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国内旅游迎「最热五一」,人均消费却下降了

作者:贺喜格 来源: 观网财经 138405/05

说到今年五一假期出行的感受,或许很多人的*反应就是“人多”,且多过以往。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五一出游报告也显示,此次假期多项数据同比暴增,甚至创下五一历史峰值。看上去,文旅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出游人次、订单量等

标签: 五一 出游 消费

说到今年五一假期出行的感受,或许很多人的*反应就是“人多”,且多过以往。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五一出游报告也显示,此次假期多项数据同比暴增,甚至创下五一历史峰值。看上去,文旅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出游人次、订单量等数据暴增的“最热五一”,人均消费水平却不如2019年同期。

出游人次暴增,消费却没能跟得上

5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政府网站发布数据显示,经测算,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也就是说,今年五一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较2019年同期多了19.09%,而国内旅游收入堪堪与2019年同期持平,仅增长了0.66%。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人均每次旅游消费约540元,而2019年同期则约为645元。

除了“人多”,不少人关于今年五一出游的另一感受是“贵”。

大交通方面,根据携程旗下FlightAi市场洞察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单程含税机票均价为1211元,较2019年增长39%。

在酒店花销方面,临近五一假期时,社交媒体平台流传一张“2023年全国各城酒店五一价格对比表”。表格中列出上百个城市酒店的五一价格和平日价格的对比,并标明了涨价幅度,其中,有酒店涨幅最高达591%,如家、汉庭等快捷酒店价格涨幅也超过400%。如此涨幅,当时在社交媒体上也引起一阵热议。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表格制作者表示自己是根据在线平台的数据做的价格对比,平日价格指4月26日-27日,五一价格指4月30日-5月1日。

此外,除快捷酒店外,高星级酒店价格也在上涨。如热门旅游地三亚的亚特兰蒂斯酒店,4月淡季时*房价为2488元/晚,到了五一假期,该酒店能够入住的*房价为6188元/晚,最高房价为8388元/晚。

出游花费变“贵”,却并没能让人均每次旅游消费有所提高。

“五一旅游市场的表现,给了中国旅游业以坚定的信心”

虽然人均每次旅游消费没能跟上出游人次的增长速度,但国内旅游收入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以及其它各项数据,还是让业内对中国旅游业抱有信心。

携程发布的《2023年五一出游数据报告》显示,五一假期,国内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过70%,订单量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显著;假期国内景区门票票量同比增长9倍,较疫前2019年五一增长超2倍。

美团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全国生活服务业线上日均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133%,迎五年来最旺五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地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五。其中,全国餐饮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92%,景点门票订票量实现翻倍增长。

飞猪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游预订量相较于春节翻倍增长,创下了五一假期历史峰值。其中,国内门票较春节增长127%,国内酒店较春节增长95%,火车票较春节增长117%。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4月29至5月1日,大交通、酒店、景区的单日预订量均超过了春运期间的单日预订量峰值。

同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过去的市场经验来看,春运往往是一年中交通客流量最高的时段,但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游客集中出游,整体出行市场客流量超过了春运高峰日。与此同时,五一客流更集中于休闲旅游市场,巨大的客流量同样带动了酒店、景区等消费规模。

此前,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预计二季度旅游市场将进入预期转强和供给优化的新通道,暑期有望迎来全面复苏。

从五一的“火爆”程度来看,国内旅游市场正朝着大家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彭涵表示,今年五一旅游市场的表现,给了中国旅游业以坚定的信心,确认了市场不仅正在复苏,而且已经进入了振兴的上行通道。

彭涵指出,2023年五一旅游市场的消费特点,首先体现在长线出行需求的强烈释放。这与疫情期间消费者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的旅游方式,有了显著差异,代表着旅游消费信心的全面恢复。

同时,长线出行会带动“吃住行游购娱”一整条产业链的繁荣复苏——旅游对于整个线下消费来讲,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火车头,诸多产业因此受益。今年五一长线出游的全面崛起,将在促进大众消费、带动人员就业等各个方面,成为我国二季度消费复苏的重要推动因素。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