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新能源 » 正文

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也需警惕风险?丨北京观察

作者:直新闻 来源: 头条号 12808/19

从1995年中国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时隔2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高光时刻,2023年8月9日,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实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中国有望于今年年底前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言论在国内外媒体频繁刷屏,

标签:

从1995年中国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时隔2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高光时刻,2023年8月9日,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实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中国有望于今年年底前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言论在国内外媒体频繁刷屏,这是来自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上周的分析报告。


“中国在疫情期间的表现令人震惊,先是在2021年超越了韩国,后来又在2022年超越了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美国商业频道CNBC引述“穆迪分析”上周发布的这份报告说。


在今天(17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汪文斌也对此进行回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是中国经济向“绿”而行的亮丽风景线。”



汪文斌介绍,近年来,中国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的“绿色答卷”。今年上半年,中国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09亿千瓦,占新增装机总量的77%,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今年7月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4.9%和65.1%,充电桩产量同比增长26.6%。中国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国燃煤锅炉和窑炉从近50万台下降至目前不足10万台,减少使用燃煤4亿多吨。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10年累计下降幅度超过36%。


汪文斌还提到,中国经济绿色发展,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力量。《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中国绿色贸易额达到11610.9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绿色贸易经济体。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全球第一。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过去十年,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产量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口到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的四成多都出自中国。我们还同合作伙伴一道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提供深度交流合作平台。


新能源汽车为中国绿色经济注入新动能


以往,服装、家电、家具被称为中国外贸出口的“老三样”,而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表现十分亮眼。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8月16日的记者会上就曾提到,上半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合计同比增长61.6%,外贸韧性强优势持续显现。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产销连续8年全球第一。


2023年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



央行今日(8月17日)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高度肯定。报告提出,下阶段,要进一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有力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在集成、节能、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提高综合性能。加强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研发,提升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二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三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对于这一系列的亮眼成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军红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主要归于两大因素。首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走在全球前列,第二个是民间企业在自主投资和自主研发上行动较早。虽然过去中国在燃油车方面非常落后,但如今电动汽车成为中国的突破领域。“它们发展非常快且多元,不是一两家的垄断,而是群雄并起的态势。同时它们也适应了时代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技术和产业领域的突破。”


中国车企需警惕出海路上的“暗礁、潜流”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37.6万辆,同比增长1.7倍。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企业出口数量达99.4万辆,已经超越日本拿下全球第一。外界分析,今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将有可能冲击日本已稳坐多年的“擂主地位”,尽管中国正朝着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目标大踏步前进,但中国汽车出口仍面临诸多挑战,无论从市场端的本土化改良、标准化制定,还是各地区间存在的地缘政治影响,都是中国车企在出海路上需要应对的“暗礁、潜流”。



从市场方面来看,近三年间,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出口实现“弯道超车”的中流砥柱,可以说是抓住了全球汽车市场转型的机遇,然而抓住机遇的同时仍然需要克服诸多难题。一方面中国车企无论是在海外直接建厂或是直接出口,都面临知识产权和产业标准认证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有着较为严格的汽车安全和环保标准,对于许多中国汽车企业而言,目前市场所采用的技术和标准等并不涵盖这些标准,为中国品牌打破国际壁垒带来一定挑战。另一方面,客户需求的变更,不同国家、不同客户群体对于同一品牌的接受度不尽相同,中国车企在持续研发核心技术的同时更要建立和完善本地化的营销体系和本地化的研发能力,实施差异化竞争,突出自身产品特性,才能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之路行稳致远。


有观察指,在智能化、电动化大趋势下,尽管中国汽车品牌凭借新能源技术优势将有助于提升在全球市场上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但中国车企在参与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仍需警惕地缘政治风险。刘军红就告诉直新闻记者,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汽车企业对于中国汽车品牌的入局是谨慎的,心里也是并不服气的,或者说并不是真心地愿意把这个市场让出来。中国车企在出海时不仅要关注本土车企的优势及强项来制定市场竞争策略,还需警惕由地缘政治引发的各类风险,其中包括各种市场限制、加征关税等风险,中国车企仍需警惕一些国家强制实施供应链“脱钩”,通过逆全球化的做法阻碍中国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军红提出,电池规格的统一化或标准化将是未来车企需要占领的“战略高地”,也将为中国车企的出海大幅降低竞争成本,相应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也能在生产上实现规模效应,扩大产业链,这样无论是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还是市场竞争,都多了一件“定海神针”。



作者丨李长春,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丨刘立平,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汤乐怡,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