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路人甲,如何看待公募降费?路人甲对于费率的观点一向明确:好事不怕晚。公募降费这件事,什么时候推都是好的时机。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高费率对于投资收益的侵蚀不言而喻,降费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长期投资的成功率。考虑到公募基金的现状,关于基金费率的统计学问题大概无人问津。心理因素反而主宰了这个话题。曾经听到过一个故事,澳门70年代的荷官没有基本工资,但小费已经是普通公司职员薪水的十倍。赢家总是十分慷慨,而输家将气撒在荷官身上的事情也不少见。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回到2020年,不少基民的预期收益率都是在年化50%上方,根本不关心管理费究竟是1.5%还是1.2%。而到了亏钱的时候,费率则会回到大众视野。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确实是费率改革的最佳时机。对于公募基金公司而言,降费意味着“割肉”,难免会有阵痛。但如果从长期来看,未必是坏事。降费同样在海外发生过,这个行业不仅没有消亡,而且越来越大。降费降低了投资的摩擦力,带来了新增资金,规模效应抵消了降费带来的部分冲击。当然,也不能过于夸大降费对于行业规模扩张带来的正面影响。毕竟,公募基金本身决定不了基金的“赚钱效应”。价格战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之前看到一个帖子,有人在80年代买了一台金星牌21寸彩电花了3600块!而当时月工资还不到100块!回到今天,建筑工人一个月的收入也能买到一台高配的液晶电视。这个幅度的价格战,惨烈程度远甚资管行业。即便如此,家电行业并未消失,大A现在仍有几家千亿市值上市公司。对于头部公司来说,降费无非是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一个巨浪,没准还会风浪越大鱼越贵。对于一些盈亏线附近的中小基金公司而言,求生的旋转门正在消失。
/为何没有价格战?/最近路人甲去华南划水,跟部分基金公司的朋友吹水,大多对于降费有些忧思。这其实很好理解,基金管理本身也是一门生意,公司多挣一点,从业人员多少也能雨露均沾。更多的担心,还是与降费率的路径有关。公募基金是金融各子行业中的优等生,过往出幺蛾子最少,未引发过系统性风险,被窗口指导的机会不多,脸皮大抵还是薄一些。海外基金公司降费率,其实更为狂野。就不谈历史上那段持续压降的历史(平安证券数据:1980年股票型基金平均总费率为2.32%,至2010年平均总费率下滑至0.95%,已腰斩),就在最近几年,某些巨头甚至搞出了一些“零管理费”基金。海外的资管巨头,没有窗口指导也竞相降费率,并不是想做公益。在竞争格局的倒逼下,价格战成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的利器。这种价格竞争,对于中小公司来说难度是炼狱级的,大公司即便零费率也能挣钱,小公司则很容易落入亏损区间,只得不断让出市场份额甚至倒闭。完全市场化代表着更为极致和血腥,这也能部分解释,为何海外的资管行业大多都是寡头竞争格局。某些基金公司的老人,担心JG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他们眼中,早年JG将公募基金当亲儿子看,呵护之余,甚至会操心基金公司的生存。以前这个行业海纳百川,吸引了大量人才,未来是否还是天之骄子?路人甲同样没有答案。当然,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早年的呵护是正常的,现在的严厉也正常。在幼儿期,扶你上马,再送你一程,都是为了做大行业;如今你身强体壮,已到了横刀立马的年纪,你不去海外建功立业,还指望JG继续奶你?权益类基金存在一个悖论:客户愿意付出更高的管理费,去买主动权益基金(1.5%)而非指数基金(0.5-1.0%),源于能拿到超额收益的希望。换言之,权益基金的客户都希望付费给卷王。类似于高考,每个地区注定只有一个状元。拍脑袋来说,主动权益基金中能稳定拿到超额收益的基金,也就是5%左右。然而,所有人都有一个幻觉,自己持有的就是那5%的卷王基金,并愿意为此付费,而实际上大部分人持有的都是那95%的基金。这就给了投资者主动权益基金“价高质劣”的印象。回到国内公募行业,头部公司确实对于价格战比较佛系。这可能与基民“记吃不记打”的特点有关,此前中基协的一份调查表明,国内基金投资者最关注的是收益,普遍对费率不太关心。在这个背景下,降费未必能带来规模的扩张,却会实实在在降低收入。投资者关注度不高,并不意味着费率对他们不重要。基金的费用主要有两大类:交易费用和持有费用。交易费用包括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等。持有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各项加总起来,就有了综合费用全球最高的说法。国内私募的费率更为市场化,从行业的费率演化可以看出,投资者认同的并不是单纯的低费率,而是更有弹性的费率。在公募基金涉及的所有费用中,销售服务费是最奇葩的门类。就像在京城某店吃烤鸭,明明只见销售不见服务,却堂而皇之的收服务费,算是一种典型的店大欺客。然而,销售服务费这口大锅,因果却未必全在公募基金。
/谁最害怕降费?/客观来说,2023年并非公募基金降费元年。公募基金交易费用的降低,比持有费用的降低来得更早一些。从路径上来说,交易费用的降低相对带有自发的性质。2012年,第一批第三方销售牌照发放。彼时银行统治着基金销售渠道,对于这些潜在的竞争者并不重视。意外的是,经过了十年的厮杀之后,虽然大部分第三方销售机构仍然还是土鸡瓦狗,蚂蚁和天天两家却已经突出重围,在非货保有量前三甲中占据了两席。银行渠道为自己的傲慢和迟钝付出了代价。除去账户管理和运营能力方面的差距,银行对于价格战的反应极为迟钝。早年基金渠道的价格战,看起来就是互联网渠道间的互撕:先将申购费用降到4折,后来又索性降到1折。而互联网渠道互殴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银行渠道的日渐式微。据路人甲所知,如果不是因为硬性的指标,很多银行内部员工买基金也会首选第三方渠道。这样会给客户经理带来割韭菜的心理压力:自己都不用,还非得安利给客户。在无声无息之间,交易费用已经大幅降低。一定程度上应了那句: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最近两年,也可以看到一些银行渠道交易费用打折的新闻。这些变化的出现,大概应该归功于外来的鲶鱼。第三方销售作为后入局者,曾经是光脚的,降费似乎是慷他人之慨,遂一往无前;而对于穿着锃亮皮鞋的银行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反而进退失据。或许有人会说:这次基金降费发公告的都是基金公司,你非要扯到银行,有依据么?
/蛋糕是如何划分的?/这次基金降费,核心是持有费用。从第一批下场机构的披露来看,管理费从1.5%降到1.2%,托管费从0.25%降到0.2%。那么问题来了,以前这些费用都给了谁?以上是某家基金公司2022年的利润表。从上图可以看出,公募基金公司确实赚钱,但如果说暴利,大概与大部分公司无缘。上图中有个关键信息,在过去两年,这家基金公司销售费用的占比都超过了56%。从传播效应来看,一般容易引起关注的要么就是“暴赚”的行业头部,要么是“持续亏损”的尾部公司。实际上,腰部公司反而更有代表性,头部公司在行情低迷的时候照样摧城拔寨,大部分公司做不到;尾部公司常年在生存线苦苦挣扎,各种狗血故事多发,这也不是行业常态。这家腰部基金公司的财务报表,足以在“基金收费是怎样分配的”这个话题上,满足我们的好奇心。现在由路人甲来客串一下课代表,划一下重点:1、手续费收入,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已是浮云。对于这家基金公司而言,营收中管理费收入占了93.73%,而手续费收入仅占2.55%。那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基金公司赚不到太多手续费,结果又说我国投资者喜欢短炒,韭菜们贡献的手续费都去了哪里?自然是渠道哇!课代表在此提个问题:这家基金公司拿到的一丢丢手续费收入有8成来自于某个科目:A,申购费;B、赎回费;C、认购费;D、销售服务费。请答题!2、销售服务费居然会预付。这家基金公司有两个股东帮忙卖基金,在销售服务费的支付上明显差别对待。在过去两年,券商渠道的销售服务费都是“滞后”。而在银行渠道,都是“预付”。譬如,2022年应付4851万,已付5495万;2021年应付4869万,已付8582万。以前财务课的老师说过,账期只是一个小细节,往往却能以小见大,看出这些企业在产业链的地位,会预付的往往是惹不起的强势方。3、托管费收入主要归属于银行。虽然目前已经有券结基金,但目前占比极小。但托管收入从来不在于托管本身,基金托管业务一般会与基金销售绑定,托管行往往就是基金的主渠道。4、管理费收入多少比例给银行。有个专有名词叫尾随佣金,在监管层的多重举措下,目前设置了最高50%的比例。尾佣的设置要看基金公司和渠道的博弈,在几年前,曾经有基金公司给的尾佣达到了管理费的85%。尾佣按照时间的推移,比例会逐渐下降。但银行也有应对的办法,譬如“买新赎旧”。从大行业来看,基金公司并非基金蛋糕最大的既得利益者。银行既能吃到交易费用,也能吃到托管费,还能吃到尾随佣金。即便之前被第三方渠道压着打,银行也只是丢份额不丢利润。而这次降费对于银行的中间业务而言,大概是一只不大不小的黑天鹅。
公募降费:太阳照样升起
作者:过客财经 来源: 头条号 39907/12
有朋友问路人甲,如何看待公募降费?路人甲对于费率的观点一向明确:好事不怕晚。公募降费这件事,什么时候推都是好的时机。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高费率对于投资收益的侵蚀不言而喻,降费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长期投资的成功率。考虑到公募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