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正文

众诚发布:从中国机器人七大城市产业布局及发展看招商机遇(下)

作者:众诚智库 来源: 头条号 59807/19

导语:机器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的成果,呈现出技术快速迭代、产业高速增长、应用持续深化等趋势,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发展机器人产业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多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产业规划

标签:



导语:

机器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的成果,呈现出技术快速迭代、产业高速增长、应用持续深化等趋势,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发展机器人产业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多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产业规划、激励技术创新,培育应用场景,优化市场环境等举措,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过产学研用各界共同努力,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中国也已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应用市场。

本文通过对中国机器人7个重点城市产业发展、行业生态、政策支持等方向进行梳理,帮助各地政府快速了机器人产业先进城市发展策略及重点,为各地政府部署机器人产业招商工作提供参考。



5.成都:以人才技术资源驱动,强链补链推动引领为特点


机器人产业已成为成都集中优势资源培育打造的智能制造重点产业,在政策扶持、专业化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产业发展:成都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成都市大力构建以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为支撑、以全区多个特色楼宇和产业社区为补充的“1+N”都市工业空间布局,意在打造以智能终端为主体的数字通信、以机器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以云研发、云设计、云制造为突破的工业互联网等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功能区的建设吸引力埃斯顿自动化、卡诺普、微精电机等龙头企业的入驻。在他们的带动下,不仅本地配套企业的协作联动大大加强,还将吸引更多上下游关联企业入驻。


发展成效:成都机器人产业链配套协作,加快产业落地。成都已经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涉及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配套等上游企业,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本体制造中游企业,系统集成、技术应用等下游企业。成都工业机器人技术在核心算法、控制技术、驱动技术、智能化研究、机器人应用等都有较为突出的技术优势,在焊接机器人领域具有全国领先的技术优势。



6.重庆:以核心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建设引领为特点


作为内陆改革开放高地,重庆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市场优势,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庆在打造产业生态、培育本土企业、研发核心技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产业发展:机器人产业,是重庆打造“智造重镇”的重要一环。目前,重庆市已拥有的机器人企业、研发机构达300家,整机研制规上企业15家。2022年,重庆机器人产业总产值约为300亿元。已初步建成集研发、制造、检测、零部件配套、人才培训和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完整产业链。


产业布局:重庆已初步建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体系;构建了“ 一北一西”完整的机器人产业布局,其中,“北”是两江新区机器人产业园,“西”是永川区国家工业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此外,重庆不断突破国外核心技术限制,吸引了众多头部企业聚集发展,并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具有自主研发技术的本土机器人企业。



7.沈阳:以专业载体建设驱动,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为特点


沈阳作为东三省的经济中心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城市,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资源区位优势与制造业基础。在科技创新、全产业链体系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发展特点。


产业生态:瞄准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推进产业发展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目标,沈阳市着力推动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产业创新生态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发展由依靠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主要成效:沈阳新松机器人智慧园C4车间是中国首个工业4.0生产示范实践厂区,实现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真正意义上将机器人、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三者在制造业完美融合,可实现年产近万台套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此外,沈阳的深空、深海等机器人产品和技术有力地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极限环境作业、空间碎片抓捕机器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