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2023年的中国经济到底是不是通缩了?

作者:刘一手看财经 来源: 头条号 83406/06

2023年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回应了社会上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进入“通缩”的讨论。他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通胀通缩本就是一

标签:

2023年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回应了社会上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进入“通缩”的讨论。他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通胀通缩本就是一个商业现象,但很多人老在讨论通缩问题,搞到最后都成了个与生物化学有关的学术会议,早已不是搞经济的,也不是学统计的。那么,结合最新第一季度经济运营概括,我们来深入分析下:2023年的中国经济到底是不是通缩了?

一、现象:从宏观表现上看没有通缩,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通缩了?

按照付凌晖介绍,国际上通货紧缩的定义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往往还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经济衰退。但从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情况看,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保持温和上涨。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3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12.7%,保持较快增长。从经济增长情况看,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有所回升。

也就是说,从宏观表现上看确实并没有通缩。那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通缩了呢?简单讲百分98的人处于通缩状态,百分2甚至更少的人处于经济过热状态。平均一下就是略微增长,没有通缩。比如韩国首尔就是经济过热,其他地区通缩。讲白就是二八定律的问题,百分2的人掌握百分98的资源,只要这百分2的人涨了,总体就是涨的。

因为经济差的时候,只有技术差的厂商在亏钱,那些技术先进的企业依旧在赚钱,同时因为竞争者倒闭,反而订单变多了,反而赚的更多了,于是进一步增强自动化,迭代产线。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岗位被消灭了一部分。经济好转后,这部分岗位也依旧被机器占据了,并不会再次涌现。

正常来说,650亿工业产值需要大约100w工人,而技术先进的厂家可以做到3000人不到达到这个产值。这3000号人对服务业的需求,是不可能比得上100w人的,农业也是同理,100w和3000差距是300多倍。

当然就是家用工业品的消耗也不可能比的了。比如说100w人,人手一辆5w的小车。这3000个哥们得人均买2000w的车才能跑平。你车可以买贵的,空调总不能装几十部吧。讲白就是赚的钱,自己花不完,只能进行再投入。于是,这些人把赚到的钱大部分进行再投入。由于这3000张嘴的开销少于100w张嘴,进行再投入的资金反而变多了,同时技术更加先进,导致看起来经济反而比巅峰期还巅峰。

所以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总有人觉得这个数据是完全造假,那未必,只是说可能经济的繁荣,是局部繁荣。

二、分析:到底什么样才算是真正的通缩时期呢?

在我看来,2023年的中国经济本来就没有通缩,别说你现在看到满网都在告诉你中国要通缩了,那或许只是因为你自己好这一口而已。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通缩时期?

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的经济周期,其实我们已经经历了五次通胀,三次通缩。当然,很多都是在2000年之前的事情,离现在太远,很多人可能都没出生,就不说了。

我们就看最近一次的通缩,那是在2008-2009年。那时候CPI是什么样子的?从08年开始,CPI环比连续下跌了10个月以上,直至跌入了负值。整个2009年,CPI几乎都是负的,直到2009年10月,CPI都没涨回正值。

同期,GDP增速大幅下跌,制造业PMI一度跌到40以下。

沪深两市月度成交额1万亿,大概只能抵上现在的一天的交易额。

当然,那时候股票市场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2009年下半年放水之后明显有巨大提升。

出口额也一度跌到谷底。

看到没有,生产、物价、GDP、出口、投资、消费,全面崩盘,这才叫通缩。我在想,如果那个时候有如今的网络平台,恐怕都不是在喊通缩,已经是崩溃论的天下了。当然,那次通缩的原因也很简单: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我们最后给出的应对就是大家熟知的4万亿。所以,现在才哪到哪?

2023年一季度GDP回升至4.5%,小幅超出预期,二季度GDP不出意外,至少在7%以上。

PMI连续在50以上,非制造业PMI甚至55+。CPI环比下跌两个月,同比还是正的,而且还是收到油价和猪肉周期下跌影响。

进出口维持高位,出口顺差屡创新高。M2居高不下,股市连续万亿成交。消费正在复苏,3月社消同比增长两位数。

然后你和我说这个国家要通缩了?2009年真正的通缩之后,2012年有人喊通缩。2015年有人喊通缩。2018年有人喊通缩。这些人乐此不疲的告诉你们中国要通缩了,就和西方总有人喊中国要崩溃了一样。无他,读者喜欢看尔。

三、本质:现阶段真正核心逻辑是避免陷入通缩,毕竟未来是不可预期的

我们要知道,现阶段核心的逻辑是采取措施来避免中国陷入通货紧缩,也不用去过多解释或者肯定未来,毕竟未来大致是不可预期的。

大家要担忧更多的是对未来中国有没有可能陷入紧缩的状况?当然,这些也并非空穴来风。比如CPI环比已经下降2个月,而PPI更是从去年十月开始同比连跌6个月。而3月CPI不到1%,这还归功于猪价上涨的拉扯,这和以往的数据是恰恰相反的。

而这些前提都是建立在M2今年已突破275亿,大水漫灌的前提下。以往,这样的货币放水物价早已高企了。

一边是产能萎缩,工业企业利润降低,另一边是即使货币宽松但是物价不涨,这也就是大家对于通货紧缩的担忧,或者不叫紧缩,我们好听一点:通货收缩。GDP无论怎么增长,但是企业不赚钱,那么自然就要降低成本,裁员肯定是首选。其实,是不是通缩不重要,这就是一个经济概念。老百姓很简单,就是有一份稳定工作,一份持续增长的收入,养活家庭,仅此而已。

但是我想象不到,如果他们的老板后面还是不赚钱,那么劳动者肯定是成本裁剪的优选对象啊。毕竟工厂不需要那么人来生产,资本家也不是慈善家。

当然,统计局是负责统计和分析数据。对于未来应该怎么办也不是你的职责范围。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是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或者防范,哪怕是1%的概率我们也要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发生可能就是灾难性的。

也就是说,想想后面的办法更重要。比如货币政策是不是还有更为宽松的余地;降准目前看来仅仅是银行的钱多了。但事实上,真正投资到民营企业的极少。而目前我们各种政策利息率,的确是有下调的空间。
我们本就是消费需求不足,内需拉动,靠放水(钱存起来了),而如果降息,哪怕是降低房地产利率,那么也会直接刺激住房消费,同时,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也低了,他们有更大的积极性来保证生产,而不是裁员求生。

总之,刺激需求,刺激消费,才是当务之急……

最后的话:尽管CPI处于低位,经济复苏的趋势仍是向好的!

总的来说,就一般的认知来看,宁要通胀,不要通缩。此次,官方已经明确定位我国不存在通缩,主要是认为当前CPI较低具有特殊原因,不具有普遍性和内生性。而且随着1-3月GDP超预期复苏,为应对放开的宽松货币政策均取得了一阶段胜利。

拉长期限看,经济整体依然延续复苏态势。全年实现5%的GDP增速目标,难度不大。随着经济回暖,消费信心、投资信心也有望逐步回暖;叠加下半年欧美停止加息,甚至进入降息周期,外贸压力也会阶段性见顶。2023年,经济弱复苏,震荡向上;展望2024年,在经济周期自我强化作用下,可能还会迎来全面强劲复苏的局面。#4月财经新势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只有知道如何破局,才能纵横股市

来源:头条号 作者:刘一手看财经06/14 21:14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