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利空反映完了没?
半导体是明显的周期性行业,周期波动很容易受到下游需求的影响,特别是消费电子。而消费电子又是典型的和经济紧密相关的行业。从宏观经济上看,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压力都比较大。最近,国内的经济数据基本都比较低迷,不管是PMI、PPI、CPI,还是社零消费数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消费电子也显示出出货量下滑的情况。最重要的两个消费电子,一个是智能手机,一个是PC。先说智能手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亿部,创下2013年以来最差记录,同比依旧下降12%。中国市场也较为惨淡,去年出货量为2.76亿部,同比下滑16%,同样创下2013年来最差,而2016年高峰的时候出货量高达4.73亿部。另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仅3.28亿部,同比减少7%,环比减少12%。PC出货量方面,IDC发布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PC)出货量仅为5690万台,同期下降29%。其中,苹果、联想、惠普同比降幅为40.5%、30.3%、24.2%。整体一季度数据低于2019年第一季度的5920万台和2018年第一季度的6060万台。从这些实体行业数据上看,确实令人担忧。但不要忽略,股市通常会提前反映实体行业的情况。我们重新在审视一下国内外的半导体行业指数,会发现一个简单的事实:去年10月份底部特征明显。

02还能冲吗?
在经历了一次半导体脉冲之后,行情的迅速回落,令到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半导体还能冲吗?实际上,有了前面的底层逻辑支撑,目前半导体的机会要大于风险,原因有二:首先,AI引发的热潮无法证伪,而且这个划时代的产业革命,短期内还看不到有熄火的迹象,特别是英为达以及英伟达产业链,强势依旧,而AMD这类公司同样显示出强大的上涨动能。鉴于国外的半导体通常有引领作用,只要这些公司仍然处于上升动态,国内的产业链要跟上只是时间问题。其次,经过过去一个多月的回调,国内半导体公司的跌幅20%、30%都不在少数,释放了不少炒作泡沫,性价比重新得到资金青睐,显示出反弹的迹象。

03最赚钱的三大方向
逻辑最硬的主线,莫过于AI大模型对数据中心业务相关产品的需求,如CPU、GPU、光芯片等。训练模型和维持模型正常使用需要消耗大量的算力,算力需求的增长代表了相应基础设施还有长足的替代和升级空间,在各大科技厂商加速AI军备竞赛的时候,卖水也能赚的盆满钵满。算力龙头英伟达Q1的业绩收入71.9亿美元,超彭博一致预期10%,成为这一逻辑的铁证。这还不算完,Q2还在提高指引,收入一致预期上调47%,其中数据中心业务营收预期69.6亿美元,和业绩会前同比上调66%。数据中心、生成式AI以及大语言模型的需求激增推动英伟达数据中心营收以及订单可见度的延长,公司业绩展现了十足的逆周期韧性,在公布业绩的上周,市值飙升了25%,一跃上万亿。所以市场对于AI创新对半导体行业景气的拉动还是趋于乐观的,AI+将成为继PC、手机后半导体行业的主要推力,随着需求逐季改善,不需要太过悲观。国内也在快速建设自己的高性能计算产业链,涉及到集成电路方面,从计算芯片、光芯片、电源芯片到先进封装设备,都有望受益于这波算力建设。第二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板块就是存储芯片,提价已经释放出信号。此前消费电子需求不足导致芯片库存逐季攀升,富有商品属性的存储器价格自去年4月持续下跌至今。根据CFM的存储市场综合价格指数,从去年3月底至今,DRAM价格指数下滑了53.38%,NAND Flash价格指数下滑57.68%。近期美光、西部数据、SK海力士、三星电子都披露了Q1季报,终端需求仍然未出现明显回暖,收入、利润、存活指标都呈现了比较统一的颓势。去年四季度大厂们已经开始大幅削减资本开支,收缩减产的效果可能在今年Q2-Q3开始显现。不过库存的加速出清和价格回暖给予了市场提前复苏的信心。今年Q1各家厂商库存已经达到了三年来的高位,美光的库存环比率先大幅度下滑,公司预计未来几个月的供需平衡状况将会逐步改善。而中芯国际也在业绩说明会表示,NORFlash、NANDFlash已看到回暖迹象,相关收入环比增长超过两成。再看看需求端,AI服务器有望成为存储芯片下一个重要领域。根据美光,Al服务器可以拥有常规服务器八倍的 DRAM 容量和三倍的 NAND 容量,相关产品的价格开始修复,5月长江存储、三星、SK 海力士先后调涨3%-5%存储产品价格。存储芯片的复苏已经开始出现端倪,一季度可能已经是存储今年的至暗时刻了,随着供需结构逐渐改善,存储芯片规模在Q2有望重新迎来增长,5月以来国内的芯片厂商如北京君正、普冉股份、江波龙股价都已经在反映这个预期。第三条主线,是本着眼于中长期的国产替代逻辑,特别是设备领域。一季度设备板块的景气度没有出现下滑,同比增长46%。拓荆科技、北方华创、华海清科、芯源微这些公司增速均超过了50%,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提升,后续值得继续看好。这三个方向,不管是逻辑、确定性,还是业绩增长预期,都是最好的三种。实际上,聪明的资金已经介入。4月10日以来,半导体板块进入调整,半导体ETF跌幅近15%,份额却暴增76%。回调中,资金逆势抄底半导体ETF(159813)。



04结语
此前,我们多次提及半导体的投资机会,现在依然维持同样的判断。虽然前期的热炒,使得半导体暴涨,不少股票短时间内翻了一倍,抢跑的问题比较严重。但现在跌下来之后,机会要远大于风险。往后看,很不少半导体的利好有待兑现,中长线逻辑有支撑。英伟达、AMD等国外半导体公司持续大涨,国内半导体正逐步被带起来。趁尚未大涨之时布局,远比真正起飞的时候追高要高得多。现在,正是这样的机会。(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