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汇成细流,细流汇成江河。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前日,任正非的一篇内部文章传出,“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当真把寒意传遍了市场内外。昨日,沪深两市超过4400只个股下跌,消费电子、半导体板块领跌。不是任老爷子一字千钧,而是大家心中本来就凉着一半,经不起秋风再吹。今年上半年,就曾有一位工厂主对着我们剖析现状,这样说道:
制造业不比以往,过去几万块就能开工办厂,现在动辄上千万。门槛高,总要有钱人来做。问题是,人家愿意吗?富一代被骂成资本家,人人喊打,心灰意懒。富二代含着金汤匙长大,嫌弃制造业傻大黑粗,没耐心做。听到最后这一问,再想想疫情与经济,小巴无言以对。此后,每去一家企业,我们都会问几个关于前景和信心的问题。不为写稿,只盼他们的答案,能替我们回答当初那一问。下半年起,我们走访了一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少有些令人意外的是,他们普遍抱有坚定的乐观,不是那种面对困境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是实实在在的乐观。在寒气传遍市场之时,我想我们也应该把这份乐观传递给每个人。调研启程前,正值乔羽老先生辞世,从那时起,便有“一条大河”的意象在小巴心中流淌。就让我们以这条大河来讲述今天的故事——始于涓滴,汇聚细流,终成江河。
那么,未来中国制造业还能靠谁?
一、涓滴
1986年,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发现,德国强悍的出口贸易并非归功于那些大公司,而是得益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小企业,被西蒙称为“隐形冠军”。在中国同样如此,中小企业贡献了“五六七八九”(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中国经济的涓滴之水。其中佼佼者,当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为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由各级工信部门评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前三批共计4762家,第四批在今年8月中旬公示,又有4357家。所谓“专”,就是专业化发展;所谓“精”,就是精细化管理;所谓“特”,就是独特优势;所谓“新”,就是创新能力。90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就是中国的(准)隐形冠军。
这些企业如何看待未来呢?根据我们的走访感受,他们的普遍心态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可为之事,大概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1.用科技实现替代这是最常见的。过去一些工业产品的核心原材料、零部件由国外厂商垄断,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卡脖子”,经过无数“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努力,终于实现进口替代,甚至挤出了外企。例如,一些超大型的工程机械,需要大扭矩行走减速机,此前,全球只有一家德国厂商生产。但是德国产品价格极高,交货周期长达8个月,把工程领域的“中国速度”硬生生拖成“德国速度”。湖南省科技厅将此列为科技重大专项,最终由株洲齿轮“揭榜挂帅”,攻克难题,生产出了国内首台(套)2000千牛米行走减速机。又如,生产液晶面板所需的ITO靶材,被《科技日报》列为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我国年消耗量上千吨,却有一半左右依赖进口,越是高端产品越需要进口靶材。2019年以来,火炬安泰的靶材逐步进入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中电熊猫四大面板厂家并实现量产。在京东方位于重庆的一家工厂,甚至全面取代了日本进口靶材。
株洲齿轮主营动力传动系统总成,火炬安泰专攻靶材,都不是直面消费者的产品,自然也不被公众熟知。但汽车产业、液晶面板产业,都是千亿级乃至万亿级的市场。它们一旦被下游厂商认可“质量等同于进口产品”,接着就是迅速替代,业绩翻番。蛋糕无限大,只看你有没有本事吃下。
2.用科技节能环保自国家领导人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环保与节能成为了新的风向。而今年夏天的极端高温与缺电限电,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节能环保的紧迫。如何实现?不是靠去工业化,而是靠更先进的工业化。例如,很多企事业单位都要配备数据中心(机房),这是一个耗能大户。据测算,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约等于两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占当年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7%。国家在2017年发布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2021年发布了《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很多自建的小机房,在能效方面都不达标。一家名为德塔森特的“小巨人”企业,瞄准这一市场,推出了微型数据机房一体机。比家用冰箱略大(可以扩展为二联机乃至十联机),内置空调、UPS、防火设备,PUE值(电力使用效率)≤1.2,比传统机房节能50%,节省空间60%以上。
这家企业伴随数据中心国家标准而生,至今不过五年,产品已迭代8次,但市场推广只能说刚刚起步。2018年销售额几千万元,2019年破亿,2020年两亿多,2021年三亿多。还有多少高能耗机房有待改造?这又是一个不可限量的市场。推而广之,还有多少生产、生活场景,有待更高效、更低碳、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3.用科技保障安全与节能环保类似,生产场景也需要更安全的改造方案。几年前的纪录片《美国工厂》里,美国工人就曾吐槽中国工厂存在许多不规范、不安全的生产操作。言外之意,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来源于此。想想那些断指的工人、那些罹患矽肺病的工人,我们确实很难开口反驳。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从高端到低端,有着最为丰富的工业场景。种种生产流程,都值得改造一遍。“小巨人”企业纬诚科技就在做其中一件事。他们为车间里的机械设备提供安全围栏,在物理网格的基础上增加人脸识别,安全帽、手套、口罩识别和安全光栅等装置,保护设备与操作人员。
目前,我们主要走访了以上三类企业,但理论上并不止这三类。至少还应该有“用科技实现从无到有、从0到1”“用科技卡对手的脖子”等等。也许是我们没看到,也许它们还在未来。总之,不必计较于低端产业流向东南亚,向上看,有太多值得做的事。
二.细流很多专精特新“小巨人”,都依托于当地的产业集群,又带动着当地的产业集群。例如宁波有数家生产模具的小巨人,株洲有数家轨道交通相关的小巨人,珠三角有数家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小巨人。一涓一滴,汇成细流。和企业一样,这些城市也是参差多态,以各不相同的面貌展现出整体的韧性。我们试举几例:
1.合肥模式2008年合肥投资引进京东方,2016年出资组建长鑫存储,2020年押注蔚来。三次“豪赌”的成功,除了在本地培育起“芯屏汽合”产业集群,也让合肥收获了“最牛风投城市”的名号。政府与国资积极参与产业投资,因此被称为“合肥模式”——这并不是“赌”,项目的筛选、尽调、评审,都遵循严格的流程。如今,这一模式不只针对大型企业招商引资,也应用到了中小企业培育上。根据安徽省经信厅的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安徽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已累计完成募资122.12亿元,投资项目226个,带动了一批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今年6月,安徽省投资集团、安徽叉车集团共同组建安徽省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注册规模100亿元,其中包含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二期。还有天使基金群,秉承“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原则。《合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培育行动计划》也提到:加强培优基金等各类政府投资基金对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力度。
合肥曾提出,2022年力争新增5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随着工信部第四批名单在8月公示,合肥新增了79家“小巨人”,超额完成目标。合肥模式,特点是政府亲自下场,人工催熟。作为后来者,想要迎头赶上,或许只能激进一些。无论你是否赞同这种模式,都不得不承认,迄今为止合肥做得相当成功。
2.宁波模式相比合肥,宁波模式显得无为而治。本地经商文化浓厚,民营企业一茬一茬往外冒,政府也不必费心播种施肥,持续改善生长环境就好。宁波的营商环境,确实好到令人惊叹。宁波市经信局中小企业处的公务人员,甚至不愿称自己为“主管部门”,而习惯自称“服务部门”。我们曾写过一篇讲述南北差异的文章,当时有一位从山东来到宁波的财务经理留言,分享自己的经历:
此次调研,我们又听到了类似的话。纬诚科技董事长闻丽君对我们说:在高新区拿了25亩地,都没请政府的人吃过一顿饭。说到这里她甚至有些惭愧,觉得自己和政府的交往实在太少了。但宁波的“不打扰”并不意味着毫无存在感,他们会为企业组织游学、交流、资源对接,也会在企业忘领奖金、补贴的时候打来电话提醒。这样的营商环境着实“宠坏”了宁波的企业家。一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老板对我们讲,曾有一个北方城市的官员来他们企业招商引资,言语之间颇为傲慢,企业家直接怼了回去:你是来招商的还是来搞事的?宁波如今共有国家级“小巨人”283家,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全国第四。
3.株洲模式在专精特新企业调研过程中,我们特意选择了一座三四线城市——湖南株洲。其实小城才是更适合中小企业生长的土壤,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都更低廉。赫尔曼·西蒙曾统计,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多数在小城镇。株洲同样不容小觑。工信部迄今公布了三批共1984家重点“小巨人”(比国家级“小巨人”更稀有),株洲上榜25家。按照每1000亿GDP对应的重点“小巨人”数量计算,株洲的单位密度是全国第一。
这里的政府没什么钱,无法像合肥那样乾坤一掷。这里的经商文化也比不上宁波,没有不断涌现的创业企业。但株洲仍然有自己的优势——这里是我国在“一五”“二五”期间布局的八大工业基地之一,有许多老牌国企,例如中车株洲电力机车、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株洲冶炼集团。围绕在这些国企周围的民营企业,以及从这些国企里走出来创业的人才,就是株洲的宝贵财富。而株洲市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发挥好这笔财富。虽然没有像宁波那样形成完善的常态化的服务机制,但株洲通过专事专办的方式,尽可能让企业感受到营商便利。例如市委、区委一把手定期组织“政企早餐会”,与企业家共进早餐,有什么难题(往往因跨部门而难有一人拍板)当场提出,当场安排解决。许多株洲中小企业,就这样带着行业积淀从国企走出来,而后成为国家级“小巨人”。
以上的城市模式,只是列举,而非穷举。还有很多城市我们尚未调研,尤其是北方城市。例如北京,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只有18%,同时提出“减量发展”,这样一座城市却有四批近600家“小巨人”企业。这是什么模式?仍待我们探寻。(关于宁波、株洲等城市的专题稿件,我们将于近期发布)
三、江河
中国就是这条大河。它由涓滴组成,由细流汇聚,看似世间至柔,却是最抗冲击。你永远可以相信它。因为有那么多冒险者、实干家,不管身处何种环境,总会努力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有那么多的城市,各逞雄才,努力向上。有那么多的产业值得去做,有那么多的产业仍有人愿意做。涓滴不辍,终为江河。“一条大河波浪宽”,会一直传唱下去。
本篇作者 | 木有药师 | 当值编辑 | 李梦清责任编辑 | 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 | 图源 | 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