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金 » 正文

跌出百亿阵营,知名私募冲积资产酝酿取消止损线,坦承“这两年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

作者:金融界 来源: 头条号 54709/02

财联社8月16日讯(记者 沈述红)因为业绩不佳,近期又有知名私募坦陈迎来了“职业生涯挑战最大的一段时间”。在近日的年中投后沟通会上,知名私募冲积资产在回应公司投资总监陈忠近两年业绩不佳一事时表示,亏损主要源于其投资方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碰到了

标签:

财联社8月16日讯(记者 沈述红)因为业绩不佳,近期又有知名私募坦陈迎来了“职业生涯挑战最大的一段时间”。

在近日的年中投后沟通会上,知名私募冲积资产在回应公司投资总监陈忠近两年业绩不佳一事时表示,亏损主要源于其投资方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碰到了较大挑战,“对于他来讲,这两年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是职业生涯挑战最大的一段时间,能看出来他压力不小。”

冲积资产坦陈,近一年,公司旗下产品赎回份额为20-30%左右,也确有产品止损清盘,但比重不高。基于持有人长期利益考量,近期公司在筹谋征得持有人意见,希望取消止损线。来自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显示,该公司目前管理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已不在百亿私募之列。

冲积资产方面称,近来无论是市场方面的有利因素,还是团队内功方面因素,都有边际改善,公司对成长股长期表现比较有信心。正因如此,陈忠自有资金几乎全仓于自己管理的产品,大部分员工也都重仓了公司旗下产品。

近一年赎回份额20%-30% 计划取消止损线

在近日举办的年中投后沟通会上,知名私募冲积资产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操作思路与业绩进行了梳理,并回应了近期的赎回和止损清盘情况。

冲积资产在回应公司投资总监陈忠近两年业绩不佳一事时表示,“对于他来讲,这两年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是职业生涯挑战最大的一段时间,能看出来他压力不小。但作为职业投资人,他自己会做一些调整,在投资上的状态还是比较好的,比较纯粹,市场压力较少干扰到他,不至于造成动作变形。同时,他也在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新的边界约束。”

不过,该公司表示,回撤控制的过程对产品净值确实造成了一定影响,这也是绝对收益产品面临的挑战。例如,有些标的基于止损角度考虑被卖掉,但后面有部分标的涨了回来,这无可避免影响到了产品收益。

冲积资产坦陈,近一年,公司旗下产品份额为20-30%左右。来自中基协的数据显示,上海冲积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成立于2014年,目前管理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已不在百亿私募之列。

谈及止损清盘,该公司称,相关产品占比不是特别高,但确实有。据介绍,冲积资产旗下产品子基金并未设置止损预警线,但母基金设置了止损线和预警线。虽然母基金成立时间更长,净值也高于子基金,清盘风险没那么高。按照合同约定,如果母基金真的跌破止损线,其余产品也会面临清盘。因此,该公司最近也在征得持有人意见,希望取消止损线。“这对持有人长期利益或许更有利。”冲积资产称。

投资方法面临挑战 看好成长股长期表现

根据公开信息,冲积资产核心人物为徐莉、陈忠。徐莉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硕士,曾任农银汇理基金经理、南土资产投资总监,现任冲积资产总经理;陈忠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博士,曾任中海基金分析师、高级分析师、基金经理、研究副总监,东方点石投资投资总监、于翼资产投资总监,现任冲积资产投资总监。

作为业内颇受人关注的“实战派”私募基金经理,陈忠在2021年从翼资产转战冲积资产仅半年,便吸引了约50亿元的老客户资金跟随,还实现了所管理产品“净值翻倍”的成绩,一举拿下2021年百亿私募冠军,并推动冲积资产管理规模突破百亿。然而,2022年陈忠的“冠军光环”始终黯淡,其产品净值一路下滑,全年跌幅达到36个点,显著跑输沪深300指数。

2023年,他管理的产品依旧处于亏损状态。来自托管方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陈忠管理的某产品年内回报为-7.35%。

对于旗下部分两年期产品即将到期却依旧处于亏损状态,冲积资产方面称,这主要还是由于投资方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碰到了较大挑战。冲积资产解释,陈忠投资以基本面趋势方式为主,偏右侧交易。这两年行情延续性较弱,偏右侧的选手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吃亏,会有追高的情况发生。

“但只要影响经济最核心的因素——周期起作用,如经济企稳,产业趋势走出来,市场呈现出赚钱效应,增量资金进来,陈忠擅长的投资的方式和风格会回来,届时相对会‘如鱼得水’。”

从操作上看,该公司表示,未来投资过程对信息的敏感度需要加强,要把绝对收益工具用好,这样会更容易“拿住”,积累安全垫。

冲积资产同时认为,近两年,公司在不断引进与团队较契合的投研等方面的人才,团队战斗力有所增强。虽然目前还处于比较困难的局面,但无论是市场方面的有利因素,还是团队内功方面,都有边际改善,公司对团队、对成长股长期表现比较有信心。

正因如此,陈忠自有资金几乎全仓于自己管理的产品,大部分员工也都重仓了公司旗下产品。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沈述红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