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在ADC江湖里,云集了多少大佬?

作者:智药局 来源: 智药局 99606/09

在生物医药界,教授/科学家被围堵不足为奇,自带光环的ADC也不例外。一反面是“投早、投硬”的投资逻辑,一方面是ADC复杂的分子设计,自带“资产”的教授/科学家自然就成为了投资人和创始人眼中的香饽饽。他们见证了技术的迭代,参与过多项临床试验,

标签: 创始人 ADC 大佬

在生物医药界,教授/科学家被围堵不足为奇,自带光环的ADC也不例外。

一反面是“投早、投硬”的投资逻辑,一方面是ADC复杂的分子设计,自带“资产”的教授/科学家自然就成为了投资人和创始人眼中的香饽饽。

他们见证了技术的迭代,参与过多项临床试验,登上*会议发表言论,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对ADC抱有热情的人追捧。

在智药局统计的中国ADC初创企业中,其创始人不是从业数十载的行业老兵,就是名校大学教授、实验室的科学家,团队阵容十分豪华。

对此,智药局盘点了中国在ADC药物领域的教授(博导)团队/科学家,排名不分先后,欢迎读者的补充和指正。

名师教授

同济大学房健民教授

房健民,加拿大Dalhousie大学生物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院长等职。

房教授在《自然生物技术》、《PNAS》、《癌症研究》和其他多种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他拥有 40 多项专利,发明的许多分子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

2008年,房教授创立了“荣昌生物”,兼任公司首席科学官,后又发明且领导研发了RC48(维地西妥单抗) ,这是我国*个进入临床试验并成功上市的抗体-药物偶联(ADC)药物。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蔚课题组

黄蔚,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

长期从事蛋白糖基化方面研究,在单克隆抗体糖基化优化、ADC药物研发、药物受体的糖基化结构与功能、细胞表面糖链标记等研究方向上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积极的成果。

研究成果在Nat. Chem. Biol.、Nat. Protocols、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论文引用数3500多次,H指数32。

黄蔚教授发展和完善了一套酶催化糖蛋白合成方法并应用于各种功能性糖蛋白的修饰改造,完成了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糖基化优化和ADC药物的优化与筛选。

2021年末,黄蔚教授创立了专注于ADC定点偶联技术的生物医药公司“糖岭生物”。

北京大学药学院刘涛课题组

刘涛,教授,北京大学药学院特聘研究员,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师从Scripps研究所的Peter Schultz教授。

今年2月,刘教授和北京大学*医院杨兴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Noncanonical amino acids as doubly bio-orthogonal handles for one-pot preparation of protein multiconjugates 的研究论文。

该工作开发了一套双功能非天然氨基酸位点特异性引入到蛋白质,进而实现蛋白质多功能修饰的平台,可以轻松获得高产量的蛋白质双偶联物和多偶联物。该技术为发展新一代的抗体药物偶联药物(ADC)及发展肿瘤诊疗一体化方案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浙江大学药学院陈枢青课题组

陈枢青,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药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药理毒理与生化药学研究所副所长。

2013年,陈枢青教授课题组与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致力于新型ADC的设计研究,*提出“X”DC的概念,其中“X”代表所有可以靶向肿瘤细胞的分子,包括抗体和其他类型的分子。

2021年,陈枢青教授与潘利强教授团队合作发表了“多价双表位抗EGFR纳米抗体-药物偶联物,用于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

研究人员将两种靶向EGFR的纳米抗体串联,再与细胞毒素定点偶联,制备得到的NDC药物表现出了优秀的内吞效率和更好的递送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劼课题组

李劼,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武汉大学雷爱文教授实验室,北京大学陈鹏教授实验室,美国scripps研究所barry sharpless教授(诺奖得主,普利斯特里奖得主)实验室和peng wu 教授实验室(15-19)接受科研训练。

研究方向包括生物无机化学,蛋白质化学,点击化学,糖化学及免疫治疗等。这些工作发表于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acs central scienc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期刊。

代表研究工作有“生物正交剪切反应”和“细胞-抗体偶联物”等,在国际上有很强的原创性。课题组目前主要研究新型adc药物,新型car-t细胞和寻找肿瘤新生抗原对应的tcr。

北京协和医学院徐兵河教授

徐兵河,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现任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GCP中心)主任。

在2021年ASCO年会上,作为主要研究者,徐兵河教授和王佳玉教授展示了维迪西妥单抗/Disitamab Vedotin(RC48-ADC)2.0mg/kg剂量治疗HER2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数据,引起学界广泛关注。

2019年SABCS大会上,徐兵河教授团队公布了RC48-ADC在乳腺中的结果一-C001 CANCER和C003 CANCER研究的汇总分析。

中山大学吴一龙教授

吴一龙,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SCI、EI、Mediline收录的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包括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癌细胞》等杂志发表的文章。

吴一龙教授是中国肺癌靶向治疗的领军人物,领衔撰写我国的肺癌诊疗指南,创立了中国的肺部肿瘤临床试验合作组织,推进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坚定贯彻肺癌的单病种多学科管理和个体化治疗措施。

大牛科学家

达石药业首席科学官王春河博士

王春河,博士生导师,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免疫学博士后,曾就职于美国礼来制药公司,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和单细胞技术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发现、筛选和改良,新型抗体化学药物偶联体(ADC)药物的构建和表征,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构建和表征。

现承担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1项、中科院重大科技先导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等课题。

2017年,王春河教授创立了ADC药物研发公司“达石药业”,并出任公司执行董事和首席科学官 ,该公司于今年1月完成1亿元B轮融资。

科伦博泰首席科学官谭向阳博士

谭向阳,博士,在工业界抗体生物制药的发现和发展领域具有超过25年的研发和管理经验。

曾任职于美国遗传研究所、惠氏、辉瑞、百健等国际知名生物制药企业,负责和参与多项临床前和临床阶段药物的开发工作,并对相关靶点科学机制,成药性评价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谭向阳博士2021年加入科伦博泰,负责创新药物研发战略制定,临床前新产品立项及开发。

普方生物首席科学官陈祝博士

陈祝,在北京大学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士学位,并获得博士学位。在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获得药理学和遗传学博士学位,随后在Rockefeller University接受了博士后培训。

陈博士曾担任*三共的全球医疗主管,负责包括datopotamab deruxtecan在内的多种化合物的医学战略和启动准备工作。

除此之外,她还曾出任包括新基(Celgene)的全球医疗主管,推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多种产品的医疗和启动活动,以及担任默克公司的多个项目的发现/早期开发主管。

百力司康首席科学官周宇虹博士

周宇虹,毕业于美国Rutgers大学,拥有遗传学博士学位,并拥有复旦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及遗传学硕士学位。

拥有十余项发明专利,在Cell、PNAS和Nature等国际前沿杂志中发表文献数篇。

周博士曾在美国卫材Morphotek、强生、罗氏、BMS任职,领导开发了众多新药项目,从初始目标验证、概念设计、可行性分析到新药申报的药物研发的所有阶段都全程指导和参与。

2017年,周博士和魏紫萍博士,联合创立了“百力司康”,周宇虹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官,两位也是 BB-1701(HER2-ADC)的发明人。

映恩生物首席科学官邱杨博士

邱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人类基因组学博士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学士。

邱博士有超过20年的跨国公司药物发现和开发经验,为超过15种候选药物的发现和临床进展以及药物批准做出了贡献,包括最近的FDA BTD Patritumab Deruxtecan (HER3-DXd)。曾担任Daiichi Sankyo的转化医学高级总监,杨森公司翻译和生物标志物研究主管,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分子研发部主任。

目前,邱博士负责映恩生物ADC药物平台及管线。从药物早期发现、转化医学及早期临床策略等方面,促进公司多个自主研发的ADC平台的开发进程,助力公司全球化开发策略。

宜联生物首席科学官蔡家强博士

蔡家强,博士,曾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进行博士后训练学习,曾任职上海翰森医药(2019-2020)和科伦药物研究院(2015-2019)负责创新研发工作。

蔡博士有近30年生物医药创新研发经验,先后领导负责过超过100个项目的新药研发工作,发表文章/专利近200件,领导完成30多个临床前候选化物的提名。

2020年,蔡家强博士与薛彤彤博士,联合创立了“宜联生物”,并担任首席科学官,该公司目前已完成7000万美元B轮融资。

百利天恒首席科学官朱义博士

朱义,博士,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曾任教于华西医科大学。

2006年,朱博士创立了创新药企“百利天恒”,任职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官,该公司于今年1月科创板上市。

朱博士领导构建了从抗体发现到 CMC 的完整抗体药物研发核心技术平台和 SEBA 双特异性抗体、GNC多特异性抗体、SHRI-ADC 药物等核心分子平台。

在朱博士的领导下,已有全球*的FIC抗体类药物:2个双抗、3个四抗、1个双抗ADC,均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新码生物首席科学官夏钢博士

夏钢,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定向进化。

夏钢博士有20年的药物研发经验。2001年加入诺华基因组学研究所,从事靶向药物高通量筛选、癌症机制研究及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开发。

2013年加入浙江医药,负责抗体偶联药物的研发,其主持的用于治疗HER2阳性恶性肿瘤的国家一类新药ARX788抗体偶联药物研发获得了国家十三五“重大药物创新”科技重大专项,在临床I期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

礼新医药早期研发副总李润生博士

李润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目前负责礼新医药的早期研发, 两年内建立了ADC平台,肿瘤免疫平台,双特异性抗体平台及抗体工程平台,已经成功将多个具有全球权益的大分子项目(包括单抗和ADC)推向了临床,未来几年会有持续的输出。

其中,李润生博士发明的 LM302(CLDN18.2-ADC)和 LM305(GPRC5D-ADC)已实现对外授权合作。此前创立了桥健生物并担任CEO,也成功实现了抗体项目转让。

多禧生物联合创始人赵永新博士

赵永新,美国芝加哥伊理诺依大学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及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博士后,从事癌症研究已20余年,是ADC领域的知名科学家。

拥有发明专利67项(已有42个授权),专业文章27篇。早年在美国孟山都(后为Pharmacia)从事药物工艺研发,随后在美国ImmunoGen公司从事12年的ADC的研究。

作为技术骨干先后参与了12家制药公司有关ADC药物的技术转让和合作项目,以及T-DM1的设计、工艺优化、临床和上市过程。

2012年,赵永新博士联合创立了ADC抗癌药物研发企业“多禧生物”,该公司目前已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启德医药创始人秦刚博士

秦刚,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德国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德国哥廷根大学/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博士。

以*或主要作者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原创高引科学研究论文,作为核心发明人已申请国际、国内专利60余项,其中多项已在医药主流市场国家地区全部获批。

2013年,秦博士创立了ADC代表企业“启德医药”,该公司目前已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乐普生物CEO胡朝红博士

胡朝红,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师从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先生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生物化学系的美国科学院院士 Dr. Earl Davie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胡博士在美国生物制药行业积累了近二十年的研发经验,尤其在疫苗, 单抗和抗体药物偶联物领域。

先后在GSK和Seagen担任部门总监,领导和管理研发项目和团队。在Seagen工作期间,作为核心人员参与了目前在全球市场销售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etris 的开发、临床研究和上市生产申报。

2014年,胡博士创办了美雅珂(后被乐普生物收购),致力于抗体药物偶联物的研发,她也是乐普生物/康诺亚靶向CLDN18.2 ADC药物——CMG901的发明人之一。

临床医生

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

江泽飞,毕业于*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就HER2阳性低表达乳腺癌领域,江泽飞教授牵头了乐普生物 MRG002 Ⅱ期研究,初步显示了疗效和安全性。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

郭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肾癌黑色素瘤内科主任。

长期致力于黑色素瘤、肾癌、前列腺癌等的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工作,牵头的58项多中心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的免疫治疗、ADC治疗、靶向治疗。

在郭军教授的领导下,维迪西妥单抗尿路上皮癌适应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全球*个HER2靶向治疗尿路上皮癌的ADC药物。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

盛锡楠,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副主任,兼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肾癌、膀胱癌等泌尿肿瘤以及恶性黑色素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与转化研究,特别是晚期肾癌、尿路上皮癌以及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2023年ASCO大会上,盛锡楠教授与郭军教授团队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者发起的RC48-C014研究进行了最新数据的更新报道,这是一项应用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Ib/II期临床研究,有望为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提供一线ADC联合免疫治疗新选择。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

李进,教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攻读并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后赴美国耶鲁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美国科学院院士Alan Garen教授从事肿瘤基因和生物治疗的研究工作。

李进教授为科伦药业靶向Trop-2 ADC 药物 SKB264 国际多中心Ⅰ/Ⅱ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

李进教授作为主PI,还牵头了乐普生物的新型抗HER2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MRG002 在实体瘤领域的探索研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

王树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癌单病种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

参与了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疗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乳腺癌诊疗指南、国家卫健委乳腺癌合理用药指南、中国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专家共识等多项指南或共识的编写。作为主要研究者主持了多项一、二及三期的临床研究。

2019年,王树森教授团队在SABC会上公布了关于百奥泰 BAT8001的一项Ⅰ期研究结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

徐瑞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 、所长,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及抗癌药物研究,在消化道肿瘤的转移与转归、化疗药物耐受及其机制和优化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国际*的创新性成果,所治疗病患的5年生存率可达国际*水平。

徐瑞华教授牵头了乐普生物靶向 EGFR 新型ADC药物 MRG003的Ⅰ期临床研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

张力,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赴法国巴黎Institut Gustave Roussy肿瘤中心、美国Fox Chase肿瘤中心、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进修。

专注于肺癌和鼻咽癌等实体瘤的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晚期癌症的姑息治疗等领域的研究。

发表SCI论文4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主编及参与编写肿瘤专业的专著9本。

在今年ASCO年会上,作为主要研究者,张力教授汇报了百利天恒 BL-B01D1 首项人体 I 期临床研究结果,该药物是我国* first-in-class EGFRxHER3 双特异性 ADC 药物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

胡夕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肿瘤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擅长乳腺癌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试验研究。

1988年于苏州医学院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于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得肿瘤学硕士学位,2001年于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经在美国Rochester的Mayo Clinic参加临床试验培训,主要致力于肿瘤化疗,尤其是乳腺癌内科治疗的研究。

胡夕春教授牵头了科伦博泰的 A166(HER2-ADC)乳腺癌关键Ⅱ期临床研究进展,首例入组患者于2021年10月13日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顺利完成首次给药。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

张剑,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肿瘤内科主任医师、CSCO乳腺癌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副主委。

*/共一/通讯发表SCI论文50余篇(Lancet Oncol、Ann Oncol、Nat Commun、Clin Cancer Res、J Hematol Oncol等),承担近20项科研课题,执笔6个专家共识。

去年5月,张剑教授(*作者)和胡夕春教授(通讯作者)团队于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临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影响因子IF=12.531)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PhaseⅠTrial of a Novel Anti-HER2 Antibody-drug Conjugate, ARX788, for the Treatment of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的研究报告,探讨了 ARX788 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全性、药物代谢动力学和抗肿瘤活性。

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

殷咏梅,临床医学博士,江苏省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临床肿瘤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江苏省肿瘤学会化疗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肿瘤生物诊断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先后发表论文共二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江苏省自然基金一项,江苏省教委自然基金一项。主编专著3部,获省厅级科技成果一次。

2021年,殷咏梅教授团队作为TAA013Ⅰ期临床研究的PI,在CSCO会议上就TAA013作用机制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享,该药物是由东曜药业自主研发的靶向HER2 ADC药物。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

王晓稼,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助理、乳腺内科主任,浙江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乳腺癌、消化道肿瘤、肺癌、骨肉瘤以及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与生物治疗;在乳腺肿瘤预防及乳腺癌内科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与独到的见解。

作为PI负责20余项国际与国内多中心新药临床研究,主持卫生部子课题、省自然基金、省科技厅、省卫生厅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等课题各一项,主持申请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两项,发表论文80余篇,参与多部著作编写。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国红教授

宋国红,乳腺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

多年从事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工作,尤其对于乳腺癌术后及复发转移乳腺癌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相关科研理论知识,主要擅长以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为基础的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