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悉,安徽将设立财政专项,5年累计安排200亿元财政资金,其中省财政100亿元,专项用于7大生态建设;设立专项基金,设立超1000亿元的汽车产业链投资基金。当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时代发展的“新风口”,安徽将其作为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强力推进。
汽车产业,是安徽优势支柱产业,已集聚奇瑞、江淮、蔚来、长安、比亚迪、大众、汉马等7大整车企业,拥有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1100余家。2022年,安徽省汽车产量174.7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52.7万辆,均位居全国第7位。
值得关注的是,母基金研究中心发现,新能源汽车领域正迎来越来越多的产业基金:近日,从中基协了解到,河南省中豫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于5月24日完成备案。该基金总规模150亿元,委托河南省领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管理人,采用母子基金架构,以“项目直投+子基金投资”方式,通过统筹存量产业投资基金、市属国企、产业龙头、专业投资机构等共同设立产业子基金,重点用于统筹盘活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能。
这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也反映出母基金和创投已成为各地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安徽此次大手笔安排财政专项,设立专项基金,设立超1000亿元的汽车产业链投资基金,并不让人意外——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资本招商、“以投带引”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便是对母基金的发展引导措施,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示范性带动作用。
2022年以来,安徽省母基金大爆发。这一年,合肥设立200亿规模的市级政府引导母基金——力争5年内培育5-10家领先的知名基金管理机构,引进不少于50家行业领先的知名基金管理机构,实现备案基金管理规模不少于5000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体系。
2022年7月,安徽省国资系统“新兴产业发展基金、产业转型升级基金、碳中和基金、工业互联网基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战略投资基金”等7支基金公司揭牌。其中,战略投资基金为服务全省重大战略的直投基金,其余6支均为母基金,资本金规模达到400亿元以上,并主导或参与设立若干支子基金,吸引社会资本600亿元以上,形成总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基金集群。
在支持母基金与创投发展方面,2023年1月1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支持风险投资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募投管退各方面完善了创投的发展环境,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在母基金方面:不仅提出设立2000亿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还在引导基金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方面力度极大——省内各级国资出资子基金总和最高50%,出资天使子基金比例不设上限要求;返投比例仅1.2倍,天使类子基金不低于1倍;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最高分别为80%和40%的投资损失允许率;对风投创投子基金存续期,放宽至不超过15年。这都是GP千呼万唤期待的市场化举措。
3月下旬,《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印发实施,其中,从2022年起,连续5年由省财政出资,组建500亿元规模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引导基金下设10只主题母基金、2只功能母基金、4只天使母基金,共16只母基金,通过引导基金—母基金—子基金构架运营,按照总体不低于1∶3的比例,逐层撬动社会化资本,形成总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
今年一季度,包括江西、上海、江苏、河北、四川等多地不同省份党政代表团,先后奔赴安徽对当地招商创投发展学习取经。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2023年才刚刚走过一个季度,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基金矩阵”无疑会继续完善,推动安徽及其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靠谱的LP们已就位,正虚位以待GP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