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生物医药 » 正文

引入资金“活水” 生物医药行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作者:光明网 来源: 头条号 84008/29

新华社上海6月27日电(记者杜康)2019年科创板正式鸣锣开市并试点注册制,其第五套上市标准为支持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提供了国内上市渠道,在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上迈出了积极步伐。国产生物医药行业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不断创新机制,实施

标签:

新华社上海6月27日电(记者杜康)2019年科创板正式鸣锣开市并试点注册制,其第五套上市标准为支持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提供了国内上市渠道,在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上迈出了积极步伐。

国产生物医药行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断创新机制,实施多方举措,为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引入资金“活水”,助力其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特点。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创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约26亿美元,平均研发周期约为10.5年。我国从事创新医药研发的企业,主要是初创期生物科技公司,在发展中往往受到资金缺乏的“掣肘”。

2019年科创板正式鸣锣开市并试点注册制,其设立的第五套上市标准为生物医药创新等“硬科技”企业提供了国内上市的渠道,在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上迈出了积极步伐。

记者从上交所获悉,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增强了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是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之一,其允许拥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引领技术,但尚处于研发阶段未形成收入的企业上市,引导产业资本“投早投小”,服务中小“硬科技”企业。开板以来,已有一批创新药研发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初步形成了药品研发企业的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为创新企业引入资金“活水”

上交所数据显示,22家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中(含2家红筹企业),有15家公司在上市当年或次年,其主要产品就获批上市并快速实现商业化,提升了创新医药器械的可及性。

随着科创板初步形成生物医药“硬科技”企业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其也在不断吸引优质企业回归。目前,累计已有君实生物、康希诺、荣昌生物、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5家港交所18A龙头公司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红筹上市等制度回归A股,康方生物等8家18A公司也已发布拟在科创板上市的相关公告。

数据显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企业上市后表现“给力”。这些上市公司目前普遍已有产品销售,逐步形成稳定的收入和资金来源。22家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中,15家在上市后陆续已有产品获批销售。2022年,相关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3.57亿元,较2019年的13.12亿元增幅达460%。

2022年,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费用合计达213.79亿元,同比增长15.14%,其中欧林生物等4家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幅超过50%。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在营业收入的占比中位数为110%,显著高于科创板上市公司整体水平。

目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国产创新药研发的重要力量,相关企业申报研发的创新药占我国每年批准国产创新药数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产品大多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

严格把关 “助力创新”与“防范风险”并重

设立科创板是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级的关键一招。通过资本赋能,科创板成为连接实验室与资本市场的纽带,促进前沿科技孵化落地。同时,上交所也表示,鉴于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如何在助力创新的同时防范相关风险是重要考量点。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设置了较为严格的准入条件,同时,针对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特点,也设置了相应针对性的退市标准和减持标准,切实保护好投资者利益。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要求申报企业具有明显技术优势,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

针对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特点,科创板设置了差异化退市标准。同时,对于未盈利企业,其实际控制人以及核心人员的减持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审核中严把上市入口关,着力防范风险。截至目前,已有12家“第五套标准”申报企业主动撤回或被否决,淘汰率接近40%。上交所表示,相关审核中将紧扣“硬科技”和“持续经营能力”两个关键点。

来源: 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