,但开市后震荡走低,盘中一度大跌5%。截至当日收盘,沃森生物股价报31.51元,创2020年3月下旬以来的新低,跌幅4.49%,成交金额6.9亿元,换手率1.38%。
一季报大谈股权激励 董事长李云春等疯狂套现
《》留意到与经营情况相对比,沃森生物管理层似乎更关注的是自己“口袋”。在一季度报告“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情况”一栏中,用了超过6000字进行介绍,而上述提到的“公司总体经营情况”不过1000余字,两者字数6:1。
事实上,虽然近年沃森生物业绩延续营收高增态势,但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股价连续下挫的同时,沃森生物高管多次减持,然后还进行股权激励。在公司前不久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有投资者就质疑公司分红少,钱都去了高管的“口袋”。“公司上市十余年来现金分红仅仅3.5亿元,而公司高管获得的股权激励接近10亿元,请问公司拿着股东投资的钱来给高管分配吗?”、“将公司创造的利润不断通过股权激励分配给高管,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置于何地?”类似这样火药味十足的提问层出不穷。
公司董秘刘宇然辩解称,股权激励并不等于向管理团队分配收益,需要以团队完成业绩指标并主要从授予后的股价上涨部分获得收益,若股价下跌也需要同步承担亏损的风险。如公司2012年的限制性股票计划、2020年度股票期权计划均因公司业绩未达标而回购注销,员工并未从中获得任何收益。另一方面,2015年的员工持股计划和2018年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其授予价格均是参照当时的市场价格确定,激励对象自筹资金购买公司股票,公司没有提供融资、担保或其他资助安排且设置了明确的业绩考核指标,与全体股东一起承担股票价格下跌的风险。
另一方面,公司高董事长李云春疯狂套现。根据数据,2017年7月李云春减持了2829.30万股股份,套现约3.30亿元,2018年12月套现约2.48亿元,2019年1月31日至3月25日套现约3.22亿元,2020年6月17日、24日分别套现约5.98亿元、1.75亿元,2020年6月17日至24日套现约8.53亿元,2021年5月17日套现约6.50亿元,6月2日套现1.77亿元。进入2022年,李云春在1月12日、13日合计套现约4.84亿元。至此,李云春合计套现超过38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曾经的第二大股东、目前的第一大股东刘俊辉也一直在套现。2016年通过向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转让股权,刘俊辉套现约3亿元。2019年10月-2020年1月17日,刘俊辉累计套现约1.31亿元。2020年4月4日至2020年10月3日期间,合计套现约5亿元。刘俊辉还进行了其他减持,一季报显示刘俊辉今年一季度又减持了79.4万股。据上述数据统计,仅仅是李云春、刘俊辉两人通过减持、协议转让等累计套现金额超过了5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疯狂套现超过38亿元的李云春又微幅增持。据公司一季度报告,李云春及其控制的有限合伙企业计划自2022年12月21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票金额不少于1亿元且不超过1.5亿元。截至一季度末,李云春通过设立广州盈沃作为增持主体,增持公司股份2,635,80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16%,增持金额为1.0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