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私募要注意了,行业大清理开始了
作者:拾榴询财 来源:
头条号 92905/08
4月28日,周五,不少人已踏上五一长假的旅游行程,结果当晚,一份监管文件出台,对国内私募行业,惊雷一般,不少业内五一休假都取消了。这份监管文件,目前虽然还是意见征求稿,但如果直接执行,会让国内私募行业彻底变天,各位持有私募的投资人,也要注意
标签:
4月28日,周五,不少人已踏上五一长假的旅游行程,结果当晚,一份监管文件出台,对国内私募行业,惊雷一般,不少业内五一休假都取消了。这份监管文件,目前虽然还是意见征求稿,但如果直接执行,会让国内私募行业彻底变天,各位持有私募的投资人,也要注意这些监管要求。01
不少投资人也许不理解,我们买个私募,为啥要关注监管文件?我举个例子,P2P,大家还记得吧。15年底,网贷监管条例的意见征求稿出台,当时老南还是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的理事,去省里参加了意见征求稿的研讨。会上老南和业内聊下来的感觉就是,如果严格执行这个,那国内P2P,会一家都不剩了。结果不幸言中。直到16年8月,银监、工信部、公安部、网息办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国内P2P的暴雷潮,也是16年开始,陆续进入高峰。只要金融从业有些年份的,都知道,金主不一定是爸爸,但监管一定是爸爸。只要监管出台重要监管条例,往往意味着行业出现了不少问题,整个清理的过程,必然出现风险的出清,机构的淘汰,各种的撕X,以及不少投资人的重大损失。包括前几年的《资管新规》、《理财新规》,都引发了行业的巨变。所以,对监管文件中,重大变化的前瞻性解读,会避免不少风险。02
这次,中基协发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征求意见稿)》,在老南看来,严格程度比《资管新规》更加苛刻,影响主要如下。一是行业门槛飙升。新规要求,私募产品持续运作规模不能低于1000万,看清楚,是“持续运作”,不是时点监管,连续60天达不到就要清算。这意味着私募行业开始了供给侧改革,大量规模小的私募,这轮大概率会被淘汰掉。要知道,国内规模低于5亿的私募,占比近80%。这批私募,基本是没过盈亏平衡点的。不少是在几千万,甚至2、3亿的生死线上挣扎。二是流动性严控。新规要求,私募每月仅可开放一次,且必须设置6个月的锁定期。其实这条老南觉得监管有点严格了,如果按照这个要求,私募的灵活性会大打折扣,比如一些流动性管理的产品,都会直接消失。而且产品的申购、赎回会高度集中,对各家私募,甚至全市场的流动性管理而言,会带来很多的麻烦,甚至有可能造成流动性风险。私募在流动性管理上,是否要比公募还严格,这点真是要斟酌的。三是集中持仓限制。相对于公募持仓的“双10%”,这次监管对私募提出了“双25%“的限制。其实,过去几年,大家看到不少业绩涨幅或跌幅,都非常奇葩的私募,基本都源于怼单票。比如某只21年业绩干到80%+的网红私募,老南去年初直播提到过的,就是单票占比高达50%。然后果不其然,22年业绩腰斩。包括老南也写过,某债券私募涉嫌利益输送,就是在某地产债暴雷前一周,把产品里这只地产债的持仓,从20%提高到50%。而且实际上,不少非金融机构出来的,民间大V私募,是真不会持仓管理的,习惯于集中持仓怼单票,这批管理人大概率会很不适应仓位的限制。他们的一些神话,也会越来越少。所以,适当的集中持仓限制,还是有道理的,但这个限制,也会误杀了一些产品。比如某些初始就确定,有单一标的的产品。四是回归本源新规对通道业务、层层嵌套、债券结构化、衍生品业务,也做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如债券结构化这事,老南之前直播和年初视频,也反复提醒,远离做“结构化城投债”的私募,这两年在产品咨询中,也建议了不少客户,远离这类产品。这里插一句,雪球产品,这次搞不好也要集中受影响了,因为对场外衍生品持仓,有严格限制。说白了,监管希望私募还是回归初心,做好纯粹的资管管理就好,别去搞幺蛾子业务,别去弄监管套利。03
当然,这个意见征求稿比较复杂,上述也只是简单聊聊。对于投资人而言,现在起,就要对手上持有的产品,按照监管要求进行检视,规避潜在的监管风险。如私募或产品规模过小的,有可能面临产品的调整、注销,之前的策略会有漂移。所以,最好关注下你投资产品的实际规模。如对持有的私募,有流动性要求的,要关注后期正式稿,对流动性的管控,是依然严格,还是略有放松。如对自己投资的私募,业务是否干净,要有一定的了解。如某些私募规模看上去大几十亿,可大部分都是通道业务,后续监管落地,规模会急剧缩小,公司利润暴跌后,是否会因为养不起人,而导致核心员工流失。如自己底层有结构化城投债的,想都别想,赶紧赎回。如果不清楚的,欢迎来咨询老南。结
和不少做私募的朋友聊下来,感觉大家普遍觉得,如果是不忘初心,老老实实做资产管理,没瞎折腾的,这次监管影响有限,算是奖励老实人了。但无论如何,未来一两年,私募行业一次大规模的注销关停潮,也是不可避免的了。-END-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