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理财子公司的规模数据出来后,瞎编了《规模掉了,一季度报告怎么圆一下》,有几个理财子的处长通过后台加了微信,表示写的比较生动,并透露4月的规模上的比较多,止住颓势了。这周,4月末的规模数据出来了,也确实如此,12家主要理财子公司(六大行,以及招商、兴业、浦发、中信、平安、光大),单月合计回血了1.2万亿,主要还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各项数据均显示,基本面的恢复低于预期,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固收理财的收益一路上行;二是三月末本来就有比较多的理财规模被赎回冲存款,3月末基数比较低,4月修复的比较快。
按照目前的规模来看,招商、兴业的位置比较稳固,都是2万亿+,后面的是中银、建信、工银,中信从第三掉到了第六。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和相对稳固的公募格局相比,各家理财子规模的顺序交替极快,月频来看,变化幅度都不小。
今天和一位很优秀的销售负责人聊天,也说起来,给销售分配理财子客户也比较好玩,比如去年按照各家理财子的规模体量,平均分配了客户,今年发现,原来体量对等的两家理财子A和B,由于发展策略和增速不同,可能A已经涨成了B的2倍,甚至3-4倍。所以,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一个销售的KPI达成,当然要靠自我努力,但更离不开金主爸爸,他自己的努力?
正如之前在《卖新能源车和卖基金的区别》里提到的,未来各行各业,考核销售结果,可能会越来越注重「市占率」。比如评价理想卖的好不好,得看理想在新势力车企中销量占比的环比变化;评价卖方销售卖的好不好,现在也越来越看重在单一客户、特定客群、一个省域中,你在卖方中的排名、市占率。就和产品评价中,使用夏普比率、特雷诺指数和詹森指数一样,这些都是风险调整后收益,用市占率考核,其实就是调整客户自身贝塔之后的销售成果。
扯得有点远了。
在国内,评价金主爸爸,或者资管公司的实力,万亿是一个很爆炸的门槛。在理财子公司中,现在招商、兴业、工农中建、中信、交银、光大,9家破了万亿的门槛。公募基金中,如果仅看公募的话,有易方达、广发、华夏、南方、天弘,而如果把专户、社保、年金、基金子都算上,其实数量会更多,包括博时、富国、嘉实、汇添富、招商等等。
而如果我们按照证监会的统一口径,只看非货公募类产品,公募基金只有易方达一家满足万亿的门槛。而理财子,剔除活期化理财(基本都占比30-40%,甚至有些风险准备金提的多的,超40%不少了现在)、剔除私募理财后,超万亿的,预计也就招商和兴业理财这两家。
每个年富力强的资管公司掌门人,可能都有一个万亿的梦想。前几天写了华宝医疗基金LOF的风险事件后,有朋友后台发了我一篇,《华宝基金的“万亿”野望》。我前后仔细看了几篇,你说他是认真的吧,确实能感觉到,作者自己也不太相信华宝的万亿野望,难度很大;你说他是春秋笔法吧,但处处又透露着真诚,和对每个业务板块的客观分析。尤其是最后一句,“距离“万亿”目标,华宝基金还差6000多亿。”,让人有点破防。
但确实看完,你能感觉到,在竞争激励的公募行业,各项业务板块的竞争程度都越发激励,中型基金公司要再进一步,难度是非常大的。以华宝为例,固收和机构业务一直不是它的强项,主动权益走的路线又比较曲折,市场里这几年其比较有竞争力的ETF业务,其实主要得益于16-19年布局的四只产品,券商、银行、医疗、科技ETF,合计就500亿了,但和排后面的广发基金这种,机构和零售能一起上的头部相比,可能今年就得被超了。
而头部的压力也不会小。易方达是目前唯一非货规模破万亿的,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按照基金业协会最近披露的数据,按照1-3月的月均规模来看,易方达的规模已经跌破万亿了,虽然3月末又冲回了1万亿。
我们做两个小分析。1、为什么一哥规模跌破了万亿?2、目前看来其怎么应对的?
1、为什么一哥规模跌破了万亿?我们以2022年的年报为例,因为可以披露个人、机构的占比。易方达全年的非货规模,较年初下降了2000亿左右,其中机构下降790亿左右,个人下降1240亿左右。按产品类型看,除了主动权益下降了600亿左右外,下降的主要来源是债券产品,机构掉了990亿左右,个人掉了400亿左右。把债券再进一步划分的话,主要的负贡献是固收+产品造成的,机构掉了900亿,个人掉了784亿。也就是,固收+基金,去年合计掉了近1700亿,在非货去年合计2000亿的负增长中占比很高。
固收+下降多,从投资端的角度看,因为易方达的固收+产品,基本都是大团队下,分仓制管理,也就是权益的管权益,债券的管债券,转债的管转债,而且普遍是高仓位运作,去年这种下行市,表现就容易跑输市场。另一方面,机构比零售掉的还多,其实不得不提的是,林森这种固收+条线关键人的离职问题,离职前其一共管理了7只产品,像裕祥回报二级债,全年掉了230多亿,而且22年Q1有明显的机构抢跑先撤的情况。
后者衍生的问题,在于固收、固收+产品,负债端稳定性差,产品业绩稳定性就差,可能会使得机构资金,一起撤出公司旗下的其他固收类产品。比如,我们以市场的中长信用拼单产品为例。随着一季度回撤的修复,市场里的信用拼单债基,普遍规模都是环比正增长的,Q1规模增速20亿以上的,就有东兴兴利、鹏华丰恒、永赢昌利、博时信用优选、中加纯债、长盛安逸、东方添益、泰康安惠、中融睿祥、博时富瑞这些。而一季度还在负增长的,且负增长20亿以上的,就两只,分别是周潜玮的万家鑫璟、胡剑的易方达信用债,一季度下跌28、22亿,分别较Q3末,跌了140亿、120亿左右。
2、目前看来其怎么应对的?大概瞅了一眼,能明显看到,易方达还是很想在指数赛道往前再冲冲的,缩小和华夏的差距。21年到22年,易方达的ETF规模从867亿,跃升到1158亿,排名从第五,到了第二,和华夏的差距,从1200亿左右,缩小到了1000亿左右。
再看易方达今年新发的情况,基本就把主动权益这块搁置了,年初到现在,一共发了2只,除了这个月刚成立的付浩的易方达国企主题,卖了22亿之外,另外一个就是3月初的一只港股通产品,5亿多。这在过往的开门红是不多见的。新发规模贡献,主要是混合估值的78亿,这属于产品供给的行业贝塔。
剩下,就是密集布了10个股票指数类产品,下图(最新的10只)。
简单分析来看,其实大家思路还是比较一致的,主动权益也好、固收+也好,不仅随着市场的波动上下起伏比较大,维护压力也大,而且还要承担关键人风险。相对来说,指数才是真正的长牛赛道,是未来头部的必争之地。
往后看,可能市场里,中期内,非货规模能往万亿够一够的公募,主要是华夏、广发和招商了(一家之言),目前都是非货前五。其中华夏主要是ETF一枝独秀、这块增量的确定性很强。广发的优势在于固收+人员储备丰富,机构和纯债销售能力比较强,被动指数这块增速也是最快的。招商之前的《一篇》有提到过,主动权益势头比较好,机构和纯债销售能力比较强,股东资源也是头部最好的(机构+零售),也是市场里比较早,把固收+的产品线、以及固收+策略分散度做的比较开的机构。后续有时间再聊聊这些。
资管行业不应该以规模论英雄,但规模反映了公司战略的得当与否,某种程度也是客户用脚投票的结果,也是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相信,未来10年,财富管理的大发展下,能见证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发展的万亿资管巨头,一起Make 资管行业 Great Again!
全文完,母亲节快乐。
公募一哥易方达,为何狂跌2000亿?万亿规模有多难?
作者:表舅是养基大户 来源: 头条号 40306/03
3月末理财子公司的规模数据出来后,瞎编了《规模掉了,一季度报告怎么圆一下》,有几个理财子的处长通过后台加了微信,表示写的比较生动,并透露4月的规模上的比较多,止住颓势了。这周,4月末的规模数据出来了,也确实如此,12家主要理财子公司(六大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