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ESG » 正文

ESG时代中国企业和投资者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作者:东方财经杂志 来源: 头条号 34007/12

文:戴二彪近年来,“ESG”成为金融界和企业管理界高度关注的关键词。ESG是Environment(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ESG投资是指基于ESG理念而非传统财务绩效的投资,它倡导把资金投向那些有

标签:

文:戴二彪


近年来,“ESG”成为金融界和企业管理界高度关注的关键词。ESG是Environment(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ESG投资是指基于ESG理念而非传统财务绩效的投资,它倡导把资金投向那些有利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良心企业。

ESG投资正式亮相全球舞台始于2006年。这一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和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会同主要投资机构等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布了《负责任投资原则》(PRI),提出了将“ESG问题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等六项原则,期盼建立专注创造长期价值的全球可持续金融体系。

2006年,有63个机构(所管总资产约6.5万亿美元)赞同ESG理念并签署了PRI。此后,世界金融危机带来对唯利是图的投资行为之反思、以及对气候变暖等全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使得签署PRI的机构,以金融产业发达的欧美为中心逐年扩大。

在2015年9月的联合国峰会上,通过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并提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即2016年至2030年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由于SDGs战略要求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实施,而ESG投资能够借助金融界促进SDGs目标的实现,会后,日本等非欧美国家对ESG投资的重视也显著升温。截至2022年11月,签署PRI的机构已增加到5,263家,其所管总资产超过121万亿美元,占全球专业资产管理总额的一半以上。

对投资者来说,中国的巨大ESG市场将带来稳定的长期投资回报。


对照全球ESG投资潮流和中国发展现状,对中国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中国的ESG投资起步较晚,增长空间巨大。截至2022 年 11 月,中国还只有119家机构签署了PRI,2022年ESG公募基金规模也不到3000亿人民币,与第二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发展方向极不相称。可以说,推动ESG投资将成为今后中国各级政府促进产业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政策手段。对企业来说,ESG投资将为许多良心企业脱颖而出带来机会。对投资者来说,中国的巨大ESG市场将带来稳定的长期投资回报。

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如下问题和挑战:

1. 对席卷全球的ESG投资依然重视不足。作为世界产能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和碳排放第一大国,不少企业和地方政府对ESG投资甚至有戒备心理。由于尚未全面强制要求,自愿披露ESG信息的企业仍属少数。截至2022年8月底,A股上市公司的CSR/ESG报告披露率仅有约30%。没有数据反映企业的ESG表现,就无法正确引导投资。

2.从部分上市企业披露的ESG信息看,以下问题突出:(a)披露范围有限、数据规范不足。由于缺乏统一的ESG 信息披露标准,难以进行企业间比较;(b)数据时间长度有限且参差不齐,难以量化验证ESG指标对投资组合、投资回报的影响;(c)信息质量不佳。大部分上市公司侧重披露ESG相关管理政策,较少披露实施方法和具体举措,反映实施效果的数据更为有限。

3. 国内缺乏公信力高、权威性的ESG评级机构。在评级指标、评级方法、信息披露等各方面,不够统一、规范,与国际评级机构存在相当大差距。各机构的ESG评级标准不一,评级结果差异巨大,难以帮助投资者正确判断。

4. 以欧美为中心的国际ESG评级机构对中国企业的评价也存在偏差。由于ESG信息披露不足等原因,海外机构对中国企业的 ESG 评级普遍较低。同时,在ESG评价中,特别是在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由于对人权、自由、民主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差异,国内外ESG评级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鉴于海外投资者主要参考国际机构的评级结果,有志于走向世界的国内企业必须重视信息披露和说明,从早应对。

5.“漂绿”等虚假ESG行为的增生。为跟风吸引投资,部分企业和机构在投资战略中粉饰重视ESG,实际行动中却并无具体有效的ESG对策。这样的“漂绿”行为,对ESG投资者的对象选择带来障碍。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首先,国家监管机构应完善ESG投资顶层设计,推动企业、资管机构、投资机构等市场参与者对ESG理念的认知与实践,从而推进ESG数据披露等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提升企业 ESG 信息披露质量,强化“漂绿”等行为的监管。

与此同时,资产管理和投资机构应抓住机遇,将ESG投资纳入战略重点。上市公司等各类企业应顺应ESG发展潮流,依据监管要求、及时披露ESG信息。评级机构应参考先进国际经验,尽快建立相对统一、规范、有公信力的ESG 评价体系。

中国的ESG投资起步虽晚,但是,政府监管机构、企业、投资者、社会大众之间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一旦形成,世界数一数二的ESG市场崛起之日并不遥远。

(作者系 日本 亚洲成长研究所所长、教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什么是ESG战略

来源:头条号 作者:东方财经杂志03/15 16:08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