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来讲,药品研发的最高水平叫做新化学分子,New Chemical Entity,简称NCE。为了激励医药产业的发展,法律规定新药上市会有一个知识产权保护期。也就是说,当你做了一个新药,其他的竞争对手是不能做这个新药的,因此你可以在保护期内定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一般来说,新药有20年的专利保护期。但当我们发现一个新的化学分子就会去申请专利,而从发现到这个化学分子做成药上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期还需要临床前的大量试验,大量的资本投入,最后100个药筛出1个成功的药。实际上很多化学药上市以后,专利保护期只剩了6年时间。一旦保护失效,之前花费十年几亿,甚至十亿以上的研发成本才做出的新药,竞争对手可以参照公开的化学结构,花个百万美元级别的成本就可以研发出来,而且分子结构是一模一样的,那会造成什么呢?新药价格的直接跳水,从原来的市场价直接跌到以前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而且还会有一大堆的竞争对手,也就意味着它的利润会被极大地摊薄。所以,一款化学新药的成功与否,就看上市以后这几年能不能迅速地占领市场,能不能最大化地获得自己的利益。那要怎么样才能迅速地占领市场呢?在化学药时代,它的市场推广方法其实非常地简单,制药企业大量地生产药品,然后把这些药卖到医院里面去,或者卖到药房、药店。但是谁来负责决定这些药要不要买呢?其实是有处方权医生。当患者去看病的时候,患者不能决定我要吃什么药,医生给患者作了综合判断以后,医生来判断下处方,患者拿着这个处方去药房买药服用。所以,真正影响这个产业最核心的人,其实就是这些专科的医生。这些专科的医生数量极大,一个新药出来以后,又迫切地需要被卖到医生那儿去。因此,这些制药企业会建立一支非常强大的销售队伍,深入到各大医院的专科门诊里面去。不要忘了,这些销售代表都是非常高薪的职业,不管卖不卖药,都要养活这些销售代表。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要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无论是自研还是收购,不断地找到全球最好的新药,然后注入到自己销售队伍里,这就意味着销售能力是整个化学药市场成功与否的关键。事实上,全球生物医药领域里面的那些巨无霸企业,比如说辉瑞、诺华、默克,除了自身很强的研发能力,能够不断推出新药以外,它们很多的新药是来源于外部的兼并收购,也就是它们把别的企业收购了以后获得了新药的权益。但是化学药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无法做到针对性治疗。很多时候虽然只是局部感染需要治疗,但通过口服或者注射的给药方式,让药物随着血液到达全身各处,当然感染的部位受到了治疗,但是,没有感染的部位其实就培养了细菌的耐药性。如果从体外的角度看,你会发现它有多么荒唐,相当于体外如果有一个伤口,我不是在那个伤口上贴个创可贴,而是把整个人都泡到这个创可贴的液体里。所以具有精准治疗潜力的生物药应运而生。
生物药,即新的生物分子,叫New Biological Entity(NBE),目前大量的新药研发已经逐渐从化学药转到生物药。一般化学药都是小分子,可以制备成药片、胶囊,而生物药是大分子蛋白质,大分子药保存起来很难,如果直接把它做成药片就失效了,往往都是用注射的方式。此外,小分子化学药只要确保没有过敏,不加区分都可以吃,但到了生物制药就复杂很多,对这个人有效,对下一个人则不一定,并不具备普遍适用性,这是它们的重要区别。从化学药转向生物药,对于现在的制药企业来说,其实一个是大利好。(产业增强)参考内容:关于产业和技术的分析框架因为化学药一直要防着仿制, 一旦仿制药出来,价钱就降得极低了。生物药没有完全仿制的可能性,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生物大分子很大,一个蛋白的分子量比小的化学分子大100倍,甚至上千倍。即使是同样一个功能基团,同样一个作用机理,同样一个作用靶点,不同厂家研制出来的抗体不可能一模一样。小分子化学药 阿司匹林 vs 大分子生物药 单抗对于大型药企来说,有足够的资金和强大的研发团队,可以在发现一款生物药获批上市后,基于相同靶点开发另一款生物药,甚至有时可能得到比原“突破性”药物活性更好或有药代动力学特色的药物。这也是生物药时代「Me-too」、「Me-better」开发模式得以成立最根本的原因。不过,即使明确了靶点和示范药物结构,一款生物药的研发依然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研发成本往往是几千万甚至好几亿美元。因为仿制药也花了好多钱来研发,需要消耗成本。所以,生物药的好消息是,即使过了专利保护期,也不会有非常剧烈的价格跳水。生物制药时代的产业关键,仍然是药企的销售能力。因为不管是化学药还是生物药,只要还是药厂把药品生产出来,然后由销售代表去向医生推广,医生开了处方以后,患者才能购买, 这个模式的核心控制点,不是研发,而是销售能力。对于小规模创新能力强的制药企业,研发出一款新药,并不会自己去市场上推广药品,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整个公司卖给医药巨头。而对于医药巨头来说,财大气粗,也很乐意支助许多规模小的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不断把全球最好的新药纳入自己的销售网络,然后快速放大销售体量,效益最大化。这个模式一直到今天都还没变。所以我们看到生物药的领先公司,依然是化学药时代那几个行业巨头。
这个模式的背后,有两个核心点,一个是在制造端,必须得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操作,做成药片、胶囊注射液等等标准产品, 通过物流递送到各个药品销售渠道,制造是能够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另一方面是销售端,这么强力的几千人的销售队伍要使得上劲。但这两件事局部正在慢慢发生变化。1、孤儿药(orphan drug)的出现。现在的生物制药有大量的孤儿药,用于治疗罕见病,患者的数量相对来说是很少的。患者数量少,医生数量也会少。这种时候,大量的销售代表反倒没有用力之处了。反而一些患者交流网站会特别有价值,这样的渠道去推广孤儿药,要比走传统的医药销售渠道高效很多。2、国内医保局推动医保集采和带量采购。借助医保目录清单,即使没有强大的销售团队,国内新药还是有望快速放量,实质是将药企核心能力的天平从销售端推向制造端,这个时候具备源头创新药的研发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当然,局部的变化,不影响大的产业格局。未来的一段时间,医药企业的销售能力依然非常重要,那些知名医药企业还能有很长的存续期。并且,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化学药和生物药都会同时存在,依然会有非常多的场景需要靠化学药来起作用,但化学药的相对价值在下降,判断一家药企的未来是不是更光明,就在于它们是不是能够更坚决地从化学药向生物药转化。但如果是20年以上更长远的「生物治疗」时代,那将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