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户为中心”的是诺亚财富的理念,现实情况来看,产品“踩雷”风险事件频出,信披违规及未履诚信义务遭监管警示,理念的注脚似是一地鸡毛。文 | 南岂珵来源 | 经理人融媒体中心8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23 资产管理年会”发布了2023『金贝』资产管理竞争力案例集锦,其中诺亚财富获得“2023卓越财富管理公司”。诺亚财富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诺亚财富荣膺金贝奖“2023卓越财富管理公司”,全球化战略配置持续发力》中这样表述:“获奖正是对诺亚近年的业务举措的极大肯定……作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从业者,诺亚在任何环境中都承担着保护客户财富的使命。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诺亚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的是诺亚财富的理念,现实情况来看却似是一地鸡毛:产品“踩雷”风险事件频出,信披违规及诚信缺乏遭监管警示,近期其旗下一支海外私募产品更是被质疑“杀猪盘”。海外私募产品被质疑“杀猪盘”“‘歌斐中国特殊机会基金7号’究竟是踩了红杉的‘坑’?还是号称行业优等生的诺亚歌斐连自家股东红杉的作业也会不抄?或者根本就是精心设计下,涉嫌利益输送的‘特殊机会坑’?”用户“股友00025W078W”在东方财富股吧发文提出疑问。近期,股吧、雪球等社区中多名投资者发文质疑诺亚财富子公司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歌斐资产”)旗下“歌斐中国特殊机会基金7号”刻意隐瞒关键信息、利用投资人高位接盘的质疑,引发投资者关注。根据公开信息,经理人融媒体中心整理了前因后果。“歌斐中国特殊机会基金7号”成立于2018年5月25日,通过歌斐SPV投资于红杉旗下的SCC Growth IV 2018-D, L.P.,间接获得斗鱼的权益。2018年4月,基金完成对歌斐SPV的投资,金额3586.9万美元,间接获得红杉旗下基金持有的斗鱼A/B轮老股转让权益。根据新经济IPO报道,红杉资本转让斗鱼老股的估值基准约为17亿美元。2019年7月,斗鱼以11.5美元的发行价上市,首日收盘市值约37亿美元。此时从账面上看,“歌斐中国特殊机会基金7号”浮盈117%。斗鱼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至6美元左右,2020年5月-9月,斗鱼股价从7美元一路上涨至17.85美元;经过一个季度的调整后,2020年12月到2021年2月,斗鱼股价又从11美元上涨至20.54美元。此时斗鱼老股已过解禁期,但“歌斐中国特殊机会基金7号”期间却是未减仓一股。2021年7月10日,因为反垄断,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依法予以禁止斗鱼/虎牙的合并案后,斗鱼股价一个月内暴跌40%,期间歌斐资产仍表示斗鱼有长期投资价值,拒绝减持。直到2022年11月,“歌斐中国特殊机会基金7号”才以1.1美元的价格清仓了全部斗鱼股票。除高位接盘低位清仓致使亏损外,歌斐资产也被质疑隐瞒多项关键信息。根据新经济IPO报道,诺亚财富推荐产品时强调产品由红杉主动管理,但实际其和红杉达成的协议是斗鱼在纳斯达克上市解禁后,红杉可选择派发股票给歌斐中国特殊机会基金7号,后续管理风险由诺亚歌斐及投资人承担。而在2020年红杉向“歌斐中国特殊机会基金7号”派发斗鱼股票,歌斐资产也未及时披露。甚至在清仓斗鱼后歌斐资产也未第一时间告知投资者,难免让投资者产生怀疑。至于上述投资者种种质疑,诺亚财富暂未做出公开回应,孰真孰假,孰是孰非,以待后续。“前科”不少这并非诺亚财富基金产品首次“暴雷”。2016年11月,诺亚财富承销的酒店私募股权资金悦榕基金被曝出“烂尾”。彼时诺亚财富宣传承诺“3.4倍回报、四年半收回本金、六年后上市”,但六年后项目并未上市,投资人遂以存在夸大销售为由将其上告证监会。2017年3月,辉山乳业陷入百亿债务风波,其中歌斐资产两只产品歌斐创世优选一号投资基金和歌斐创世优选二号投资基金涉及辉山乳业的债权达5.46亿元。同年7月,诺亚财富再次踩雷乐视,根据彼时的媒体相关估算,诺亚财富在乐视移动项目中涉及金额保守估计为23亿元,实际可能还高于30亿元。2019年7月,歌斐资产爆出34亿踩雷承兴国际,随后宣布和承兴事件投资者达成和解协议,相关一次性和解费用金额为18.29亿元。歌斐资产也因此牵涉进多起法律纠纷中,后续影响仍在持续中。频频风险事件也引起监管的警示。2018年5月,诺亚香港因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存在风险评估不完善、销售及分销投资产品的内部系统和监控缺失等多个不规范行为,遭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谴责并罚款500万港元。2018年8月,因没有履行“诚实信用义务”“审慎勤勉义务”,歌斐资产被证监会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指出歌斐资产明知基金受让的基础资产是“借款债权”,却在基金合同中披露为“应收账款债权”,没有履行诚实信用义务。另外,基金合同中关于产品风险揭示前后不一致;并且没有发现辉山中国会计报表、辉山集团股权结构中的问题。今年8月,江苏证监局再次对歌斐资产出具警示函,指出,歌斐资产在管理创世鼎兴三期壹号并购私募基金、创世鼎兴三期贰号并购基金过程中存在向投资者披露信息与实际不符的违规行为。收入净利双降产品“暴雷”不仅仅使诺亚财富风控管理受疑,亦直接影响其营收和盈利能力。2019年-2021年,诺亚财富的总收入分别为34.13亿元、33.25亿元和43.27亿元,净收入分别为33.92亿元、33.06亿元和42.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64亿元、-7.44亿元和13.06亿元,股东应占净利润分别为8.29亿元、-7.45亿元和13.14亿元。2020年度业绩净亏润的主要原因在于与承兴事件有关的和解费用开支人民币18.29亿元而使2020年产生其他开支。如果看整体业绩趋势,尽管诺亚控股仍处盈利,甚至营收规模仍处于增长,但运营能力退步,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诺亚财富总资产周转天数由2018年的793.9天升至2022年的1317.2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由2018年的25.06天增加至2022年的75.83天。转到2022年,诺亚控股业绩明显遇冷。财报显示,2022年诺亚控股总收入则由上年的43.27亿元人民币减少27.7%至31.29亿元人民币,总收入减少主要是由于募集费收入、管理费及业绩报酬收入同比减少46.5%、16.1%、56.8%;净利润10.09亿元,同比减少26.5%。具体来看,诺亚控股业务主要包括财富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及其他业务三大板块。其中,资产管理业务主要通过并表的上海歌斐资产开展该,2022年资产管理业务的总收入由2021年的10.46亿元人民币减少19.8%至2022年的8.39亿元人民币。财富管理业务的总收入为22.10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2.12亿元减少31.2%;其他业务收入7934.0万元,同比增长16.3%。 在2023年3月举行的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会议上,诺亚财富强调,“我们希望将2022年的痛苦转化为2023年的收获。”然而2023年,诺亚财富依然没有恢复元气,在最新发布的一季报中,诺亚财富营收8.035亿元,同比增长0.98%,归母净利润2.442亿元,同比下滑19.99%,增收不增利。经营的窘境反映到资本市场上就显得更加直观。2022年7月,诺亚控股成功赴港二次上市,但回港上市首日,诺亚控股股价便遭遇破发,之后更是一路下跌。进入2023年,诺亚财富股价回升达到2023年2月320.8港元/股后再次下跌,截至2023年8月18日,诺亚控股收于216.2港元/股,较年内高点跌超32%。参考资料:1.《高位接盘红杉老股亏损77%!诺亚海外私募产品被疑“杀猪仔”》,新经济IPO。2.《号称“独立第三方”,诺亚财富为何频频踩雷?》,《财经国家周刊》。3.《诺亚财富,不会赚钱了?》,BT财经。
4年亏损超70%,诺亚财富海外私募产品成“杀猪盘”?
作者:经理人杂志 来源: 头条号 26109/02
“以客户为中心”的是诺亚财富的理念,现实情况来看,产品“踩雷”风险事件频出,信披违规及未履诚信义务遭监管警示,理念的注脚似是一地鸡毛。文 | 南岂珵来源 | 经理人融媒体中心8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23 资产管理年会”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