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金 » 正文

这家迷你私募,“玩”的比桥水幻方都“花”

作者:华尔街见闻 来源: 头条号 105108/09

作者孙建楠 编辑袁畅一只私募产品,过去一年收益率8个点,你会买吗?如果这只产品申购的门槛高达500万元,你还会买吗?如果这只产品还是家名不见经传的机构的产品,你真的会买么?但真有机构这么做了。日前,一家十几亿规模的南京私募祭出了这种“高门槛

标签:

作者孙建楠 编辑袁畅

一只私募产品,过去一年收益率8个点,你会买吗?

如果这只产品申购的门槛高达500万元,你还会买吗?

如果这只产品还是家名不见经传的机构的产品,你真的会买么?

但真有机构这么做了。

日前,一家十几亿规模的南京私募祭出了这种“高门槛”玩法。

这背后又有何故事?


中小私募,竟也500万起投

近日,一家位于江苏南京的股票私募,将旗下一只2015年成立的产品开放申购。

但它们选择将申购门槛提升至500万元人民币。(如下图,对应产品费率信息)

不止于此。

这家南京私募的另一只产品也在开放期,申购门槛在今年5月末由100万元升至202万元。

同时为旗下两只产品打开申购,同时提升到高于同业的购买门槛。

这是什么算盘?


同一家机构,费率五花八门

除了申购门槛,上述两只产品费率结构有着显著差别。

500万起购门槛的产品:不收取购买手续费,管理费0.80%。业绩报酬提取比例为15%,提取时点为持有人赎回基金或者基金终止时。
202万起购门槛的产品:购买手续费1.00%,管理费0.80%。业绩报酬提取比例为18%,提取时点为每个业绩报酬计提日创造新高之时。

从费率结构上看,上述两只产品的管理费低于行业平均,也就是1.5%/年的费率标准。但都拥有更高的认购门槛。

此外,202万起购的产品,业绩报酬提取比例不仅比500万门槛的产品高,而且提取次数也会更多。

这令人眼花缭乱的门槛咋想出来的?


大牌经理也才敢“偶尔如此”

众所周知,私募证券基金的通常购买门槛为100万元,高于这个购买门槛的基金通常为大牌外资私募,或者受投资者追捧的明星基金经理。

比如:2013年王亚伟的千合资本募集首只私募产品时,曾将起购门槛设置于1000万元。

陈光明当年的首支专户产品,认购门槛为500万元且设定5年的资金封闭期。

又如海外宏观对冲巨头桥水在中国的在岸募资,展业初期有300万元起购的门槛。

除此之外,冯柳和邓晓峰的私募产品,当年也曾一度把购买门槛提升至200万-300万元。


惠及“老客户”?

那这么操作的背景是什么呢?

上述的南京私募在2023年5月末披露了提升门槛的公告,指出基金投资者总人数受限制的原因,且存量投资者追加申购并不受影响。

按照监管规定,每只私募产品的持有人数上限为200人。

那么是不是该机构因为持有人人数即将达到产品上限,因而提升门槛并保持相对低的费率以稳定老客户?

最为关键的是:上述两只“内外有别”的产品,均主打股票多头策略,均投资A股和港股股票,重仓风格也都表述为持有低估值高成长的股票组合,且基金经理为同一人。

截至7月27日,上述500万门槛和200万门槛的产品,近一年净值收益率分别为8.26%和10.27%,产品表现差距并不大。

资事堂注意到,这家南京私募还有第三种费率的产品。

(如上图)这只100万元起购的产品,管理费为1.00%,业绩报酬提取次数比其余两只更多,即“基金开放日、基金收益分配日、基金清算日提取18%超额业绩”。


多样化费率收取公平么?

上述南京的小型私募机构提高门槛募资、设置不同费率的方式,给同业机构提出了几个新课题。

其一、虽然私募面向特定投资者,但相近投资策略的产品设置不同费率结构,是否对投资者有失公平?

其二,面对老客户的产品,收取的费率比“年轻客户”要低,特别是后端业绩提成层面。这是否完全合乎法规要求?

其三,类似针对老客户的“优惠措施”,看似增加了老客户的粘性,但是否真能让持有人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

这些问题,还有待时间给出回答。

⭐星标华尔街见闻,好内容不错过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不代表平台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智联私募基金传销非法集资,有多少人被骗了?#谨防上当受骗

来源:头条号 作者:华尔街见闻06/03 15:05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