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专精特新 » 正文

对话十城专精特新@宁波:10年销售量翻10倍,宁波力达用新模式赋能快发展

作者:红星新闻 来源: 头条号 102004/29

受访企业:宁波力达物流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力达”)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从一家小小的乡镇企业,逐步发展转型成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宁波力达用了30余年的时间。作为一家专业生产室内搬运物流设备的企业,宁波力达专注于电动托盘搬运车,打破

标签:

受访企业:宁波力达物流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力达”)

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从一家小小的乡镇企业,逐步发展转型成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宁波力达用了30余年的时间。

作为一家专业生产室内搬运物流设备的企业,宁波力达专注于电动托盘搬运车,打破了国外垄断,解决了传统机械转向和DC产品一直以来困扰的手柄打手、电线易磨破、驱动大轮悬空或打滑等一系列行业难题。

宁波力达常务副总经理陈福光在接受红星资本局专访时表示,宁波力达的发展之路,不光是“借脑”针对技术研发,其特色经营也让力达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濒临倒下的小工厂

摇身变成“小巨人”

宁波力达坐落在宁波市鄞州区瞻歧镇,其前身是当地一家乡镇企业。早年做过圆织机的胶轮,也做过工程油缸,直到95年起才开始接触手动搬运车。

1998年力达物料搬运设备厂成立,当时公司开始专业生产物流搬运设备,转产做电动搬运车。而在90年代,国内物流大部分仍使用手动搬运车,对“电动”需求并不高。

力达公司方向的转变源自一次机缘巧合,某个展会上有国外公司联系到宁波力达,希望能购置电动搬运车,公司这才瞄准了国内鲜有关注的产品方向。就这样,宁波力达开始了海外出口之路。

宁波力达生产的电动搬运车

从最初年产几百台,到2007年成立宁波力达物流设备有限公司达到年出口量突破1万台,都是力达公司独自摸索前进得来的成绩。

如果不是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力达公司可能会继续海外市场的发展方向。受金融危机影响,力达拥有高质量的产品却没有了市场,一度举步维艰。“当时出口基本上全停了,一下转向国内也比较困难,就与安徽合力公司进行了股份制合作。”陈福光表示,安徽合力资金雄厚、品牌影响力大,最重要的是营销渠道广,网点遍布全国30个省份。合并之后,力达公司主要负责技术及产品生产。

2011年双方达成战略合作。这10多年来,宁波力达销售额较原先增长6倍,销售台增长10倍。现已具备年产电动类系列托盘搬运车和托盘堆垛车及其配套零部件10万台套的生产能力。

聚焦电转向助力系统

逆境中翻盘

经历08年金融危机期间,力达当时正在研发一项技术——电动仓储又车电子转向助力系统。

电转向助力系统包含:转向电控、转向电机、操控系统。电转向的技术让操作力更加轻便,在操作更舒适的同时也降低了消费门槛,仅用一只手就能轻松驾驭。陈福光介绍,这就类似汽车方向盘,有电转向助力会操作轻便,提高效率,减少用工成本,此前该技术被国外垄断。

为确保产品领先,宁波力达创造性地采取了“模块式开发”模式。公司设有1个省级研发中心,与宁波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

在高校和技术团队的联合攻关下,最终耗时2年,投资近350万,带有电子转向系统的系列产品研发成功。

对于当时深处“困境”的宁波力达来说,耗资300多万去研发一个技术有些冒险。“因为这个市场不是太大,前期投入大回报又不高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直接买进口产品,不会自己研发。”陈福光说,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他们做对了。

研发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我们的产品刚出去,遇到很多困难,小问题不断。”陈福光介绍,加工材料、工艺水平上的差异,导致初代产品并不完美,经过不断的试样和强化测试,2010年开始批量投放市场。由于ABS技术和AC技术的成功运用,宁波力达解决了传统机械转向和DC产品一直以来困扰的手柄打手、电线易磨破、驱动大轮悬空或打滑等一系列行业难题。同时成本可以缩减到国外进口产品的5-8倍。

目前宁波力达产品全部实现模块式开发,室内物流设备核心部件的技术完全自主化,是中国同行业中唯一依靠自己的研发团队和设备,从零部件开始到整车装配全部由自己完成的企业。

借脑、外包

快速发展

宁波力达之所以能够小步快跑,专注研发,其中原因则是改变了发展模式。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从1999年开始,力达着手进行开发“力达虚拟企业管理系统”,在多次升级改造后,于2005年正式启用。

"我们将管理模式变为合作模式,将车间交给别人,相当于中间制造部分外包”。陈福光表示,目前公司在册的员工只有五十余名,力达的重心放在两个方面,产品研发和产品销售。

力达没有生产车间,只有130多家不相隶属的生产加工厂,这些厂被称为设备投资和业务控制型分厂,也就是“力达的供应商”。公司通过“力达虚拟企业管理系统”信息化手段将这些工厂连接起来,研发出来的新产品通过企业ERP下达和管理。为保证产品质量,原料采购供应等均由力达公司提供,产品由公司回购。

这种管理模式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潜力,从设计到产品,国外要3个月,国内同类企业要1年,而力达公司只需要1个月。

有了公司的特色经营之后,总公司彻底从繁琐的日常生产管理中解放出来,集中资源聚焦新产品研发。

另一个创新点则是“借助外脑”,将部分研发交给专业人员做。比如和宁波大学的合作,力达提供资金支持和加工设备,高校负责技术攻关,生产制造在企业得到落实。目前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每年都会有跟高校合作的1-2个产学研项目。

陈福光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少走弯路,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会加快效率,而且可以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

正是因为这样的研发模式让力达能够保持每年都推出新品,带给力达不断接触新颖想法以及独特创新的年轻人,同时也给年轻人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平台。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肖子琦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