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会”上个月在北京闭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高质量发展将如何影响中国今年的经济政策。今年,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心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提升消费而非投资,强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非一味地增加投资,同时,提高供应链的安全性,加快数字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努力确保物质利益得到公平分配。简而言之,高质量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很多观察人士认为,实际增速可能会高于这个目标。去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的GDP增速低于趋势水平。随着经济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稳步复苏,今年全年的增速预计将非常接近6%(图1)。因此,可以说政府设置了一个相对温和的经济增长目标。图1:实际GDP指数(2018年第一季度数值为100)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信贷扩张速度在二十国集团(G20)中处于较快的水平(图2)。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遏制增量、化解存量。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此外,政策制定者对于应对金融风险的重视程度从近期的金融监管机构重组中也可以看出。图2:非金融部门信贷的变化(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随着经济持续复苏,今年财政对于经济的支持力度将弱于去年。今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总体财政预算赤字相当于GDP的3%,略高于去年的2.8%。然而,在评估财政刺激时,重要的是要考虑政府管理的资金,这些资金主要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活动,以及从财政储备中提取的资金。在考虑了这些因素后,去年“经调整后的国家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6.4%(图3)。2021年该数据为4.2%。两个数据的差值,即GDP的2.2%,即是对去年财政刺激的粗略估计。今年的预算文件表明,经调整后的国家财政赤字率将与去年的实际结果非常接近,这意味着财政刺激的强度较低。图3:经调整后的国家财政赤字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政府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作为优先事项。在过去三年里,中国消费者不能确定新冠疫情的发展方向,这导致他们增加了预防性的储蓄。2020至2022年,个人储蓄率从2017至2019年占可支配收入的30%上升到33%(图4)。图4:个人储蓄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居民收入增长将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我认为政府对消费的支持将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的。消费增长将来自经济反弹的信心效应、维持就业的努力以及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我预计财政资源不会向家庭大规模转移。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是重视科技和创新。虽然疫情肆虐,但中国的研发支出仍在持续上升,去年超过3万亿元(图5)。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去年中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2.5%以上。相比之下,27个欧盟成员国的支出相当于其GDP的2.2%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加快研发活动,因此我预计中国在这方面的支出将继续增加。图5:研发支出中国计划到今年年底拥有290万个5G基站。与截至2020年3月拥有的20万个相比,这意味着巨大的增长(图6)。据估计,美国在2021年仅安装了10万个5G基站,而欧盟则安装了25.6万个5G基站。中国还正在推动5G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计划在“十四五”(2021-2025年)期间建造超过1万个拥有5G技术支持的工厂。图6:5G基站数量为了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国近期对科学技术部门进行了大规模重组。据时任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介绍,进行重组是为了合理安排、科学领导,更好地克服在核心技术开发方面面临的困难。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将数据的使用视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家发改委下面新组建了国家数据局。中国的数据监管此前一直由多个机构负责,国家数据局的设立将有利于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保护知识产权的监管制度是创新商业环境的先决条件。考虑到这一点,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被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此举的目的之一是"扩大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此向外国投资者表明其知识产权将得到保护。总之,通过对发展目标、财政预算、机构重组等方面进行观察,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中国今年的经济发展重点。随着新冠疫情过去,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持也会减少,这使得政策制定者能够专注于控制金融风险,加倍努力确保供应链稳定,并同时推进数字经济发展。2023年很可能会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年。(本文题图来源:第一财经)——文 | 柯马克 第一财经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联系我们 | yicairi@yicai.com
中国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有哪些? | 中国观察
作者:第一财经 来源: 头条号 59606/05
随着“两会”上个月在北京闭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高质量发展将如何影响中国今年的经济政策。今年,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心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提升消费而非投资,强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非一味地增加投资,同时,提高供应链的安全性,加快数字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