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拖住检票员、插队替吵架,他们怎么比旅游特种兵还疯?

作者:作者|加号 来源: Vista氢商业 264504/26

这个五一,酒店涨价只是疯的一个切面。至于音乐节演唱会,仅就北京来说,任贤齐、陈粒、韩红演唱会、无限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各大脱口秀纷纷一票难求。本人抢到手指冒烟,掐表精确到秒,也一无所获。今年,从周杰伦等等明星大开演唱会,到知名的不知名的乐队

标签: 黄牛 消费者 抢票能力

这个五一,酒店涨价只是疯的一个切面。

至于音乐节演唱会,仅就北京来说,任贤齐、陈粒、韩红演唱会、无限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各大脱口秀纷纷一票难求。本人抢到手指冒烟,掐表精确到秒,也一无所获。

今年,从周杰伦等等明星大开演唱会,到知名的不知名的乐队都高频出现各大live house,乐迷们宛如过年上门走亲戚般规划行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计算,仅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就达到了9400余场,与2022年相比有大幅增长。

但光有“想去看”的心还不够,关键是——你得抢得到票。

经历第八次抢票失败后,我点开朋友圈,给所有怒骂黄牛的网友都点了遍赞。再回看自己的好友群,朋友分享周杰伦演唱会黄牛已经把600的票卖2000了。

这搁谁谁不气?

又想去看偶像演唱会,又抢不到票,却也不甘心把辛辛苦苦的打工钱转手送给黄牛。吐槽之余,我忍不住好奇,票到底都去哪儿了,真的有人能凭自己抢得到票吗?

是不是每个爱看演出的人生命里都有至少两个黄牛?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黄牛”也成为演唱会/音乐节的必备一环了?

01 “黄牛,人均社会工程学博士”

前段时间小红书上流行着传说中的黄牛日记:“被骂了11次死黄牛,3次让我抱着票睡觉,9个让我把票烂在手里”。

只能说黄牛和爱看演唱会的人,各有各的委屈。

面对来势汹汹的黄牛,演出单位也没有坐以待毙。为了避免黄牛囤票、纸质票丢了等问题,越来越多的演出单位开始利用票务自助一体机检票,需要身份证入场或是人脸识别入场。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今的黄牛已经进化到今非昔比,不再是仅靠在各大演出场地门口吆喝卖票赚钱,而是整出了不少难以想象的花活儿。

你花钱找黄牛可能对方跟你一样都没票,玩的就是一个大胆刺激。

首先是耳熟能详的一阶黄牛,他们游走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里,从文体到交通,从医疗到饮食,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卖票的方式也很简单,“超级加倍”就对了。原价两三百的票卖个一千多,急迫的粉丝们只好边恨自己手速慢边掏钱。

卖票只是黄牛的基本操作,高阶的黄牛把你弄进去不用票。

二阶黄牛善于利用自己的本地优势。众所周知,部分知名景点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本地人不收门票。但要如何证明自己是本地人?

除了出示身份证外,黄牛深深抓住了另一个捷径——会说方言。

这类黄牛往往会在景点门口徘徊,看到眼神中透露着清澈愚蠢大学生时迅速出击,一个箭步在你耳边小声诱惑,“我有办法给你免票,要不要一试?”

若是没有被反驳,就收你个一二十块钱,开始自己的方言教学,以最快的方式教给你能应付检票员的几句当地“土话”,再耐心陪伴你一起经过“考验”。当走进景区如梦初醒般回头找黄牛时,他们往往已经神出鬼没地消失了。

但也不是所有景区都能靠方言免票的,优秀的本地黄牛还有其他备用技能。小红书网友分享自己曾遇到过当地村民做黄牛,本以为他们知道近路或者侧门,结果村民将他们带去一个没人的地方,变魔术一样从树丛里搬出一把梯子,让他们翻进去。

再往上一层,三阶黄牛玩的就是人情世故了。

小红书的分享中有人尴尬开麦,表示自己曾经大老远去医院看病,结果没有挂上号。一筹莫展之际有位黄牛大哥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神秘兮兮表示自己有办法加个号。网友死马当活马医,信了一把,结果黄牛将她带进医生办公室,跪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求医生。最后竟然真的给加了一个号。

网友震惊之余尴尬的脚趾抠地,下决心此生不会再去那个医院。也不知道这位黄牛大哥是不是已经将整个医院的医生求了个遍。

但也不是所有黄牛都有如此高的演技。另一个分享中讲到网友自己参加一个活动,给了黄牛 800,据黄牛称里面有个他认识的工作人员。让网友去挎着人家,说是他女朋友,想来看看。结果居然真的成功进到了活动现场。

这还不是最令人震撼的。

四阶黄牛考验的是配合能力,同时还需要反应力和足够的蛮力。受访者张二狗告诉氢商业,有一次她去草莓音乐节,黄牛连钱都没有收就给了她一个艺人牌,“你看着像艺人,戴着这个牌子,大摇大摆从工作人员通道走,气质拿捏足,要是被拦下来把牌子收走,就直接走回来”。

二狗跟着黄牛的小弟走错了通道,反被工作人员识破拦了下来没收了证件。

回去后大哥还在复盘,“就不该让你这瓜娃儿带人,给你说了指路就行,哪有艺人身边跟个黄牛的”。

另一位碰到四阶黄牛的网友经历更加离奇。在演唱会门口,黄牛告诉他什么都不要管,让你跑你就快跑。正在网友一脸懵比之际,黄牛突然发话,“准备好了吗!”,等到一个点头信号,他竟然一个箭步冲上去捂住了人工检票的保安眼睛,同时大喊“快跑!”

网友下意识狂奔,进去以后才反应过来自己没有给黄牛钱,整场演唱会在内心愧疚中度过。

最后隆重出场的五阶黄牛,则是主打一个无所不能。甭管什么方法,总能把你给送到你想到的地方。如果你对他使用的手段嗤之以鼻表示不屑,人家也不介意,轻飘飘地抽一口烟,再吐出一句话,“你就说你进没进去吧”。

高端的黄牛总是使用最朴素的方法。在机场和火车站打车一向是个难事,遇到高峰期动辄排队一小时起。但小红书人的经历怎么可能如此普通,分享里有个黄牛收了网友80块,直接把她拉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推上出租车,整个动作一气呵成,然后自己转身和老老实实排队的众人对骂。

深感愧疚之余还有些感动,“那一刻,有一个男人为我而战。”

还有更离谱的。由于公交车不能直达景区,两位网友选择坐了专门拉人的黄牛面包车,到了以后车上人都下了车,而司机神秘地提出交易,在车费上多加30块钱,直接送两人进大门。同意后让他们俩趴在了座位下面,再三叮嘱“如果来人了,不管我在干嘛,你们什么都不要管,往景区人群里跑就可以了”。

结果二人刚爬下去就感觉车撞上了什么东西,两人按照司机说的下车,发现面包车直接撞开了景区的电动门。

调侃归调侃,既有“黄牛受益者”,也有因为黄牛“骚操作”被迫卷入风波的消费者,本来想安安静静买票靠正规方式入场,但黄牛直接让人社死,劈头盖脸拽着你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疯狂试探。

02 到底是谁制造了黄牛

当然,以上黄牛的种种做法都是在利用规则的漏洞以及不道德的手法。但找黄牛的消费者也万般无奈,“不找黄牛的话,真买不到东西啊”。

作为消费时代里越来越发达的“灰产”,大家对黄牛这个群体又爱又恨。爱其*,恨其宰人。

经过和朋友聊天,我们一致统一了印象中黄牛的特征。他们大多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性,说话直截了当,身上永恒背着一个小挎包,似乎彼此之间非常熟悉。最主要的还是手中牢牢握着手机,随时随地打电话收票卖票。

朋友张二狗形容,自己尝试过跟黄牛问价买票,基本都要票面价翻倍,且不肯还价。即使已经开场二十分钟后,也只愿意降价个200,并声称其上线不允许以更低的价格出售。

“牛群“里,到底是些什么人?

别问,问就是鱼龙混杂人均社会工程学博士,顺便带上一些洞悉规则的公关专家。层次越高的黄牛,越会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差。

不过,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黄牛”也成为大家默认活动中的必备一环了?

真要追究,黄牛党其实上个世纪就有了。公家发放粮票的时候有人倒卖,被称为“倒票人”。大家看到倒票人赚到了钱,也就慢慢发展出了倒卖火车票、演唱会票、医院挂号等等。因为本就源于规则之外的“地下经济”,一堆人抢购时有如黄牛群之骚然,所以被称为“黄牛党”。

说法也不止一种,还有说是因为黄牛每年都会换毛,而且少做苦力,所以有挣“毛利”和“偷懒”的意思。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黄牛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市场的供不应求,供需失衡。黄牛或四处赚差价,或利用规则漏洞,为的都是图一个“利”字。

不止国内,国外也有黄牛。据外媒报道,数据工程师Michael Driscoll对转售市场的持续分析结果显示,倒卖PS5和XSX的黄牛党通过eBay和StockX平台获利约5800万美元。

“黄牛乱象”即是利用规则漏洞,也必然会导致一些危机的发生。

2016年4月,阿里巴巴安全部被黄牛搞昏了头。因为部分商品有大折扣和优惠,黄牛们蜂拥而至,用大量机器流量占领了通道。系统瞬间瘫痪,消费者们也没法儿下单。

朋友小李跟我回忆,当时黄牛把系统冲崩溃不止一次,她记忆尤为深刻。因为当时自己还是大学生,刚拿到兼职的*笔工资,想趁有活动买只口红,但页面怎么也刷不进去,最后还是找了代购,结果买到了假货,“还不如找黄牛呢,起码东西是真的”。

有跟商家“敌对”的黄牛,同样也会有坐下来谈“合作”的黄牛。

黄牛和主办方的神秘关系一直以来都没法被证实,但消费者从没停止过怀疑。有一种怀疑存在,主办方在放票前都会预测一下上座率,如果数据好,优质票很有可能就会流通道票务市场和黄牛手里。2016年王菲在上海的“幻乐一场”演唱会正是如此,主办方给大麦平台留了800张票,这个数字其实不到总票数的10%,流出来的票瞬间被黄牛炒到了天价。

财经网科技报道,还有所谓“知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演唱会一般会放出大部分的票,有部分票特别是VIP票会留给合作方和主办方,30%的票给到工作室,很多黄牛售出的票就是主办方给的。而从主办方流出的票,已经加过*次价。

“因为主办方也要赚钱呀,演唱会的开销从普通票里根本拿不回来,成本太高,主办方需要在挣钱与粉丝购买力上做平衡,太贵的门票粉丝们也不太愿意买单。”

就办一场演唱会活动而言,需要主办方、承办方、场地方、艺人、赞助商、票务代理共同合作。其中任何一环都有可能成为黄牛产业链的来源。

电视剧《陈情令》见面会就出过这样的岔子。泰国场开票当天排队都有八万多个号,门票秒没。此时竟有黄牛站出来愤怒爆料,大骂主办方私下抬价,“陈情令泰国有票,但是我卖不动了。价格也太贵了,而且主板一会儿一个涨价,我也是看不懂了。还没买票没买机票的就不去了吧,这钱留着干啥不好。”另外还有正义的黄牛出来爆料,主办方竟要求他们卖“相机票”,也就是接“带相机进去”的名额,一张票卖到2400块。

虽然主办方后来站出回应并无此事,但口碑早已碎了一地。

“其实*的黄牛是平台”的吐槽不是没有道理。在卖票界的鄙视链里,散牛处在*端,被票务平台所唾弃。而团结的黄牛们则做大做强,个个儿成了融资上市的App。

去年11月泰勒·斯威夫特新辑发行后,粉丝们争相购买她的巡演门票,许多场次几乎都必须在美国*的票务平台Ticketmaster上才能买到,一度导致该系统崩溃,买票遥遥无期,甚至许多粉丝根本无法拿到门票。

Ticketmaster控制了美国超过 70% 的票务演出市场,演出方苦不堪言,票只能在Ticketmaster上*专卖,但敢反抗平台甚至能让这场演出停办。

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司法部也对平台之后的母公司Live Nation Entertainment以及演唱会推广公司展开了反垄断调查。

张二狗告诉我,也有主办方自己做“黄牛”的,捆绑上座和不上座的音乐剧翻倍卖。

但黄牛的存在不合理吗?看到一种说法形容,如果黄牛存在不合理,那么在进价的基础上提高价格销售的超市、服装店等等都是不合理的。靠销售手段获取利益的,本质上来说都可以称之为黄牛。

大家对黄牛又爱又恨的情绪时常达到*。不少商家因为黄牛的垄断,挂出告示牌或温馨提示,提醒大家不要找黄牛代购,建议原价购买。但原价购买排队动辄一两个小时,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无法计算,不差钱儿的都市丽人怒了,“还不如加几块钱找黄牛代购呢”。

话说回来,五月天马上要在鸟巢开演唱会了,我在蠢蠢欲动的同时对自己的抢票能力深深怀疑。消灭不掉的黄牛党一次次春风吹又生,且各个身怀绝技。和粉丝们相爱相杀的黄牛,也已经成为了演唱会音乐节的隐形组成部分。

消费者们一边骂黄牛一边不得不掏腰包,虽说乱象有待整治,但毕竟谁也不想错过期待已久的活动。只好发朋友圈弱弱问一句“有靠谱黄牛推荐吗?”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