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新能源 » 正文

中国新能源行业崛起,欧洲巨头主动入股,为遏制中国,美将尝苦果

作者:晓今老师 来源: 头条号 80807/29

金融时报7月26日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大众将与小鹏汽车合作,扩大中国阵容。与此同时,很多其他的国际媒体也都以大众入股小鹏或者大众向中国汽车制造商购买技术这样的标题报道了同样的新闻。说的都是大众汽车入股小鹏汽车的事情。金融时报报道的具体内容是:

标签:

金融时报7月26日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大众将与小鹏汽车合作,扩大中国阵容。与此同时,很多其他的国际媒体也都以大众入股小鹏或者大众向中国汽车制造商购买技术这样的标题报道了同样的新闻。说的都是大众汽车入股小鹏汽车的事情。

金融时报报道的具体内容是:大众汽车当天宣布了两项协议,旨在加强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包括大众汽车品牌和中国小鹏将合作制造两款新车。此外,大众汽车同时还宣布了其子公司奥迪和中国重量级上汽之间的进一步合作计划,包括联合开发车型和新平台等,但没有提供具体的细节和时间表。大众汽车和小鹏同意在大众汽车合肥新技术中心的M1B平台上开发两款新的大众品牌的车型,从2026年开始推出并采用小鹏的自动驾驶软件。

之前德国汽车周刊就对大众的这些投资意向曾经做过报道,奥迪为了在中国的新能源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正考虑直接购买中国本土电动汽车的电动平台授权,根据刚才说的协议来看,这个事儿就算落地了,奥迪最终向上汽购买了生产平台。

大众汽车和其子公司奥迪的这两项协议,引发了国际舆论对中国汽车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快速增长趋势的讨论。舆论普遍注意到,中国对外汽车出口从去年到今年完成了两连跳,先是2022年年度数据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一季度又以107万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对于中国汽车业的这种亮眼的成绩,自然就有一些总是带有有色眼镜的国际舆论用一种蔑视的口吻来评论。比如有些国际媒体认为中国汽车出口数量的提升主要来源于廉价的新能源车辆的技术进步,还有些舆论认为中国的汽车出口利润薄弱,技术领域不如老牌燃油车出口国掌握的专利水平的先进,所以不能单以数量来看问题等等。实际上就是酸葡萄心理。

但是不久前德国的汽车周刊刊发了一篇文章,却引起了广泛热议,文章称在汽车领域有众多客户的车企,德国奥迪公司正在向中国购买整套的电动平台的授权,用来获取新车型的研发和更新。文章认为这个事件所传递的信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德国的汽车业的生存甚至要依靠从中国获得新的技术才能够持续,这不是简单在中国维持市场份额的问题,而在承认了在电动车领域,德国已经落后于中国。所以这个报道让德国社会感到很震惊。

对此,晓今想做一个方面的评论:大众入股小鹏汽车这个事情能够成为国际财经主流媒体的头条新闻,足以说明大家普遍认为,大众这种传统的汽车业巨头入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这件事意义重大。它表明德国的汽车巨头,不仅是平视、平等对待中国竞争对手,而且非常看好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的未来.

这就像德国奔驰,它入股了特斯拉10%的股份一样,当奔驰它发现特斯拉电动车的前景非常好,而他又没办法在这个领域超越特斯拉的时候,奔驰的母公司就以购买了10%的特斯拉的股份的方式加入到特斯拉未来的发展。如今大众花7亿美元购买小鹏汽车5%的股份,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不排除随后他们进一步的增持,这也传递出来非常清晰的信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得到了传统汽车业老大的尊重,或者是传统汽车业的老大承认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崛起的这个现实。这确实是一件值得我们中国人自豪的事情。

再说说美国,拜登可能很快就会尝到补贴战的恶果。7月26日,彭博社以“补贴战升级,美国盟友要么被迫掏钱,要么出局”为题发文称,拜登的产业政策开启了一场全球竞赛,使得美国与盟友间关系紧张,预算吃紧,并让数额空前的公共资金流入私营企业,引发质疑。

这篇文章说的还是之前美国相继出台的《芯片和科学法》和《通胀削减法》,表面上来看,美国的目的是要重振本土制造业,压制中国崛起,所用的手段就是向市场抛出巨大的补贴,并对这些补贴附加苛刻条件,比如想要拿到相应补贴的企业必须至少10年不能在中国扩大先进芯片制造产能等。但是美国的补贴政策很快就殃及池鱼,大量域外企业为了获取巨额补贴流向美国,包括欧洲那些传统制造业强国。量域外企业为了获取巨额补贴流向美国,这与现阶段一心想要早日扭转经济颓势的欧洲国家的想法相违背,而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外迁,无疑会加速破坏欧洲的工业基础,欧洲的根基也就存在被动摇的可能。为了不让这种致命的情况发生,欧盟也通过了自己的《芯片法案》,拿出430亿欧元来补贴自家芯片企业,在留住本土企业的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少企业在难以获取补贴的情况下,失去竞争优势。

这就等于在美欧之间打起了补贴大战,后续难免会引起“要么被迫掏钱,要么出局”的恶性竞争。这自然就引起了美国一些有识之士的不满。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毫不客气,他非常直白的评论,拜登政府的做法具有讽刺意味,近乎虚伪,美国一直单方面批评中国“补贴”,但现在又把大家都拉下水。

商务部长雷蒙多最近的一次发言也体现了这样的意思。根据彭博社报道,7月26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美国企业研究所举行的一场论坛上说:中国正倾注大量资金进行补贴,届时将导致成熟芯片和传统芯片的产能过剩。而与中国加强研发和生产是为了解决卡脖子问题,满足国内需求不同的是,在美国的打压下,绝大多数先进芯片制造商都无法在中国市场上销售,这种状况引发的经济反噬将不可避免。也就是说,美国可能很快就会尝到芯片过剩的苦果。

当然,学者忧心忡忡,批评归批评,政府也不会听他们的,他们只想着当前环境下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能够对付中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的主席库普坎日前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上发文,呼吁美国在外交中重点关注巴西等6个中等强国,声称:“摇摆六国将决定地缘政治的未来。”

早在两个月前,一份名为《全球秩序变化中的联盟:重新思考跨大西洋与全球摇摆国家的接触》的报告出炉,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南非和土耳其这6个国家被定义为“摇摆六国”。结合这份报告来看,所谓的“摇摆国家”实际上就是一些有国际影响力且在合作中没有特定偏好的国家。确实,这6国在具体的国际合作中没有长期站队美国,而是基于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这在如今多边主义的大势中实际就是一个普遍现象。而这并不符合美国眼中的阵营对抗模式。然而,在中美对抗日益激烈的当下,美国智库此次呼吁拜登政府拉拢这6国,明显是在试图加码自身对抗中国的实力,毕竟这6国可都是G20成员国,自身影响力不容小觑。

但是这6个国家可能被美国拉拢吗?事实上,这些国家最近跟中国的合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比如:沙特阿美公司对中国企业荣盛石化10%股份的收购业务顺利完成。中国订单大量转向巴西,巴西正将美国挤出中国大豆市场。还有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代表团近日都来中国考察,考察自然是为合作做准备。不选边站实际上是符合这些国家的利益的。所以,美国向拉拢新的盟友入伙,并不那么容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