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半导体 » 正文

日本宣布管控半导体出口,短期影响有限,长期看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作者:陈虎点兵 来源: 头条号 71606/08

我们看到,5月23日,日本的经济产业省正式宣布将先进芯片制造所需的23个品类的半导体设备列入出口管理的管制对象。具体实施是从7月23日开始。这个事实际上从3月份就已经提出来了。提出来之后有一个公示期,到了5月23日算是正式宣布了。公布说是半

标签:

我们看到,5月23日,日本的经济产业省正式宣布将先进芯片制造所需的23个品类的半导体设备列入出口管理的管制对象。具体实施是从7月23日开始。这个事实际上从3月份就已经提出来了。提出来之后有一个公示期,到了5月23日算是正式宣布了。

公布说是半导体制造设备,实际上这是日语的语义差别。其中包含了制造设备也包括了一批原料类的东西。大体上来说,这23个品类一共包括有3项清洗设备、11项薄膜沉淀设备、1项热处理设备、4项光刻设备、3项蚀刻设备和1项测试设备。到底都是一些什么东西,说起来太专业了,其实大家没必要深究,反正是知道和芯片制作密切相关的东西。

那么管制的方式是什么样子呢?除了24个所谓“友好国家和地区”以外,向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出口上述货物需要报日本经济产业省逐项审批。对于这一块技术含量很高的东西,我是外行,说不出更多的东西。但是我在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找了一个业内的朋友聊了聊,把我听到和理解的内容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

我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是,日本的这个出口管制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得到的回答是,短期来看影响还是很大的。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一部分,日本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基本上处于优势甚至垄断的地位。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生产半导体特别是芯片需要大量应用的设备以及原材料。

所谓“短期影响很大”,是因为这些东西一旦断供对国内的产业马上会产生影响。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造成的结果是缺货、出货延期、造成商业上订单的延误等等。这样的一些情况,虽然说短期的影响很严重,但从长远来看,也有一定的好处。

但长期看,甚至可以说是利好的消息。特别是对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可能是一个利好消息。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因为在半导体行业,需要的各种设备及原材料当中,日本管制的这一部分的东西,它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和光刻机比,技术含量要低得多。

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比较一下的话,光刻机的升级换代好比汽车发动机由普通的发动机变成增压发动机。而这些所谓的设备和原材料,好比同型汽车的不同年份的改款。所以这个技术难度显然是不一样的。

专业人士明确的告诉我,现在日本管控的这些东西差不多90%以上在我们国内都有相应的替代产品。但是因为从质量可靠性和成本效益上,目前在市场上没法跟日本产品比,所以被应用和使用的很少。

如果日本产品突然断供,那么国产替代的这部分东西必然会走进市场。而这一部分的设备和原材料,它的发展和进步是一个快速的技术更新和迭代的过程。之前因为我们这一部分的产品很少能够进入市场,换句话来说,你根本进入不了赛道,也就没有更新和迭代的机会了。

现在日本管控相当于迫使用户不得不购买国产的替代产品。国产替代产品因此可以迅速进入赛道,进入到快速技术更新迭代的过程。所以我专门问了一下,多长时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个短期究竟有多短?长期会有多长?回答是,这个时间不会很长。所谓的短期也就是一两年,所谓的长期也就是两三年。

如此看来,日本管控半导体设备的出口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长痛不如短痛的过程。

因为日本,如果没有强制性的管控措施,这些东西我们长期会依赖从日本进口。而受到美国对中国遏制政策的影响,日本这类设备的对华出口必然会有种种的限制。这是一个长痛的过程。

现在日本宣布了出口管控的措施,相当于对国内的企业提了一个醒:这部分东西,你赶紧找国产替代吧。日本的产品不能用了。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一个短痛的过程。但是短痛之后,只要供应链迅速调整,国产产品的技术更新迭代完成,那么这个痛点就不再存在了。

其实对日本的这个举措呢,我看国内有很多方面在评论说,日本的这个管控实际上造成的结果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觉得日本的举动,也就是说这个半导体设备出口的管制,与其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如说是挥刀“自宫”。因为这种的管控对中方来说,经过一两年、两三年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完成技术上补短板。这样的一个过程甚至完成产业链上断裂这样的一个情况。

换句话来说,这个对中国的影响只是一个过程,但对日本就不一样了。一旦日本的这些产品失去了中国的市场,就意味着永远的失去。那么中国市场对日本这类产品的市场占有多大的份额和比例呢?可以看到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基本上大约是20%到40%。这个市场本身是一个很小众的市场。它不像家用电器可以卖到全世界,因为真正用这些东西的都是制造业国家。所以对于日本这一部分产业来说,市场是固定的,失去了一部分市场就是彻底的失去。不存在说我丢掉了这部分市场再重新开拓其他市场的可能。

而且中国一旦在这部分的产品完成了技术更新迭代之后,还很有可能反过来吃掉日本占有的市场份额。

因为在这一类的产品实际绝大多数的国际贸易产品当中,所谓的质量、性能和售价方面是有一个平衡的。不是说质量越高性能越好卖的就越好。其实性价比这个东西还是相当敏感的。我们看到后起的出口大国,不管是当年的日本、韩国,甚至当年的德国,再早讲最初的美国,他们出口的产品都不是什么高精尖、质量过硬、可靠性好的东西。最初他们进入市场靠的都是“价廉物美”,物美排在后,价廉放在前。

按照这样的一个逻辑的话,中国的此类产品一旦技术上完成迭代升级,势必以优势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反过头来会大幅度侵蚀日本同类产品的市场。

所以日本的这个举动,让我说是属于明显的挥刀“自宫”的行为。那么这种情况,日本人清不清楚呢?我想一定是清楚的。既然明白是挥刀“自宫”,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很简单,受美国的胁迫。

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日本的行为方式,他也是给自己留了一些后手的。出口管制不是完全卡死,而是逐项审批。当然逐项审批怎么审批,流程和速度怎么样,这个决定权握在日本人的手里。所以日本的这个决定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的。

所以这个行为与其说产业的影响很大,不如说外交的、政治的影响更大。至于说日本在具体的出口管制措施执行过程当中执行到什么程度、怎么执行,这个还有待于观察。至少日本提出这个东西是在3月份,正式实施在7月份。中间有这么一段时间,这个时间空档基本上就相当于给日本的这一类产品起到一个促销的作用了。

其实所有的这些东西最终的来源是美国。无论是日本还是荷兰,根子都在美国。不过能让日本和荷兰配合到什么程度,这个东西对中国的影响会有多大,这就不是简单说的问题了,就需要等着瞧了。

我说过,美国采取的这些措施想把中国卡死是不可能的。主要的目的是要把中国的速度拖下来,给他自己向前加速跑,取得优势,创造一个时间窗口。所以在这一类的竞争和竞赛当中,最终的本质就是双方的抢时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