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要 ·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市场的讨论很多,不过资产价格对数据的反应并不大。看待今年的经济数据,一方面要和中观、微观的数据结合起来,尽可能客观的考察经济的总量和结构特征;另一方面,也要剔除基数的因素,因为过去三年经济多多少少都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存在低基数效应,纯粹看同比增速数据,可能会误判经济的实际“景气”程度。那么如何剔除基数对数据带来的干扰呢?一种方法是对数据做季节性调整,看环比增长速度。另外一种方法是计算和2019年正常年份相比的平均增长速度。我们采用两种方法对一季度的数据做了处理,来观察经济的景气程度。1总量:复苏相对温和官方发布的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为4.5%,如果剔除基数和2019年同期去对比,测算出的年化平均增速为4.9%,确实相比去年四季度有明显改善,但距离疫情之前2019年的6%附近的增速,还有较大的差距。在2021年的时候,新冠疫情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但当年的平均GDP增速已经只有5.3%,低于2019年6%的增速水平。当前一季度的经济平均增速,比2021年的时候还要低。使用统计局发布的季调环比来推算实际GDP指数,发现GDP指数也明显低于疫情之前的增长趋势线。从经济的领先指标——社融数据来看,融资需求恢复的持续性有待观察。我们将社融数据做季节性调整,在去年四季度的时候,社融季调环比折年率降至最低点8.3%,之后开始快速回升,截至今年3月,连续三个月季调环比折年率增速升至12.6%。这一环比增速看起来很高,但这是建立在去年四季度低基数的基础上,其实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也仅仅是回升至10%,比去年四季度之前要低不少。目前的社融环比恢复速度,不如2020年,而且还要考虑到一季度信贷项目集中投放带来的冲量,社融恢复的持续性有待观察。2供给端:工业回落仍然较高,服务回升仍显低从经济的生产端来看,整体来说,工业生产环比有回落,但绝对水平不算低,更多是向潜在增速回归;服务生产环比有回升,但绝对水平和疫情之前还有较大差距。过去三年时间里,受到出口的明显提振,我国工业生产的增长是明显高于疫情之前的。按照统计局公布的季调环比数据来看,工业生产指数一直高于疫情之前的增长轨道。尤其是2020年的下半年和2021年,工业生产一直比较强劲。2022年以来,疫情冲击增大,国内地产周期明显下行,工业生产走弱,但按平均增速来看,工业生产也不算太弱。截至3月份,工业生产年化增速为5.3%,回落到了接近疫情之前的水平。服务业环比修复快,但或难以回到疫情之前。在疫情之前,服务业生产指数的增速维持在接近7%附近。在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大,服务业快速下行,但之后随着政策刺激、地产企稳,服务业快速回升。其实服务业在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到了2021年下半年,服务业已经回落至5.5%的增长中枢,但当时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小,或主要受到宏观政策收紧的影响。2022年疫情影响加大,服务业增速大幅下台阶。今年一季度,服务业生产指数已经回到了5.6%附近,这和疫情影响较小的2021年下半年的水平是差不多的。这或许是服务业生产指数新的增长中枢。3消费:增速降台阶,更关注结构在疫情前后,消费增速明显降了一个台阶。从同比来看,一季度社消零售年化同比增速在4.5%附近,相比去年四季度有明显的改善。但疫情之前社消零售的增速在8%附近,当前消费增长和疫情之前比还有较大差距。其实剔除基数的因素,在疫情影响较小的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社消零售的平均增长速度也在4.5-5%之间。所以一季度的消费增速是回到了2021年的状态,恢复还偏弱。从店铺经营情况也能观察消费需求的恢复情况。在2022年的时候,受到疫情影响较大,不少消费领域的在营店铺数据减少。但今年2月、3月份,疫情的影响已经不大,店铺数量也在减少,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思考的。我国消费的恢复主要靠居民收入的自然增长,超额储蓄的作用非常有限。在去年四季度疫情放开以后,市场普遍关心超额储蓄对消费的托底作用,我们当时指出来,我国居民超额储蓄规模比较有限,大多数的测算都是算的“超额存款”,并不是超额储蓄。根据我们的测算,截至2023年3月,我国居民部门的超额储蓄已经降至0.66万亿人民币,这部分量即使完全释放,对居民消费的支撑作用可能也非常有限,更何况也未必能够完全释放。不过我国消费恢复的结构性特征比较明显,中高收入群体存在一定的超额储蓄,今年预计会部分释放为消费能力,但低收入群体过去几年在消耗疫情之前的储蓄,所以消费的恢复会偏慢。4投资:地产或再走弱截至2023年3月的数据,房地产销售面积当月同比增速已经转正至0.1%,投资当月同比跌幅扩大,增速-5.9%。2-3月,国内房地产经济出现明显回暖,我们认为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之前积累需求的集中释放。其实在去年6月份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当时也是因为之前疫情期间不少需求被积累,在6月份集中释放,但去年7月份很快又出现了回落。4月以来,房地产成交数据已经有所回落,我们认为二季度房地产经济或边际走低。基建增速维持在高位。一季度基建(不含电力)投资增速只有8.8%,我们认为今年为了稳增长,政策上仍然会通过基建来稳定经济。除了预算内的财政外,政策性银行有望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商业银行业或将发挥越来越多的政策性功能。5出口:趋势或仍下行3月进出口都有所回升,出口名义增速14.8%,进口名义增速-1.4%。剔除价格因素后,进出口数量也明显抬升。但我们要考虑到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当前都普遍面临通胀压力,货币政策都在收紧,需求端的降温是大趋势。而欧美在全球终端消费需求中占比高达50%附近,势必会对全球需求构成拖累。预计接下来我国出口仍然面临下行压力。不过我们也要区分,虽然我国对欧美出口都在明显下行,但下行的原因是不太一样的。就美国的情况而言,从2018年开始,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占比就在不断下降,从最高点时的21.8%降至当前的15.9%,这和美国加征关税的政策是密切相关的,背后反映的是产业链的缓慢脱钩。而就欧洲的情况而言,在疫情期间,中国在欧洲进口来源国中的占比明显抬升,2021年以来,这一比重虽然略有下降,但目前仍然在高位。所以我国对欧洲出口的下滑,和产业链转移的关系暂时还不大,而主要是欧洲的需求在大幅下滑,不仅从中国进口减少了,从其它经济体的进口也在减少。整体来说,二季度经济修复的斜率或有放缓,即经济的景气程度或有一定回落,尤其是地产积累需求集中释放后,会有边际回落,出口仍然面临压力,消费缓慢改善。不过去年基数偏低,预计公布的二季度经济同比数据都会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规模政策出台的概率也较低,需要耐心等待。(梁中华为海通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
经济到底怎么样?
作者:第一财经 来源: 头条号 20705/01
·概 要 ·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市场的讨论很多,不过资产价格对数据的反应并不大。看待今年的经济数据,一方面要和中观、微观的数据结合起来,尽可能客观的考察经济的总量和结构特征;另一方面,也要剔除基数的因素,因为过去三年经济多多少少都受到新冠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