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姚洋+卢锋+赵波:中国经济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

作者:北大国发院 来源: 今日头条专栏 26512/21

题记:2022年11月13日晚,北大国发院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第62期在承泽园举办。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国发院校友发展基金讲席教授卢锋,国发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赵波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探讨中国经济新征程与宏观经济新形势。报

标签:

题记:2022年11月13日晚,北大国发院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第62期在承泽园举办。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国发院校友发展基金讲席教授卢锋,国发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赵波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探讨中国经济新征程与宏观经济新形势。报告会由国发院传播中心主任王贤青主持。本文根据三位学者在问答环节的发言内容整理。

赵波:卢锋老师讲到中国制造业正出现反弹,但与一般规律上制造业的变迁模式不太相符,因为一般来说,制造业在高峰之后会慢慢回落,然后服务业起追。目前我国有“制造强国”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应该如何与经济规律相整合?想听听您的建议。

卢锋:这个问题对于理解产业结构变化很重要。我觉得成长为制造强国的关键应该是制造业效率和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不一定是制造业增加值或就业等相对规模指标在国民经济整体中占比提升,从经验看二者不同,或许适当区分开。

例如我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在全世界是最多的,超过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人数总和。一段时间前制造业就业人数及其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达到峰值后,便开始逐步缓慢下降。其它一些发达经济体也有类似经验表现。然而这不妨碍制造业整体技术、效率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化不断提高。两者其实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类似有第一产业演变规律,就业人员不断转移出去,农业增加值和劳动力占比不断下降,但是农业各种效率指标不断提升,我们几年前对农业劳动和土地生产率做了系统度量,30多年改革开放时期大体趋势性保持了年均7%上下增长。倒是服务业生产率提升较慢,同时在需求方面收入强度较大,结果推动服务业占比不断提升。

提问:老师们对于房地产的发展有怎样的预期?大概什么时候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姚洋:在我看来,房地产的发展趋势很难预测,因为主要取决于“16条”能否细化,能否真正落实。我认为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不追究责任,也就是给银行信贷员一个免责条款,即使贷款出问题,也不要追究银行信贷员的责任。

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有一些能让老百姓看到的显著性作,发出一个足够明确和强烈的信号。仅仅发一个“16条”,可能只有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和持续关注的人知道,普通老百姓可能根本没有看到。

如果一定要预测房地产业什么时候能够回头爬坡,回归正增长,我估计起码要到明年下半年,因为跌幅实在太深。我个人认为,更好的办法是干脆让它跌。试想,如果很多城市的房价都跌40%-50%,老百姓肯定会买,信心自然归来。

赵波:我同意姚老师的观点,政策支持力度应该再加大。在我看来,既然已经发现“三条红线”、房地产集中贷款管理等政策有问题,就应及时纠偏,直接明确宣布将这些政策取消,而不是不断给政策“打补丁”。

提问: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根据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特点,“动态清零”实际上是几乎很难实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第二,我们出台了“20条”等政策,但是没有惩罚机制,就像一份合同没有违约条款一样。这个问题下一步应如何解决?

卢锋:疫情防控是专门领域,我从非专业一般观察角度看,认为最近调整相关防疫政策提出“20条”是务实合理的。与任何政策方针一样,“动态清零”实施效果必然有利有弊,利弊大小取决于病毒自身变异派生的疫情传播属性特点,在疫情不同演变阶段相应变动。对于不同社会群体而言,利弊大小取决不同个体阶层就业和经济等方面特定条件。例如对于依赖接触经济的从业者而言,严格疫情防控政策对其工作和收入自然影响较大。针对形势变化,特别是病毒变异带来传染性、致病性等属性改变,从趋利避害基本原则看显然需要动态调整。出台“20条”,特别是其中强调科学防疫、依法防疫、叫停层层加码等内容,特别有针对性和积极意义。

我国疫情防控政策其实一直有调整,疫情防控指南出了九版正说明这一点。随着各方面形势变化,还需要不断评估并实施进一步务实调整举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当然还是要重视稳健,借助公共卫生和相关领域专家知识和智慧,对过渡期可能出现的新困难给予充分估计并未雨绸缪,比较平稳地过渡到更具有持续性的新常态。

姚洋:其实惩罚措施已经开始,比如包头市一个副市长因为过度防疫被撤职。这件事没有成为一个大新闻,所以很多人还没有注意到,别的地区得到的信息还不够强烈。我想,如果中央能够派督导组下去,一定能够起作用,因为中央督导组代表党中央的意见。如果中央层面更加坚决一些,明确优先排序,再加上中央督导组的工作,“20条”得到有效执行是可能的。

提问:新冠疫情使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一些产品实施进口管制,对于中国今后在出口领域的发展前景,老师们有怎样的看法?

卢锋:10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以美元计算已经变成负数,但是按人民币算仍在增,因为人民币汇率在贬值。中国前两年在出口方面之所以能够取得超预期的、特别景气的局面,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动态清零”政策,我们前两年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比较好,特别是一直在努力保供给,产生了比较直接的效果;

第二,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其国际货币的地位,刺激强度较大,在2021年前后经济增长有超预期的反弹,所以产生了大量的需求,特别是转型到居家远程办公的过程中,在家电、家具、交通工具等产品领域衍生出了超常的需求。因此,其它国家对中国有需求,同时中国有能力供给,再加上中国实际汇率的贬值,所以就形成了配合互补的镜像关系。

然而,这个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美国通货膨胀,所以要加息以控制通胀,尽管美国现在似乎已经到了一个拐点,但其它欧洲国家的通胀还在往上冲。即便美国到了拐点,还是七点几的高通胀水平,距离2%的目标通胀值还需要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经济增速回落是基本规律,因为通胀打下来,经济增长就会回落。经济增长回落了,对中国的进口需求自然会减少。

还有一个结构性原因。中国出口的主要是货物,但欧盟已经进口了许多中国产品,需求基本饱和,所以下一阶段正常的进口本就会减少。当然,欧盟今年因为能源不足,开始从中国进口电热毯、高领毛衣等保暖产品,这可能对我们的出口有一点作用,但很有限。

总的来讲,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中国大概率会出现比较低的出口增长或者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可能也不奇怪。给定近三年我国总需求以罕见程度依赖外需支持,正在发生的外部环境变化对我们具有特殊挑战含义。

提问:文旅行业受疫情影响非常严重,再加上文旅行业通常与房地产相结合,现在房地产业下行,文旅受影响更严重,很多企业在寻求转型。文旅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是可以拉动大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我们的政策发展可能会对文旅行业有哪些帮助?

赵波:疫情期间的文旅行业确实受到很大影响。文旅企业在这段时间很艰难,失去的消费肯定也补不回来。但是放眼未来中期或中长期,我还比较有信心。不管文旅行业如何搞转型,最终还是取决于反弹之后居民收入能不能增长。在疫情期间很多企业连生存都困难,老百姓也过着很紧的日子。相信疫情回落之后能有收入的上升,不确定性消除了,大家的信心回来,消费才会有很大的提升,文旅行业才能自然恢复。

姚洋:我的建议是,文旅行业现在最好不要做转型,因为有可能亏,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护自己,别让自己消失在“黎明”之前。正如赵波老师所说,经济的自然恢复充满希望。因为按照国际上疫情防控专家的意见,不太可能再出现奥密克戎之外的变异,并且奥密克戎最后真正和普通感冒接近大概只需要再迭代三期,推算应该是到明年年中。总体判断是,我们的疫情还没结束,防控仍有必要,所以最安全的做法是不要先倒下。每一次经济下行都是一次洗牌,那些冒进的、管理不当的企业被淘汰,能够活下来的就会变得更强。

整理:白尧 | 编辑:王贤青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