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木
据参考消息报道,近日,意法半导体决定在重庆投资建厂,该公司将跟中企共同投资32亿美元生产碳化硅器件,这笔投资远超特斯拉2019年投资的上海超级工厂的20亿美元,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意法半导体公司)碳化硅器件用途广泛,凭借耐高压、耐高温、低损耗等优越性能,正受到电动车、轨道交通以及能源行业的追捧,前景极为广阔。特别是中国电动车行业迅猛发展,正在全球建立自身优势。
意法半导体的到来,既能乘上电动车发展的东风,也将为电动车的发展提供科技助力,这显然是个双赢的合作。
(明星单品碳化硅器件)但就是这样的前途光明的合作,也在承受着不小的压力。近年来,美国一直在对盟友制定规则,要求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进行围堵,自从拜登上台以来,白宫利用实体清单对中国企业明目张胆地进行打压,同时还发布了一系列出口禁令,阻止本国和盟友国家的半导体企业在中国投资。
在这种大背景下,意法半导体拒绝选边站,无疑是给美国的一记狠狠的耳光。欧洲半导体巨头之所以选择投资中国,还是因为中国的市场规模太大,前景广阔。美国试图凭借高压手段控制全球半导体巨头远离中国市场,但越来越适得其反。不仅更多的半导体企业选择无视美国的要求,连美国自己也发现这种打压措施很难长久。

(从拜登开始,打压政策开始升级)
近日,白宫放出消息,打算让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企业继续在大陆市场的半导体业务,实际上,这是美国延长了半导体出口豁免政策。去年,拜登政府升级了打压手段,要求各大半导体企业不得向大陆提供先进芯片和设备,希望打压中国半导体的制造能力。但这样的政策,对严重依靠中国市场的韩国半导体企业三星和海力士等造成了重磅打击。这种断人财路的做法,美国可能自己也觉得离谱,于是给了这些企业一年时间的豁免期,在一年之内,韩国企业以及台积电等都可以继续跟中国市场合作。眼下,豁免还有3个多月才到期,美国就选择主动延长,说明美国越来越认识到,对中国脱钩非常困难。

(美国正在松动其半导体围堵政策)美国财长耶伦近日声称中美经济分离是灾难性的,以及美国官员表态称,不寻求跟中国脱钩,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今,不少半导体企业都在抵制美国的政策,韩国企业的反抗最为强烈,一年前,三星等公司就在强烈反对,现在越来越多企业要求美国取消限制,估计美国自身也感觉到了压力。
美国选择主动削弱出口管制和打压措施,并非为了韩国企业着想,而是因为中国市场不再购买美国的芯片后,美国芯片就真的没销路了。
(出口量大跌,三星还能扛多久?)而且中国凭借自主研发,已经能够稳住节奏加速追赶。
美国的打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我们能加强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中国的半导体就能扛住压力,逐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