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疫情影响基本结束,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成为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今天主要观察三个问题。
壹 | 二元结构之困
第一个问题是宏观经济走势。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5%。针对该数据,各方持不同意见,我比较看重资金流向,能够看出一个问题: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资金在长线和短线上有一个明显的差别,短线偏乐观,长线偏悲观。先说短线。前一段时间《南华早报》发表观点,国际资金正在以近五年最快的速度抢购中国股票。2022年11月开始,外部资金进入中国股市的步伐开始加快。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和当初人们的预期有一定差距,股市表现不是特别理想。对今年短线,我个人仍持乐观的态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5%,人们感觉实际情况更差,我认为实际可能好于数据。很多人感觉反弹乏力,实际增长要略低于4.5%。不过总体来看,由于2022年的基数过低,最终还是会有理想的增幅。只看短线,2023年整体增长甚至有可能超过6%。不过长线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到目前为止,长线资金表现出犹豫和担忧,这主要体现在风投市场。风投市场美元占比达到70%,整体表现并不坚定。曾有媒体采访某机构合伙人,往年都要多次前往美国募集资金,不过2022年一次也没去,倒不是因为疫情,而是美国投资人拒绝会面。多位美元基金投资人表示,虽然还在中国开展业务,但也普遍是最后一期。因此我的观点是,短线和长线之间或存在明显差距,从人们身边的消费实际也能看出端倪。年初调整疫情管控政策,有朋友提问如何预判全年消费情况,我判断主要有三大趋势:首先生活必需品会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其次即时享受类服务会出现报复性反弹,最后耐用消费品需求或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眼下看来,实际情况与我的预判基本一致。春节期间各种消费场景恢复,尤其以旅游行业复苏最为明显。去年冬天我在海南生活,明显感觉到不同。只是过了那段时间,热度开始逐渐消退。如今有人提出通缩问题,我认为千万不能小看,尤其是债务问题必须重视。人们一直在谈论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本质就是泡沫破裂,人们普遍背负债务,最终消费低迷。就相关话题,不少人发表大量观点,我认为主要有三点:首先这段时间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其次物价整体处于低迷状态,最后老百姓手里没钱,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某种意义上,现实反映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是否被称为通缩是另外一回事。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什么?为什么钱那么多,老百姓手里没钱?为什么经济增长数字那么好,但是就业情况又那么差?我觉得关键就在“二元结构”,一边叫做国计,一边叫做民生。国计部分包括重要资源、基础设施、高科技、军事工业、政府融资平台,以及被“卡脖子”的先进的制造业等,涉及国企和头部民营企业,成为资源配置的重点。民生部分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集中大部分民企和中小企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中间这道虚线,可能正在移动。按照占有资源情况判断,虚线正在向下移动;按照涵盖人口和劳动力情况判断,虚线正在向上移动。换言之,国计部分能够覆盖的人口和劳动力越来越少,可是占有的资源却越来越多;民生部分涵盖越来越多的人口和劳动力,可是拥有资源却越来越少。从“二元结构”中,我们能看到当前中国社会的问题,很难用某一个词语完整概括。下半部分显示,它就是通缩,可是上半部分货币供应十分充足;还有人以冷热区分,可是看上面就是热,下面就是冷。因此我们观察变化趋势,就是二元结构逐步成型,这解释了人们很多的困惑。大量的钱循环在上半部分,并没有流动到下半部分。2023年第一季度社会融资14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比超过70%,政府债券占用12.6%,M2增速很快,货币供应充足。不过资金一直在上半部分运转,没到下半部分,这就是问题所在。无法实现全身循环,最后上半身也很难继续循环。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第一,现在我们生活当中能够感受的通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缩,用经济学讨论通缩的方式讨论行不通;第二,加大货币的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方式,无法治理通缩。中国再加大货币供应量,绝大多数也只是在上半身循环。第三,如果人们一味讲通缩,可能会忽略通胀的危险。大量货币可能积聚在上半身,出现了问题就可能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因此说今年短期比较好,是因为去年情况差,应当存在理想的反弹;说长期比较悲观,因为现在我们有这样的症结,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解决不了问题。
贰 | “大拆解”的挑战
第二个大问题,我们可能要经历一个并不短暂的经济收缩期。我不太愿意用“通缩”“衰退”这样的词,因为没法概括二元结构的两个部分,需要用一个比较模糊的词,我将其称为“经济收缩期”。在今后的若干年当中,我们会面临着一个时间不短的经济收缩期,为什么会这样?有几个理由:第一个理由,中国大规模集中消费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可以回想,改革开放前后社会走过四个阶段:改革前是匮乏阶段,那时候什么都缺,缺吃缺穿;改革之后,我们经历基本生活补课阶段;然后进入经济增长时期,以“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为主的阶段,这“三大件”促进中国经济的又一轮发展;到九十年代末开始房改、医改、教改的“三座大山”。如今,房子、车子的量已经不小,意味着大规模集中消费推动的增长已经结束。我们经常说中国是一个“赶超型国家”,人家用100年时间走完的路,我们可能用30年时间走完。走完了之后,咱还能不能再走出一个高潮?房子、汽车之后的高潮是什么?刚跑完100米,又跑一个100米;还没喘气,又跑100米……这至少意味着两点:第一,过去每一个阶段都有鹤立鸡群的主导产业,如今可能没有了。不是今后没有主导产业,而是没有“鹤立鸡群”效应;再者企业只要跟上风口就能挣钱的时代没有了。第二,人们思路要有一次转变。人们始终认为,中国人不爱花钱,爱储蓄,需要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这样的思路一定要转变。过去,我们用一年的收入买一台彩电;后来,用一年的收入交电话初装费;再后来,用一年收入的几十倍来买房子,一直在消费。在80年代,财政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这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很快,推动了后来的消费;后来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快于经济增长,如果我们能够用增长的财政收入优化社会保障,下一步就能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进入常规性消费的阶段。可问题是钱拿走了,社会保障有欠缺,使得我们之后的阶段可能就要面对更多困难。再看国际形势,目前日益严峻。按照客观规律,一个国家的发展,对外不打仗,对内不斗争,30年时间能够进入理想状态,随后要遇到“天花板”,我认为现在就是这个时候。2022年4月,我提出“大拆解”的理念,这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的概念,是一个重新的拆解和重组的过程。“拆解”的主线有三条:首先是能源依赖的拆解基本完成。俄乌战争之初,各方认为欧洲无法摆脱石油和天然气依赖,眼下欧洲经济还不错,可见“不依赖”的神话已经被打破;其次是产业链的“拆解”,目前在众多环节都有体现;最后是科技依赖,目前仍然在快速推进。与中国利益有关的是产业链的拆解。我一直在关注“临界点”问题:有没有产业链转移、企业外迁的临界点?如果有,现在到临界点了吗?针对临界点,我认为有客观和主观两个表现,我们举例说明:客观方面,以组装打火机为例,如果生产一个打火机需要25个零件,原本企业可以在半小时车程内,以低成本采购所有的配件;如今要搬迁,半小时车程内只能找到5个配件,采购其它配件需要支付更高成本,而且难度很大,这就是在临界点之前;如果半小时车程内能买到20个配件,属地能够提供理想政策环境,进而覆盖成本,这就是客观上到了临界点。至于主观,就是企业之间存在的普遍认知,尤其中小企业,人云亦云形成一种氛围。能源依赖已经过了临界点,现在考虑产业链的情况。我们一定要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最近一段时间,每一个重要企业搬迁,都是一次压力测试。一些外企口气越来越硬,因为发现一离开中国就活不了的情况不存在。“大拆解”的过程中,不同国家面临问题不一样:西方国家会面临供给问题,中国会面临需求问题。一位瑞士信贷分析师曾言,未来很多产品需要自己生产,这是西方面临的供给问题;相反中国为全世界生产产品,如今这种情况有所转变。此外,疫情的“疤痕效应”不能忽略。这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概念,认为负面影响不会很快消失,而是像疤痕一样存在很长时间。最近有不少网友分享表示,生活习惯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有些人正在反思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过去是不会这样想的。之前提到日本“失去的30年”,正是人们的心理在变化,为了还债尽可能减少消费,从而推动社会进入低欲望状态。从这些方面来看,未来我们可能要面对并不短暂的经济收缩周期。
叁 | 慢车道上紧运行
接下来我们关注下“潜力”。中国的快速增长阶段没有结束,就看我们能不能激发这个“潜力”,这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中国工业化进程并未完全完成。我的一名学生去德国考察,他以德国门窗的使用感受说明,在工业产品生产制造方面,我们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二,城市化进程并未完全完成。目前,共计2.9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却未融入城市,这不是朝夕可成。我认为,至少需要三代人的时间,第一代人到城市来打工,第二代人努力拉近与城市的距离,第三代人通过学习成为白领融入城市,这需要很长时间。 第三,全球化过程并未完全完成。“一带一路”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众多国际化重大工程可以落实推进,其中有很大空间。第四,地区之间差异仍然明显。珠三角、长三角发展迅速,不过东北、西北、华北等众多地区仍需要加快脚步。第五, 居民消费升级转型还在继续。这是新一代消费市场的重要因素,应当重点关注。目前,我们正面临两个非常重要的转型:一个是城市以房子为中心向后置业时代转型,一个是农村从解决温饱问题向购买耐用消费品阶段转型。一旦成功,两个转型都将释放新的需求。如果成功,中国经济将会进入新的阶段,为未来十到二十年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如果不成功,中国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当然,我们手上的牌很不错,关键要看我们能否在国际国内两方面创造有利的转型条件。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科技革命的力量。2021年2月1日,《经济学人·商论》一月刊发封面文章,题目是《对下一个十年保持乐观的三个理由》。文章认为,杰出的科研突破、技术投资激增以及疫情期间数字技术的加速普及,共同燃起了人类对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进步新时代将至”的希望,强调的正是技术革命的力量。现在有个提法叫“神奇100天”:从2022年11月30日到2023年3月7日的100天时间里,世界上取得了三大科技的巨大进展——一是ChatGPT的上线,第二是核聚变,第三是温室超导。所以很多人在期待,是不是现在已经处在技术革命的前夜?还有一个说法认为,从历史上看,凡是重大疫情之后,都会有一次大繁荣。西班牙大流感后整个世界死亡人数约4000万,当时整个世界人口只有17亿,感染大约10亿,经济损失非常大。因此有人说,太多人感染,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随后经济平稳发展一段时间。 我认为这些解释不充分。从时间上看,西班牙大流感之后,确实有一次非常明显的经济繁荣,可能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重新回到和平的环境,士兵也从前线回来了进入工厂,战时生产能力也转向民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在19世纪末,科技革命当中所形成的潜力到这时候才真正地发挥出来。前一段西方普遍出现通货膨胀,然后美联储暴力加息,幅度之大,动作之猛以前少有。不过我们可以注意一个现象,美联储这么大幅度的加息,有没有听到有多少企业接受不了宣布破产?除了与加息密切相关的硅谷银行等少数企业之外,比较少,说明美国企业的质量很好。然后等利息降下来,附加科技成果的力量显现,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当前,中国高度融入世界,如果有科技革命的进展,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机会。作为企业,要研究新阶段的居民消费特征。“三大件”和“三座大山”时期有鹤立鸡群的主导产业,但现在不复存在,过去集中的大规模、单一的消费时代过去了,将来主要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甚至是弹性很强的消费,原来消费占很大比重的是刚性消费。未来消费的特征可能完全不一样了。作为企业来说,要努力辨认消费者真正需要满足的需求是什么。在新的阶段,需要辨认新的需求,老百姓真正需要满足的需求。至少这几方面的需求很明显:第一,最迫切的民生需要;第二,改善性需求或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第三,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新的发展思路,让居民更多分享发展成果,稳定预期,创造消费场景,变拉动需求为推动需求。即便如此,也要看到未来的市场中,产品越来越个性化,而且变化莫测。过去那种大规模生产,而且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生产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在经济收缩期,我们还要记住:慢车道上紧运行,这是我2020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下面的五个因素会更进一步加剧这种紧运行。第一,中国放开慢了一步,外部面临严峻的形势与竞争,特别是印度和东南亚及墨西哥在疫情中的崛起。第二,在2022年中美之间以美元计价的GDP差距进一步扩大,而这些年我们心心念念的就是赶上。第三,由于疫情及地缘政治的变化的影响,外资撤出,产业链向外转移。第四,政府与企业债务。第五,老百姓失业严重,收入下降,预期变差。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发生的就是紧运行。紧运行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高指标、强启动,就是权力更多介入经济活动。而结果,可能就是新一轮大发展。我认为今年的经济恢复期,不必强行追求高指标,而是恢复元气,补上短板。三年的疫情,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对人们的生活,都是一次重创,因此关键是要进入休整期。我担心走向另一个极端,会不会要抢回“失去的三年”,刺激经济的力度上大大增加,导致新一轮经济过热、通胀走高、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许多事情需要返璞归真,经济的发展更是要立基于民生的坚实基础之上。END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三点看法
作者:睿智若水666 来源: 头条号 128406/10
目前,新冠疫情影响基本结束,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成为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今天主要观察三个问题。壹 | 二元结构之困第一个问题是宏观经济走势。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5%。针对该数据,各方持不同意见,我比较看重资金流向,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