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条看见彼此#8个月“垮台”3470家企业,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繁荣是假象?在芯片规则的不断升级之下,中企想要获取高端芯片并不简单,很多企业都被美国加入了“限制名单”中,华为的“遭遇”也引起了重视,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技术的自主研发逐步在国内企业中盛行。目前集成电路已经被纳入了一级学科,各大高校、研究所皆在奋力培养人才,面对国家的高度集中扶持,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入局半导体产业,截止2020年的9月份,就有近万家企业改变了经营范围。
根据海外数据分析,全球每新增20家半导体企业,就有19家来自国内,然而这看似“万家灯火”的局面,却也隐藏着另一面,从2022年1到8月份,已经有3470家企业“垮台”了,难道“繁荣”只是假象?
面对芯片规则的不断升级,美国不断的联合日韩欧等国家,试图全面限制住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台积电、ASML这两家关键企业,也逐步失去了自由的出货权,成为了芯片规则实行的“棋子”,两家企业都曾反抗过,但所取得的成效微乎其微。面对高端芯片无法进口、也无法生产的困局,国内只能启动芯片全产业链技术的研发,在华为的代工之下,阿里、腾讯、小米、OPPO等等企业纷纷跨界入局,大有点“全民造芯”的意味在里面,但在人潮涌动的背景下,总会有人想要“浑水摸鱼”!
近几年的“繁荣”景象也有了定论,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在全球半导体大趋势的走向下,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5万家半导体企业“垮台”,而在1到8月份的时间里,国内已经有3470家企业“垮台”,这个数值远超过去几年的数据。由此可见,想要在如今复杂的半导体产业背景下存活下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虽然全球每新增20家半导体企业,有19家是来自中国市场,但面对芯片产业的下行周期下,建立一家企业是很简单,但要所有成就、并存活下去可就难了。
但要把所有的责任归结于“大环境”上,这实属有些勉强了,因此中国半导体协会早就给出了警示,明确表示:“国内半导体供应链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不要因为芯片限制而“一窝蜂”的去搞芯片!”说白了就是要掂量掂量自身的实力,集成电路行业技术含量高,绝对不是国人所形容的“风口上的猪”,那些自认为有钱就入局的企业,反倒做不出什么样的成绩,那这些没有准备的人参与搅局,是否会影响到国产半导体产业的实际发展呢?
毕竟半导体不同于其它项目,在重资金的投入下,最终还不一定会有什么成果,而且失败率是极其的高的,这样所有投入的资金就“打水漂”了,连大环境都无法读懂的企业,根本指望不了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带来一线生机。新增20家半导体企业,就有19家来自中国,看似这是一个漂亮的数据,但毕竟搞芯片不是投机取巧的事,除了有钱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顶尖人才,不能为了获取补贴而去入局,这对谁都是没好处的。
当然我们也无需悲观,利用大环境清理掉一些“劣势”企业,反倒有利于优质企业的集中,类似紫光展锐、华为、中芯国际、阿里等等企业,都已经在行业内大放异彩,成为了欧美忌惮的存在,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必将大有可为,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
8个月“垮台”3470家企业,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繁荣是假象?
作者:圈聊科技 来源: 今日头条专栏
91012/22


#在头条看见彼此#8个月“垮台”3470家企业,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繁荣是假象?在芯片规则的不断升级之下,中企想要获取高端芯片并不简单,很多企业都被美国加入了“限制名单”中,华为的“遭遇”也引起了重视,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技术的自主研发逐步在国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