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天天都是618,我的钱包撑不住了

作者:江风 来源: 阑夕 274506/13

从守夜抢“0点”,到守在八点档抢开门红;从抢秒杀、抢优惠,变成付定金,定闹钟付尾款,要小心错过付款时间后定金不退;甚至想买的东西几秒内断货……关于618的大众印象,已经发生偏移。这场本该代表着便宜、实惠的年中大促,开始变成玩法多样、斗智斗勇

标签: 电商 实惠 价值感

从守夜抢“0点”,到守在八点档抢开门红;从抢秒杀、抢优惠,变成付定金,定闹钟付尾款,要小心错过付款时间后定金不退;甚至想买的东西几秒内断货……关于618的大众印象,已经发生偏移。

这场本该代表着便宜、实惠的年中大促,开始变成玩法多样、斗智斗勇的消费“考试”。鲍德里亚对于“消费社会”的解构,维系在消费者个体消费商品时,并不以实际产品功能与自身需要出发,而是被“消费符号”绑架。

甚至从某种意义而言,618所代表,已经成为一种消费符号。是否一定要在618期间“剁手”?这个命题,被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

如果买不到便宜,618还有什么意义?

01 便宜,才是实惠的硬道理

抛开便捷、多元的电商行业成熟后涌现的定义。大众对于电商消费的初心,一定落脚在便宜、实惠上。在电商浪潮开始涌现的前二十年,一个核心的认知就是便宜。甚至在直播电商掀波澜的当下,围绕的关键词依旧是便宜、实惠。

可以这样说,电商与中国社会的缘起,正是人们需要更实惠、便捷的方式,触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也正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618都是人们愿意付诸消费行动的大促节点。在电商平台GMV轮番上阵的年代里,平台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默契:在618这一节点,大家更愿意购买家电数码类“大件”产品,这又与其他大促天然有了区分。

严格来说,618为代表的电商大促,本身就是被剥离提炼的消费符号。在裹挟着大众陷入某种“消费盲从”。在这个时间节点,买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反而是消费这个动作十分重要——以实际的物质消耗,应和着蒸腾上升的经济周期,和大众进取的消费升级。

必须承认,正在经济周期迭代过程中的当下,即使消费已经回暖,但也已不是盲从的逻辑。相反,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是人们理性的回归。消费意愿变化的同时,历经十余年电商大促的轮番轰炸,大众对于电商大促的营销玩法与噱头,都已经有了相当的抗性。

尤其是各种节点被巧立名目创立的大促,往往代表着繁复的活动、需要辛苦计算的价格和不一定能够买到的不确定。人们开始审视各类大促甚至电商本身,开始思考自己消费的初始目的。

这种审视,蔓延到了对于电商平台商业模式上。当作为基本功能的撮合功能被用户开始怀疑时,我们似乎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什么才是更符合当下大众消费需要的“618”,或者说,每天都可以是618?

在国内电商行业发展的历程里,有一个平台始终与实惠、便宜绑定,并且改变了更广泛人群的消费习惯,让更多在PC时代无法享受电商红利的群体,在移动互联网获得消费平权。

关于“618”问题的解法,或许就藏在拼多多里。

02 天天都可以是618

作为电脑DIY爱好者,笔者往年的*乐趣之一,便是在618大促期间“攒机”配置电脑。而618需要做的“消费”功课,是在不同主流电视平台的活动对比中,花费大量精力在计算定金、尾款时间中。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有配件超过7天无理由退换的时效,还需要计算不同商家的发货时间甚至物流时间。

618,成了“渡劫日”。攒机本身的乐趣被消弭,反而成为变相的负担。像是一种被“绑架”的消费体验,其实并不愉快。从主体活动中延伸出的所谓开门红,更像是把消费者作为个体的真实需要异化,消融在了平台与商家各类数据战报里,成为这场大促狂欢成果中的组成部分。

消费的意愿,在不断计算中消散,尤其是大部分配件并未有实际实惠的情况下,最终笔者选择了放弃。

以显卡、主板、CPU等核心电脑配件为例,在什么值得买一类的导购网站中,单价活动优惠*的推荐,大部分都指向了拼多多。就比价的结果来看,普遍低于竞品,即使是某品牌旗舰店的统一定价,也同样如此。

不得不说的是,在开门红活动期间,对于拼多多的618实在“没什么”印象。的确,活动页面与此前的各类活动风格都极为类似,活动方式也简单粗暴——延续着百亿补贴的方式,主打一个真诚。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拼多多的618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这场电商行业的大促也是大考,对于每天都在办618活动的拼多多而言,并无任何特殊之处。

与之对应的,是社媒平台与导购平台上,许多人喊着百亿补贴YYDS、拼多多真香的口号。这又让电商开始回归最本质的初识面孔:便宜。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数码家电消费季”活动,在已有的百亿补贴基础上,又加大补贴力度,对手机、平板、冰箱、空调等数码家电全品类进行额外补贴。

投入的额度,不仅是在单次高打高举,更是在多个品类、品牌的多次“补给”。公开数据显示,拼多多在“数码家电消费季”活动首批投入10亿补贴后,又先后启动五一超级加补”、“电脑超级加补”和“家电超级加补”等不同活动,且在开门红期间又投入了50亿。

天天都是618,不再是设想和呼吁,而是切实走入现实生活的商业实践。参与活动的多为品牌旗舰店,正品和发票的保障,摆脱了此前部分群体对电商的不信任感。

性价比,也由此成为消费行为中可以贯穿的形容词。尤其是发现拼多多并不存在预售,下单即发货,让消费意愿再度涌动,不用在焦急等待计算不同平台差异玩法。而在订单纷纷显示已发货的同时,一种此前较为严重的精神内耗,开始被治愈。

显然,大众用户的消费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之外,是消费主题群体以理性为主题的消费逻辑,已经完成了此前消费冲动的克服,并且开始脱离消费符号的裹挟。

这对于电商平台提出的需要,不再是各类刺激性、趣味性的营销玩法,而是又回归质朴的优促销逻辑,回归便宜与性价比。理性消费的前提之下,电商消费又不再是此前一锤子买卖追逐瞬时峰值的数字游戏,更需要可持续地供给,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消费需求,尊重用户的消费需要,而非预售、尾款等变向的数字游戏。

03 消费的价值感,如何回归本质

消费的价值感,正在回归。

从下沉市场起家的拼多多,本身便是许多用户接触电商、网购的*站。也由此在拼多多上,看到了在线下有限物理空间中无法展示的世界之大,看到了有如此多可以挑选的的消费品,看到了信息相对透明、如此充盈且价格价格低廉动人的生活补全方式。

在数码家电类目之外,拼多多百亿补贴的活动本身,也在成为不同群体的618,在时刻上演。以“晚8点·加倍补” 活动为例,消费者只需在每天20点访问百亿补贴频道,即可享受到拼多多对于牛奶、鸡蛋、抽纸、洗护用品等上百个民生物资品类的超大额补贴。

电商带来的消费普惠,在民生产品中愈发明显。米袋子、菜篮子这些更家长里短的民生需要,商品补贴比例在3成到5成。便宜,实惠,消费体验,仿佛是20年前*批接触电商消费的群体,所发出的感慨。

回归的价值感,不仅是大众层面对于电商消费本身的认知,更值得关心的是品牌商品的普惠。

品牌的 “祛魅”,由此展开。大牌并不意味着高高在上,也不意味着没有性价比。上述消费季活动的补贴活动,是拼多多作为平台实用在品牌商身上的补贴,为消费者带来的,是各类品牌商家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优惠基础上的多重降价普惠。

电商平台的价值,也同步得到跃迁。从单纯的撮合、履约,变成链接品牌与消费者供需双端的桥梁。不只是成交转化的渠道,更是品牌撇去大促“符号”,回归消费价值感的入口。

而在拼多多的百亿补贴里,消费者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进一步被尊重。价格“击穿”全网低价的同时,物流、售后服务体系的升级,又从权益保障维度,让消费者能过在认清自己消费需要的过程中,保持着良好的消费体验。

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消费行为声量*的主力消费群体,还是更广泛维度的大众群体,都在百亿补贴进行着消费理念的更新。

由此可见,天天都是618的拼多多,将618是否要剁手、是否有意义的问题与消费解耦。以普通人向美好生活再迈一步阶梯的身份,再度回归消费原有的价值中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