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6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陆家嘴论坛问道金融“向实”“向新”“向开放”》的报道。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金融高端对话平台,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于6月8日至9日举行。这是全国两会期间宣布国家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首次同时在公开平台集体发声,被寄予众多期待。自2008年首次举办以来,陆家嘴论坛已走过十五载岁月。十五年来,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和引领者,陆家嘴论坛不断强化“金融向实”的初心,提升服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信心,传递中国坚持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也诞生了众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金融担当:坚定服务实体经济“初心”今年前4个月,央行上海总部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资金近500亿元,同比增长43%;4月上海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57%,同比下降16个基点,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一系列数据透露出强烈的服务实体经济信号。15岁的陆家嘴论坛,每一届都围绕当下的热点问题展开思想交锋和观点激荡。本届论坛前夕,如何夯实金融发展基础、为实体经济提供坚定支持,成为从监管层到金融从业者共同聚焦的话题。“保险+期货”,对于很多人都是专业陌生的词汇,但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却是很多胶农耳熟能详的增收路径。“每年割胶开始后,常会打开手机看看上海的期货市场行情。”当地胶农张华告诉记者。胶农之所以关注上海价格,是“上海胶”越来越成为全球市场风向标。从2007年开始,上海期货交易所在主要橡胶产区开展橡胶“保险+期货”项目,上海金融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帮助产业链上各环节管理风险的作用发挥越来越深入人心。除了上海胶,上海油、上海金、上海铜等众多上海价格亦如是。“上海价格”的故事也仅是上海金融市场坚定服务实体经济的缩影。据悉,今年一季度,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产业链“链主”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提供超160亿元供应链项下贷款支持,支持战略新兴、高端制造等重点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固链”,为产业链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长周小全说:“共建普惠金融生态圈,持续深挖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核心平台,上海金融业以‘圈链融合’的模式,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底色:金融为科创插上“翅膀”6月5日,科创50ETF期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科创板上市的第一个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科创50ETF期权有助于进一步引导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影响力。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528家,总市值6.73万亿元,IPO募资合计8223.62亿元,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集聚示范效应日益显著,促进了资本市场结构和生态的深刻变化。“2022年新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九成。目前,A股市场上高科技行业市值占比由2017年初的约20%增长至近40%。”上海证监局副局长王登勇表示,科创板“硬科技”的定位得到彰显,比如在集成电路行业已形成了近90家上市公司组成的产业集群。打通上市融资的“最后一公里”是科创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一步,支持“最先一公里”也为发展初期的科创企业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私募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投科技’,在促进企业资本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王登勇介绍,注册制改革以来,近九成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和六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过私募基金支持,精准支持计算机、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重点科技创新领域。随着“科技履约贷”“科创助力贷”等科技专属信贷产品持续完善,形成了专利许可收益质押融资模式、科创企业专属评级授信模型等创新成果。截至2022年末,上海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52%。今年陆家嘴论坛首次增设“科创金融工作室”,围绕“注册制与科创企业直接融资机制创新”“知识产权金融畅通科技创新新路径”“风险投资助力初创企业加速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制度开放:打造高水平开放“试验田”稳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宗商品本身就是国际化的。”资深期货专家张宜生认为,随着2018年原油期货率先引入境外交易者,国际铜、20号胶等一批上海金融产品对外开放,逐渐在国际金融市场发出“上海声音”,输出“上海标准”。目前,一大批外资机构常态化参与上海金融市场。5月30日,全球首单人民币“玉兰债”在上海清算所成功登记。“玉兰债”,由上海清算所与欧洲清算银行合作推出,以上海市花命名,是通过金融基础设施跨境互联互通、服务中资发行人面向国际市场发债的创新业务。相比欧元、美元“玉兰债”,人民币“玉兰债”为国际投资者提供除债券通等方式外的人民币投资新渠道。类似的创新每年都在上海先行先试,吸引着外资机构近悦远来。目前,上海外资银行保险法人机构超50家,外资保险代表处超70家;上海率先推进人身保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全国5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均落户上海……2013年以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相继挂牌成立。10年来,上海在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3.0版,上海在金融制度型开放方面将再上新台阶,面向全球的国际再保险交易市场(简称再保险“国际板”)即将开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副主任张忠宁表示,要紧抓全球承保能力“再布局”窗口期机遇,确立以再保险“国际板”为核心的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战略架构,即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国际再保险功能区”;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准则,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再保险“国际板”规则体系;将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与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紧密结合,构建与国内外营商环境相适应的再保险功能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3.0版建设要重点关注“新要素、新领域、新功能”。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需要数据的跨境流动和开放,且金融数据跨境也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方面需要先行一步,将跨境流动试点范围由临港扩大到浦东,在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型开放方面先行先试。”屠光绍说。
陆家嘴论坛问道金融“向实”“向新”“向开放”
作者:新华社 来源: 头条号 94406/11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6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陆家嘴论坛问道金融“向实”“向新”“向开放”》的报道。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金融高端对话平台,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于6月8日至9日举行。这是全国两会期间宣布国家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后,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