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2年度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百强系列榜单”评选时间跨度为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2.“2022年度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百强系列榜单”分为“中国BigPharma企业创新力TOP10排行榜”、“中国小分子药物企业创新力TOP30排行榜”、“中国抗体药物企业创新力TOP30排行榜”和“中国新技术药物企业创新力TOP30排行榜”四大子榜单。根据米内研究院组织牵头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百强系列榜单”专家委员会统一意见,鉴于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各大细分领域间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并不相同,无法牵强地进行横向对比,因此,米内研究院尊重专家委员会的意见,故“2022年度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百强系列榜单”不设总榜单;3.子榜单所在企业的划分标准举例,如“中国小分子药物企业创新力TOP30排行榜”。如若企业在小分子药物领域的研发管线占比、研发投入占比超过企业总研发管线、总研发投入的51%以上,则在统计相关排名时,会把该企业归入小分子药物企业排行榜中。其他子榜单所在企业的定义方法和划分标准也依此类推;4.若母公司入围BigPharma企业榜单,则子公司将不重复计入其他子榜单;反之,若子公司作为研发主体计入榜单,母公司则不重复计入榜单。例如健康元(合并丽珠医药)入围BigPharma企业榜单,子公司丽珠单抗不再重复进行子榜单排名。同理,复宏汉霖和复星凯特入选子榜单,则复星医药不重复在BigPharma企业榜单排名;5.榜单评选方法:以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落地能力为导向、以科技部《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理论依据,根据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以“创新投入”、“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创新驱动”四大维度、11项指标构成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评价体系。其中,“创新投入”主要参考企业年度研发投入金额;“创新成果”主要参考企业新增1类新药获批数、新增1类新药NDA注册数、新增1类新药III期临床批件数、新增I类新药IND注册数、新增2类新药获批数、近五年1类新药获批数和近五年2类新药获批数;“知识产权”主要参考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数;“创新驱动”主要参考企业1类和2类新药销售金额。除此以外,企业自主研发成果获美国FDA、欧盟EMA或日本PMDA批准上市的会给以特别加分。以上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年报、CDE审评审批数据、第三方专利统计机构、米内网数据库等公开渠道;6.参与评选的对象为在中国境内注册(不含跨国制药企业的在华子公司)、且以生物医药研发与制造为主营业务的生物医药企业;如果评选企业中含有医药商业、委托开发或其他非医药类成分的,将剔除后再进行统计;7.“2022年度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百强系列榜单”将于2023年6月27日-30日在2023米思会上公布;8.“2022年度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百强系列榜单”结果对应本评选规则,米内网拥有榜单最终解释权。备注:2022年度中国BigPharma企业创新力TOP10排行榜1、入围BigPharma企业榜单的企业需要提供10000人以上的就业岗位;2、入围BigPharma企业榜单的企业2022年度研发投入金额超过10亿人民币;3、入围BigPharma企业榜单的企业在2022年度有1类新药处于II期临床或II期以上研发阶段。2022年度中国小分子药物企业创新力TOP30排行榜小分子药物企业创新力排行榜包含所有小分子药物研发创新等领域企业。2022年度中国抗体药物企业创新力TOP30排行榜抗体药物企业创新力排行榜包含单抗、双抗、多抗、ADC药物、融合蛋白等领域企业。2022年度中国新技术药物企业创新力TOP30排行榜新技术药物企业创新力排行榜包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核酸药物与疫苗、溶瘤病毒等新技术领域企业。“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百强系列榜单”发布会风采掠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