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年底,美国伙同日本、荷兰签署了所谓的“美日荷三方半导体协定”,决议针对中国实行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
作为最衷心的鹰犬小弟,日本同美荷两方缔约后不久,又火速发布了自己的限制措施,除了限制高达23种半导体关键技术之外,还决定对半导体材料领域实施对华出口管控。
这就很搞笑了。
是,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确实有很多技术是国际领先甚至垄断的存在。
但如此咄咄逼人,急不可耐打上门来,难道是忘了,他们的半导体材料还要靠从中国进口吗?
没有米,你还想做饭?!
这不,想啥来啥,中国的反制来了!
近日,中国发布公告,对镓、锗等原材料实行出口管制,未经国家许可不得出口,该出口限制令自8月1号起实施。



从今年1月份开始,耶伦就不断“放风”,终于在7月份“如愿”,这半年,她可没闲着,各种言论满天飞,没有为她的访华提供一丁点的诚意和助力。
甚至在G7财长峰会上,耶伦还公然对华发出威胁称,美方希望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但如果中国不按照美国的要求办事,那么美国将会对中国采取一系列“进攻型”手段,这其中就包括军事威胁……
这是求人办事的态度吗?
心又不诚,还非要来谈“合作”,以为恐吓几句就能镇住场子……既然这样,那就是另外的谈法。
怎么谈,我们不得而知,但耶伦的办事风格给了我们启发,不如我们也先“恐吓”一下镇镇场子?
怎么恐吓?都说打蛇要打七寸,不然的话,反咬过来更可怕。
你老拿半导体说事,无非就是拿准了,用自己的长板卡别人的短板。
既然如此自信,要不今天也换我来试试?
就像厨师做菜厉害一样,没有菜,看你拿什么做?你半导体技术是厉害,没有材料,看你拿什么做!
你不封锁我技术吗?我封锁你材料!对等反制!


选这两样原材料反制,必然是国家深思熟虑的结果。
镓、锗是半导体的原材料,也是太阳能等一系列高科技产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少且珍贵。少到几乎只有中国有,珍贵到直接卡半导体的喉咙。
说只有中国有,是有点夸张,但中国确实在这两个材料方面,处于垄断地位。
例如,镓,根据2020年的数据,全世界探明的镓储量共有23万吨,其中就有20万吨在中国。
而根据2021年的数据,全球范围内中国生产了420吨镓,俄罗斯生产了5吨镓,日本生产了3吨镓,韩国生产了2吨镓,其他国家产量为零。
也就是说,中国占了全球镓储量的86%,产量的98%!
再看锗,虽然美国有储量,占了全世界的46%,中国占41%,俄罗斯占10%。不过很可惜的是,美国自己不太能生产,主要还是靠从中国进口。
中国的锗产量占了全世界七成以上,处于绝对的优势。
产量高,一是资源丰富,二是技术成熟,三是需求量大。
资源这个没办法,是老天爷赏饭吃,就跟中东遍地石油一样,生来命中自带富贵。
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半导体强国,技术再牛,资源受限,拼死拼活,一年两国加起来也就产了5吨镓,只相当于中国产量的1%。
技术方面,咱不评判,毕竟也不是啥高尖技术,大家都差不多。
但这个需求量方面,也有得一说。
镓是铝和锌的伴生矿,目前几乎没办法单独提炼,只能是提取铝和锌的时候,剩下的废料里面顺带提炼。
但你要说非得单独提炼镓,不计成本,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不计成本”。
也就是说,目前而言,你要想获得镓,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提炼铝和锌,提炼的越多,获得成本越低,获益越高。
锗一样,是铝的伴生矿,也只能通过大量提取铝,顺带获得极少量锗。
而说到这里,中国,作为全球的铝锌生产头号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铅生产国,获取镓和就锗如探囊取物。
反观其他国家,如果不靠进口,想要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就难如登天。
如此一来,中国管制镓、锗等原材料出口,受打击最大的当属需求最旺的日本,美国其次。
不过咱外交部发言人也说了,我们这是“国际的通行做法,不针对任何特定的国家”。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所说的那样:这一举措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重拳出击,不仅能打得某些国家慌,还会打得某些国家疼。
“这只是中国反制的开始,中国的制裁手段和种类还有很多。如果对华高技术限制继续升级,中国的反制措施也会进一步升级。任何利用霸权主义企图推动脱钩断链的行为,包括打压中国企业,最后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