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ESG » 正文

可持续专栏 | 风险的画像:ESG保险能火吗?

作者:华尔街见闻 来源: 头条号 76106/19

在保险公司的风险清单上,环境风险正在成为承保能否盈利的决定因子。普华永道此前对来自47个地区的600多位保险行业领袖和高管的调查验证了这一点:气候变化已是全球寿险、非寿险、再保险和综合保险公司的首要关注点。国内保险业亦很快作出回应。不久前,

标签:

在保险公司的风险清单上,环境风险正在成为承保能否盈利的决定因子。普华永道此前对来自47个地区的600多位保险行业领袖和高管的调查验证了这一点:气候变化已是全球寿险、非寿险、再保险和综合保险公司的首要关注点。

国内保险业亦很快作出回应。不久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湖州,平安产险湖州中支、人保财险湖州市分公司分别开出可持续发展(ESG)保险保单,涉及保额 8800万元。

在ESG评估框架内,气候变化(E)占三分之一议题,作为国内首单,包括碳排放、污染、资源效率等方面的环境风险也只是上述保险项目的要素之一。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涉及人和社会的权利、福利的社会因素(S),包括人权、劳工标准、健康和安全、多元化政策等方面,以及涉及管理相关的治理因素(G),包括廉洁经营、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方面,共同构成了首单ESG保险的内涵。

将保险风险评估的视角引入ESG评价体系中,制定“ESG保险风险评估标准”,让风险评估结果与保费折扣系数产生联动,是这个创新项目的逻辑和底色。

不过,不止一位业内人士也对华尔街见闻评价称,在ESG数据缺乏标准、传统模型难以匹配评估的前提下,ESG保险研发的科学性也面临很大挑战。

破局

“传统的财产险服务主要还是基于企业的规模采用相对固定的费率等进行定价,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优势来为企业‘定制’保障,风勘、回访、安全建议等工作相互之间是独立的。”在全球金融专业人士协会特聘专家彭勇看来,ESG保险项目是突破了“单项产品匹配单项服务”的常规做法,从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维度进行风险评估,为企业提供一张更加全面、准确的风险画像。

那些ESG评分较高的企业就能享受一定幅度的保费优惠。

一位匿名保险人告诉华尔街见闻,这种“灵活”的保费定价原则其实和财产险中的UBI车险思路是一致的。“传统车险的收费是保险公司根据车型的定价、车主的年龄等信息计算出来的,不能识别车主使用量的差异,这就相当于财产险评估企业保费时是粗略地根据经营情况来定价,而UBI车险则是运用通过联网设备将司机的驾驶习惯、车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数据结合起来的多层次模型,现在引入ESG视角也是追求这样的效果。”

另一方面,从“风险”角度看,ESG和保险业确实具有天然适配性。过去市场关注企业ESG评价更多是从资本投资或银行信贷的视角出发,关注企业内外部因素影响下的金融信用状况,然而ESG发展既需要资金,更离不开风险保障。根据国际专业巨灾风险建模公司Karen Clark & Company的报告,热带气旋的强度随着气候变暖而增加,由于气候变化,飓风损失已经增加了11%,如果继续变暖,到2050年可能会使飓风损失增加19%。

不同于投资、信贷视角,ESG保险聚焦于企业财产损失风险、内外部人员伤亡风险、相关损害的民事经济赔偿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是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法律对于企业损害行为规制产生的。

驱动

“在负债端,ESG领域很多风险点属于可保风险,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产品和服务分摊、减少客户及社会的ESG风险,例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环境风险、员工的人身健康和产品责任等社会风险、董事责任等治理风险,都可以通过保险公司进行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散转移。保险公司出于风控考虑,也会密切关注投保企业和被保险人的相应风险管理,降低全社会ESG风险发生的概率。”泰晤投资有限公司首席ESG执行官张福伟如是说。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在官宣材料中,上述ESG保险的一个创新点正是由事后风险补偿向引导绿色转型转变,保险公司承诺重点关注企业环境表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ESG专家咨询、应急演练、健康管理等多样化的服务,协助投保企业开展风险减量工作,从而引导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而在资产端,保险资金长期、系统的属性与ESG风格也是匹配的。”张福伟表示,保险资金投资周期长,可以跨越世代,保险资金规模大,投资组合更要分布全市场,才足以分散风险。

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统计数据,2020年底国内保险业总资产为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资金运用余额为2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7%,固定收益类资产仍为保险资金的主要配置方向。

“因此,保险资金会更关注一些长期因素,更加追求长期稳健性,而不是短期超额收益。与ESG的投资风格匹配的保险投资是助推ESG发展的强大经济后盾。”张福伟分析道。

一家财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则对华尔街见闻从另一个角度分析ESG保险的背景:“‘双碳’顶层设计的框架下,保险公司自身也有ESG的发展要求、评级要求,推出ESG产品和项目是一种探索,同时也有利于险企的ESG表现。”

在他看来,险企参与ESG的另一着力点则是积极参与可持续投资。

2022年5月,原银保监会发布《中国保险业标准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研究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标准,有效衔接各类环境权益市场相关标准,探索绿色保险统计、保险资金绿色运用等标准建设,亦成为此次ESG保险问世的制度要求。

挑战

但不可回避的是ESG保险在当下可能遇到的科学性叩问。

“ESG保险与再保险的认知度相对比较低,缺少保险行业相关的ESG标准、制度和模型,国内外保险市场的ESG数据模型都只能覆盖投资端,没有办法帮助保险与再保险企业从资本来源的业务端实现ESG评估。”张福伟表示。

妙盈科技CEO林伟杰也对华尔街见闻坦言,目前ESG的数据还不够诠释出企业真实的ESG水平,“还在努力中”,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少完整、统一的行业标准,比如港交所和上交所的制度就存在差异,“港交所因为有比较多的国际资本,所以更完整一点,标准更严格,而企业自己披露的信息也因为标准不统一,很多都是自愿披露的,每个企业自己定一个标准,愿意披露哪些信息,很多地方有缺口。”

张福伟还认为,ESG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困难且质量低,使得保险与再保险专业模型数据与ESG数据存在脱节,“保险与再保险企业的管理层也缺少同时结合承保端、运营端和资产端的有效ESG报告工具,承保人没有ESG承保模型,保险与再保险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缺少和ESG结合的全面报告及辅助工具,也没有结合ESG保险和再保险承保的同业、跨行业和跨地域比对的ESG模型工具。”

也许在非技术层面的引力下,ESG保险项目的复制、推广可能实现,但上述这些因素或许也会成为研发有效产品的阿克琉斯之锺。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什么是ESG战略

来源:头条号 作者:华尔街见闻03/15 16:08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