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许立波 每经编辑:梁枭回顾2022年,“资本寒冬”这一关键词被医药领域人士频频提及。实际上,如果把时钟回拨到2021年上半年,那么医药产业指数在资本市场中热度仍处于高位。转折点则是2021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据该文件,今后临床研究审批趋严,在遏制创新药企业同质化竞争的同时,资本市场相关赛道的投资热度也有所下降。Wind数据显示,从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55.03%。经历了一年下跌后,生物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药投资情绪已经落入冰点。随后在2022年9月至2023年1月30日,医药生物指数取得了23.69%的涨幅,但距离2021年2月的高点还有40%的空间。展望2023年,创新药市场能否回暖是行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多位来自国内知名投资机构的业内人士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复苏迹象已现,但市场水位回归仍需时间
松禾资本合伙人曾晓玉援引医药魔方的数据称,2022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共发生1516起投融资事件,同比2021年降低37%,二级市场共发生82起IPO事件,同比2021年降低33%。此外,由于创新药企IPO破发频繁,一级市场投资人更为谨慎,短期缺乏盈利能力的企业融资难度增加。在解释“资本寒冬”形成的原因时,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介绍,过去一段时间,一二级医药市场都感受到一定压力,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频率、IPO数量也都有所下降。原因主要是:首先,前两年的新冠疫情让医疗健康行业潜力加速释放,现在则回归到了正常水平。同时,企业上市后盈利能力和研发进展不足,出现破发、估值回调的现象。其次,中国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这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一方面我国基础研发能力相对薄弱,药物研发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在医保谈判、药品集采常态化大背景下,同质化竞争一定会给企业估值和定价带来影响。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有关国内创新药产业当下面临哪些挑战的问题时,梁颕宇表示,总体来说,中国药企近年越来越重视研发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增长。而挑战就在于如何加强自身基础创新能力。同时,在新药品的商业化和生命周期管理方面,也需要更加系统化地去规划和平衡。会上,多位医药领域投资人对未来生物医药板块的走势表示乐观。如曾晓玉表示,随着生物医药板块深度回撤、估值见底,再次上涨的机会正在孕育;杏泽资本合伙人陈海刚也表示,2023年春,他们已明显感受到市场复苏,也因此在抓紧这一时间点进行更多投资布局。尽管市场回暖迹象已现,但要回归到前几年投资热潮期的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许小林介绍,2022年,资本市场对医药行业的配置来到了最低位,但是今年一季度二级市场的资金不断地增加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仓位。“经历这么大幅度的调整,让市场马上起来很困难,需要一个出清的过程。医药生物行业不太可能出现报复性的反弹,应该是一个理性或者是相对慢的回归。”梁颕宇也表示,当下医疗健康整体的投资节奏放缓了。过去一年很多同行都在“躺平”,但并非市场没钱了。很多投资机构持币观望,决策变得更为谨慎。“伴随市场回调,今年以来市场信心和投资者出手的节奏都有所增强。但我们还是建议企业能够作好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准备,至少在未来两三年,甚至三四年要具备良好的现金流。”国产创新药实现出海将是市场反转信号
在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看来,Biotech公司的融资困难不是中国独有的,是全球都有的问题。因为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通胀,全球的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变化。“那么,中国现在面临的可能是双重压力,一方面是在疫后恢复期,投资机构背后的LP本身会趋向于谨慎;另一方面是全球Biotech公司高估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认为现在是从高热度回归合理热度的调整期。”从全面角度看,药企的产品也是关键,即产品能否真正具有临床价值。宋瑞霖强调,当一款药物具有临床价值时,它的融资能力依然是强劲的。如果一款药物一开始就是可能陷入市场内卷竞争的产品,它的转化必然困难重重。宋瑞霖提到,不需要资本助推重复性研究。同时,研究者自身也要认清,产品研发首先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如果产品的技术含量很高,企业就不会遇到真正的融资困难。反而很多公司通过License-out(海外授权)拿到的里程碑付款,将研发成本分解出去,甚至为未来的收益奠定了基础。企业一定要回过头看看,研发项目能否与社会需求以及临床价值联系在一起。“创新药出海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评估一个产品的价值时,首先要看这个产品是只有中国权益,还是可以走向全球。”医保控费和集采的政策背景下,单一本土市场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商业化需求,推动药物“出海”成为了本土Biotech现阶段所面临的共同命题。可喜的是,2023年以来,已有多家企业公布了其在创新药出海上的进展。1月5日,药明生物(HK02269,股价47.35港元,市值2002亿港元)公告与葛兰素史克(GSK,股价38美元,市值773亿美元)达成许可协议,后者将获得基于一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双特异性抗体和其他至多三款处于早期发现阶段的TCE抗体的全球独家研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这些产品是基于药明生物专利技术平台开发。1月23日,和黄医药(HK00013,股价22.4港元,市值193.71亿港元)与武田药品工业(TAK,股价17.07美元,市值540亿美元)就呋喹替尼达成独家许可协议,刷新中国小分子创新药物对外授权首付款纪录。3月底,君实生物(SH688180,股价52.19元,市值514.43亿元)宣布与康哲药业(HK00867,股价12.6港元,市值308.95亿港元)控股子公司康联达在新加坡设立合资公司,在东南亚九国合作开发、商业化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如果有一款重磅国产创新药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出海,这将是市场趋势发生大转变的信号,正如此前复宏汉霖(HK02696,股价12.38港元,市值67.28亿港元)总裁朱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键要看是不是能有公司走出来,能够在欧美等国际市场获得可持续的收入。我认为如果有这一类公司(出现),整个行业的估值体系都将被重塑。”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gic6332800宋瑞霖提到,不需要资本助推重复性研究。同时研究者自身也要认清,产品研发首先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如果产品的技术含量很高,企业就不会遇到真正的融资困难。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