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上市公司 » 正文

深市上市公司2022年成绩单出炉:合计营收近20万亿元 净利逾9200亿元 实体类企业业绩亮点多

作者:上观新闻 109705/05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深市上市公司顶住压力、抢抓机遇,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实体类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有效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截至2023年4月29日,已有2772家深市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近20万

标签: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深市上市公司顶住压力、抢抓机遇,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实体类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有效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截至2023年4月29日,已有2772家深市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近20万亿元和净利润9278.8亿元。其中,近六成公司收入实现正增长,超三成公司收入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超四成公司盈利正增长。

实体类公司“基本盘”稳固

造血能力明显改善

过去三年,深市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2022年,深市实体类公司(剔除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2020年增长34.69%和18.99%。2022年,实体类公司近八成实现盈利,324家公司同比实现翻倍式增长。

实体企业经营造血能力明显改善。2022年,深市实体类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合计1.8万亿元,同比增长15.8%,较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维持了较高的盈利质量。

减税降费措施助力企业轻装上阵。2022年,深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平均支付的各项税费现金净流出额为2.12亿元,同比下降14%。

总体来看,2022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突破1500家,总市值超22万亿元,创新蓝筹企业和细分行业冠军聚集效应显著。其中,实体类公司“基本盘”稳固,全年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分别为5.8%和5.4%。市值超千亿元的公司有31家,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2.0%和18.2%,蓝筹公司“市场稳定器”作用凸显。在电子通信、医药生物、新能源等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诸如中兴通讯、华东医药、横店东磁等优质链主型企业,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稳定。

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突破1200家,总市值超12万亿元,“优创新、高成长”的板块特色愈发鲜明。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创业板公司的经营业绩仍然保持较高增速,全年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0.4%和11.1%,近六成公司收入实现正增长,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强保障。

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

国企“压舱石”作用彰显

2022年,深市市值前100名公司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平均每家实现营业收入688.95亿元,同比增长19%,合计营业收入占比为35%;平均每家净利润61.08亿元,同比增长13%,合计净利润占比为66%。其中,18家公司收入增速超过50%,24家公司利润增速超过50%。

国企“压舱石”作用彰显。目前,深市共有约600余家国有企业,市值近9万亿元,数量占比约为24%。家数、市值相比于十年前分别增长了55%和224%。2022年,深市国有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2475亿元,净利润3710亿元,营收、净利润占比约为40%。

在践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约30家深市国企新引入了持股5%以上的战略投资者,实现以混促改,累计实施138单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涉及激励数量累计达33亿股(份)。

深市历来作为优质民企聚集地和主阵地,营收、净利润实现稳步增长。2022年,平均每家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5.39亿元,同比增长11%,平均每家民营企业实现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4%,均超过深市整体均速。

2022年,深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超6600亿元,同比增长近15%,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2.5亿元。其中,385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比亚迪、宁德时代、京东方A等6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0亿元,立讯精密、格力电器等16家公司研发投入超50亿元。

深市人才聚集效应显著。目前,深市公司汇聚近130万名研发人员,平均每家公司研发人员超500人。其中,有313家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超千人,比亚迪、美的集团、康龙化成、宁德时代等15家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突破万人。

重点领域集群化发展优势突出

数字经济领域持续创新突破

深市公司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集群化发展优势突出,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截至4月29日,三大领域汇聚近1200家公司,数量占比超四成。2022年,整体实现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0%和13.3%,大幅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先进制造公司面广质优,夯实“制造强国”发展基石。深市共有先进制造上市公司471家,市值合计6.0万亿元,占深市公司总数和市值总量的17.0%和17.3%,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7.8%。海洋工程、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苏奥传感和天海防务净利润翻倍;航空锻件龙头公司三角防务净利润同比增长51.5%。生物科技行业也有较好表现,净利润同比提升6.1%。迈瑞医疗在收入迈入百亿元大关后,仍然保持了每年20%以上的增速。

数字经济公司持续创新突破,筑牢“数字中国”发展底座。深市共有数字经济上市公司432家,市值合计6.6万亿元,占深市整体的15.6%和19.0%,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1.1%。受益于市场需求扩大,物联网、网络通信和半导体行业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7.3%、28.7%和6.8%;通信器件龙头中际旭创收入增速超25%,净利润同比增长39.6%;北方华创、长川科技等半导体芯片龙头公司净利润实现翻番。

绿色低碳公司初具规模和特色,壮大“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力量。深市共有绿色低碳上市公司295家,市值合计6.1万亿元,占深市整体的10.6%和17.5%,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48.0%。2022年,绿色低碳领域公司表现亮眼,净利润同比增长66.7%。其中,上游原材料价格飙高带动锂矿业业绩暴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6倍和2.9倍。受益于海内外需求扩大,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持续高增,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0.9%。作为深市优势产业,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景气,比亚迪全年产销量翻番,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3倍,净利润同比增长4.5倍;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连续六年全球第一,净利润同比增长93%。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证券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