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682篇原创文章
2023年,中国国家官方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引发了一些市场争论,而且声音不小。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有代表性,说明现实和数据之间,有非常明显的撕裂和体感背离情况存在。请注意,这是两种矛盾情况:撕裂,是数据表现和现实存在差异;而体感背离,这个举个例子更好理解,就好比天气预报是晴空万里,但是实际上出门却是风雨交加。这样的争议,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央行还通过举办记者发布会的形式,针对争议进行了官方正式的回应:
4月20日下午,人民银行举行了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与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出席,并就市场关注的“通缩”、部分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人民币汇率、下阶段货币政策等问题给予了一一回应。这篇文章,就将聚焦两个直接关联民生的金融数据,对当下经济现实环境和数据的背离感受,进行专题深入的一次讨论和分析。一个是居民存款:一季度居民存款增加10万亿,该怎么看?一个是金融数据的大水漫灌,微观体感非常缺钱,问题出在哪里?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硬核内容,错过不再。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PS: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一季度居民存款增加10万亿,折射出怎样的经济现实?
4月11日,央行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的金融数据,其中,一个关键数据,非常值得关注:居民存款增加近10万亿元。一个季度(3个月)居民存款增加10万亿。这是什么概念?回看2023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的2022年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别有一番感慨。报告显示,2022年人民币存款额增加了26.26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了17.84万亿元,与2021年9.9万亿的居民储蓄增量相比,出现了7.9万亿元的居民超额储蓄。也就是说,2023年第一季度居民存款增量已经超过了2021年全年增量、2022年全年增量的50%。2023年初,有很多观点和分析认为,居民部门存在着如此之高的超额储蓄,只要疫情管控放开,让各种消费场景复现,就会带来全面的“报复性消费”。但上述数据说明,“报复性消费”还为时尚早。值得注意的是,曾经被国家和经济环境寄望于90后、95后成为拉动消费的主力人群,但90后、95后却似乎反而成为“报复性存钱”的主力。大家都在存钱,自然对应的就是消费环境的流动性下降,遏制复苏。但是从另一个数据里面,故事却不是这么说的: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尤其是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55亿元,同比增长了10.6%!这个两位数的涨幅对你来说是不是没有什么概念?别急,把过去一年的社零变化一拉,你就能明白如今居民消费的反弹有多剧烈。图片来源:统计局官网然而,把消费增长具体拆开看,餐饮收入占了大头,26.3%的涨幅跟商品零售(9.1%)相比都不在一个量级。图片来源:统计局官网这说明,消费的持续改善主要集中在餐饮行业。联系到最近大火的淄博烧烤,憋了三年的大学生们快把这座老工业城市挤爆了。但几块钱的烧烤和大学生们的“特种兵式穷游”,本质上还是走出来看看,热闹的还是花钱不多的地方,进而能带动的消费也是有限的。经济复苏,是不可能建立在普通,降维消费的增长上面的。淄博烧烤走红,就是消费降级,物美价廉服务好,消费体验嘎嘎棒,安全和谐人人爱。餐饮消费偏强、高端消费火爆和物价下降并存,这是中国消费当下极为复杂的一面,也是一季度中国消费数据背后的隐忧之一。说复杂,是现象的复杂,但是从本质出发,一点也不复杂。大白话就是:对于真正的消费主力群体而言,大消费(住房,交通工具)没动力,花点小钱满足一下吃的需求,没问题。消费意愿取决于对未来预期,而非当前收入水平收入=储蓄+消费 这个恒等式说明,个人的消费水平,依赖于他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这里非常关键的是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人们对未来的收入的预期越乐观,消费意愿就越强,甚至愿意借钱消费;反过来,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越悲观,消费意愿就越弱,就会将更多的收入存起来。从这个存款数据,结合当下消费火爆的分析,其实有明显的“口红效应”特征。只不过这个特征有中国的特色:性价比的基本需求消费火热,对应着工业生产端的需求低迷冷淡,杠杆消费(大件商品领域,汽车,房子)意愿低下。消费降级带来的繁荣表象,成为了当下中国经济复苏的一个现实隐忧。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钱印了那么多,都去哪了?货币是不是消失了?
今年一季度,总量指标货币、社融增速飙升。其中,社融增加了14万亿元,存款增加了15万亿元,与过去的四万亿相比几乎都是天量水平。但从微观看,感觉从政府、企业,到个人,大家都非常缺钱。3月CPI降到0.7%,时隔多年重新回到不到1%的区间。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已经出现通缩迹象,连续半年负增长,与火热的金融数据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另外,社融与M2的增速剪刀差也创历史新高,如果不严格的说社融代表货币需求、M2代表货币供给的话,这个剪刀差也代表着货币供给过剩。
因此大家都在问一个问题:钱印了那么多,都去哪了?货币是不是消失了?当然,关于通缩的讨论可以彻底停止了,这个官方已经定调了:
4月1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4月20日下午,人民银行举行了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没有通缩,而且超发出来的货币当然没有消失,统计数据显示一直在增加。这些货币无论以什么形式,都应该是在银行的账户上,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作为现钞持有。而且相对于GDP、CPI等宏观经济指标,社融和货币等金融统计指标非常真实准确,不可能存在造假问题,因为每一分钱都对应着相应的会计分录。严格的说,金融统计数据是金融会计数据,GDP、CPI、工业增加值等宏观经济指标是逐级上报数据。因此社融和货币不存在数据有水分的问题。那么货币到底去哪里了?微观层面的感受为什么与宏观层面差距这么大?一个很现实的结论,没有什么通缩,但是中国经济环境,正面临着“流动性陷阱”的压力。2023年一季度超发的货币,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了事实上的流动性丧失,但是从数据上看是充沛的矛盾现实:第一,货币在经济环境中僵化了:货币的复杂性是因为货币具有不同的状态,因此究竟是活钱还是死钱,取决于货币那一刻的瞬时状态。货币可以是交易流动中的货币,也可以是价值贮藏中的货币,这两个状态是可以随时切换的。凯恩斯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将货币需求分为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其中预防需求需要货币有价值贮藏的功能。很明显,当下中国经济环境中预防需求主导,就造成大量货币以价值贮藏的形式变成了死钱。这种情况,特别集中在企业部门,比如企业左手拿到贷款,也不敢投资扩大再生产,甚至降薪裁员以回笼更多现金,右手,就转手买了银行和金融机构回报更高的理财和存款产品吃利差。这个时候,不是钱消失了,而是钱的活化功能消失了,作为活钱的交易媒介功能正在塌缩,越来越多的钱成为死钱以执行预防和价值储藏的功能。这是一部分。第二,另一个原因是,货币投放结构越来越不均匀,大量的货币淤积在少数部门、少数群体的账户里,无法惠及到大多数人。钱的功能也越来越受限,流动起来成本较高(比如大额交易受限),最终导致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越来越差,成本越来越高,债务却越来越膨胀(单位货币效能下降,需要借债获取更多的货币),风险越来越大。第三,当前环境下,地方政府和国企是信贷投放和货币生成的主要部门,增发的钞票,进入了基建,国企,地方政府专项费用等等领域。而这样的领域,钱进去,就进入一个有规则约束,多方监督的使用流程,是没有机会进入经济环境和个体手上的。货币大量沉淀和淤积在机关的账户上无法投放到实体经济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窖藏。第四,还有一部分,因为缺乏信用扩张渠道,只能在金融系统里面和机构之间空转。过去信用扩张,特别是基础货币从金融系统进入经济环境,有信用渠道,就是房地产。但是在提前还贷潮和积极存款的主流趋势之下,这部分钱就无法进入市场,淤积在系统里面。第五,还有一个方面,是被难以察觉的物价上涨给吸收了。之所以说难以察觉,就在于疫情管控放开以后,很多行业纷纷开启了抢钱模式,拉高了很多生活非必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经济环境里面钱多了,但是物价涨的更快,不然大家去看看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各地住宿的费用情况如何,不多解释。虽然货币在不断增长,钱依然不够花。总体上看是钱多了,但是很多人的实际购买力却下降了。财富分配这个事情,是永远不可能平均的,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是大家都穷,所以一些互联网的观点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对于市场所关注的”通缩“问题,邹澜表示,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总的来看,居民收手收脚、政府束手束脚、企业畏手畏脚。预期和信心的综合作用之下,中国当下的货币供应足够,但是货币流动性僵化,流动性陷阱特征明显。这就造成了本轮国内经济修复过程出现了大量错乱的信号。一方面是海量信贷投放,一方面是经济数据并不强劲;一方面是到处人山人海,一方面是整体国内内需还是不行。虽然数据看上去还过得去,但是,实际居民和民企的感受是非常不好的。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破局分析:结合近期几个舆论观点,展望后续中国经济实现突围的几个可能走向
2023年,作为中国新经济周期的起点,给大家一口饭吃,是真诚的呼声,而不是有形之手的忽悠。所以,后续要打破流动性陷阱的威胁,激活中国国内的货币流通,是一个重要的破局点。众所周知,中国居民的财产结构并不是非常合理的,一方面实物资产占比过高,另一方面金融资产中存款类资产占比过高。一个恒等式就来到关键的问题:居民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现在,很多人仍然将更多的资金从权益类资产转为存款,如将理财、股票投资转为存款。收入增长,才是关键问题,不然货币僵化,经济活力下降的趋势无法扭转。当然,也有一些专家还惦记着竭泽而渔,敲骨榨髓,以为忽悠和号召,拿个喇叭出来喊喊,以为自己虎躯一震,就能让居民部门继续撬动杠杆,通过增加负债,给自己加码加压,来让这些既得利益群体继续躺着过好日子。出来走两步试试?如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懂不懂?所谓的专家们懂不懂大家不知道,但是当下消费的主力群体年轻人们可是太懂了。60后、70后和80后,相比95后、00后,对未来还要更乐观一些。有些95后、00后,显得很“佛系”,不如他们父辈的70后、80后那么有叛逆性、独立性和奋斗精神。这其实与这几代人对财产的直接感受不同有关。许多出身普通家庭甚至贫穷家庭的70后、80后,虽然面对迅速变化的世界也有迷茫和焦虑,但仍有激情,相信通过自己努力和奋斗,可以拥有一定的财产,包括在大城市置业买车之类。他们知道自己的财产的难得和可贵,知道财产权利的价值和重要性,因此也更愿意投资,对获得财产性收入很有信心。相比之下,有些95后、00后,对财产权利没有这种直接感受,似乎很早就打算接受整个世界了。他们一方面更向往有稳定的工资收入的“铁饭碗”,另一方面刚开始上班就考虑退休后的生活,于是很早就开始存钱。主力群体热衷存钱,还谈什么经济活力,货币流动性?所以,数据再好看,从现实出发,如何激活年轻人,增加他们的收入,提升他们的信心和预期,才是关键。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4月20日表示,当下问题核心在于短期内老百姓消费不足。如何恢复消费者信心?李稻葵呼吁中央政府拿出5000亿元消费券,发给所有公民,限定年底到期。“所有那些想消费,短期不敢消费的,都肯定拿这个钱赶紧消费。”当然国家在这个事情上面看的更准,基于这个逻辑,接下来,几个可能的动向:1,国家后续必然会通过更多的政策和行动,去增强微观个体的信心,但是这个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急不来。2,进一步鼓励消费和支持民营经济,是必然趋势;3,加大社会福利保障,鼓励就业密度高的产业(第三产业和下游行业),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4,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可能会在接下来迎来新一轮的宽松环境和政策蜜月红利期。这不是什么税费上的优惠这么简单,而是更多的包容和倾斜。民营企业在过去三年,因为合成谬误和疫情的冲击综合作用下,所承受的伤害,并不是简单就能恢复的。当然,还有精神攻击,类似于对资本家的抨击,什么00后整顿职场,很多东西,从大局出发,都需要得到阶段性扭转。5,如果以上的办法和行动带来的效果不及预期,或者存在过程成本过高,效率跟不上需求的情况,那么,类似于李稻葵提出的直接发钱,将成为终极手段。说白了,给老百姓发钱,就是政府负债消费,有债务关系明确存在,是不会有什么通胀风险的,技术上也没有任何问题,疫情管控都能拿捏,要发个钱还能有技术难题?关键是,这种实质性的让利于民,不到极限情况,是不会轻易拿出来的。不然,那些所谓的专家,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呢?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按照保守估计,5000亿元消费券将拉动1万亿整体消费,“1万亿消费反过来通过流转税,又至少有3000亿回流到财政。”李稻葵分析,中央财政只拿了2000亿的钱却办了拉动1万亿消费的大事,“何乐而不为呢”。
写在最后:
有争议,但不重要,中国经济要好起来,有两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一季度的经济和金融数据,和现实有背离,引发了争议。一部分人认为远超预期,经济将进一步放大反弹,也有人说数据一般,风险依旧蕴藏。这件事情,如果想真正认识到根本,就不能被流量裹挟着走,要扎根于事实对比。实际上对于背离体感的争执没有多少意义,并不重要。2023年接下来,中国经济要真正的好起来,要看两个关键:从宏观来看,中美关系走向和美联储货币政策拐点的出现,至关重要。外部不确定性风险没有落地以前,其实从中国国家的角度来看,是不存在完全放开手脚,一心一意搞经济,谋发展的。从这个维度来看,经济数据和实际经济环境,是必然会产生错位的。外部确定性没有明确以前,类似于一种“备战备荒,勒紧腰带”的经济体感,类似于“战时经济模式”的环境氛围,是难以避免的。从国内来看,是楼市和股市什么时候出现持续,稳定的复苏表现。股市就不多说了,一个AI概念快把其他板块逼死,搞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大红大紫的CHATGPT是中国股市发明的一样。概念炒作不死,就无法和经济现实产生关联。关键还是要看楼市。中国楼市行情表现的底层逻辑,是当下经济背后的居民购买力的体现。更是信心和预期的表现。说句大家不爱听的,房价可以稳定,但是成交,特别是新房成交的持续复苏和回升,是这一轮中国经济整体实现回暖和更好体感的前提。除了锚定信用的房子以外,新能源产业,科技技术等等其他领域,能靠的住吗?这没必要抬杠,买点新能源的基金,或者看好什么行业和概念,对应买点ETF体验一下,嘴硬打字快厉害,还是现实毒打威力大,自己去试试就可以。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站在现实里面和活在想象中的人去论是非,非蠢,就傻。可以对高房价有情绪,但是从宏观经济,逻辑现实来看,楼市起不来,大家都遭罪。没有劝人买房的意思,只是进行一个逻辑讨论。
以上两个关键点,没有确定性表现以前,实际上较为难受的经济现实环境持续,是必然的。至少对绝大多数普通个体和行业来说,做好心理和现实的准备,非常有必要。不用眼红淄博的爆火,整个山东的地方债情况是大家没关注。也不用去质疑什么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看清本质,抓住关键,就能理解背离体感。
以上,就是对2023年4月份当下,中国国内经济和现实之间的背离争议现象,进行的一次专题深入讨论和研究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图片来源:头条图库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