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企业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积极探索混合动力、低碳燃料等技术路线,促进燃油汽车市场平稳发展。”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这一纸文件搅动了中国车市的一池春水。
这是近年来中央少有旗帜鲜明的表态,要重视燃油车发展,并首次明确对混合动力路线的支持。除了稳定汽车消费,细细翻阅文件便可发现还有两大重点:一个是提出2023年汽车销量2700万辆,同比增长3%;新能源汽车900万辆,同比增长30%的目标。再一个则是提出了汽车出口的提质增效方案。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乘用车市场的发展,既离不开政策扶持,也离不开用户的市场支持。显然,文件的印发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扭转大众舆论一边倒鼓吹电车,一股脑唱衰油车的局面,有助于形成积极正向的市场氛围。同时,也为地方政府出台进一步支持混动发展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和支撑。
对绝大部分以纯电路线为主的新势力来说,政策的天平不再只庇佑纯电动汽车,而是正在向燃油车和混动车倾斜,而燃油车和混动车恰恰是合资品牌的强项。以至于文件甫一出台,就有人在朋友圈发问:这场政策东风,究竟是对新能源的正本清源,还是合资品牌的一场集体反攻?
三大影响
毋庸置疑,文件的出台,第一个利好的就是燃油车。在新势力强大的宣讲之下,很多人对燃油车充满了刻板偏见。——油车是不是已经进入到淘汰倒计时?——两三年后,油车就要被淘汰了!翻开任何一个主流的资讯平台,唱衰油车正在成为一种主流,一种此起彼伏的政治正确。需要注意的是,文件提到2023年汽车销量2700万辆,新能源汽车900万辆。也就是说中国市场每卖出三台车,就有两台是燃油车,一台是新能源汽车。
注意这个比例,饶是被唱衰至此,油车的销量依然是新能源的两倍。很明显,燃油车几十年打下的市场地位,并不是新势力能在短时间内凭借数款大单品就能轻易撼动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依然存在各种焦虑,短期内无法对油车产生革命性的替代。燃油车,是合资品牌的基本盘。政策加码,将会利好合资品牌,这是文件的第二个影响。合资品牌被唱衰,很大一方面原因也是因为新势力铺天盖地的比附和贴靠。最终这会给用户们制造一个印象——合资不行了,落伍了,新势力才是未来,才是政治正确。现实是,月销万辆,多年来一直都是大多数新势力都无法越过的红线,而一线合资品牌却悄无声地就跨越到百万辆时代。
比如,广汽丰田累计零售电动化车型(EV、PHEV、HEV)近百万台,预估电动化车型历史累计零售销量有望突破百万!何况合资的转型从未停下脚步,广汽丰田的新能源产品就进入到下饺子模式。
随着凌尚智能电混双擎上市,推出多达8款共43个级别智能电混双擎车型,覆盖轿车、SUV、MPV三大品类,形成数量最多、结构最优的智能电混双擎产品矩阵。
不光是广汽丰田,南北大众、上汽通用等车企的新能源转型也如火如荼,它们或通过技术导入,或是产品推新,亦或终端优惠,新能源车型的销量都在稳步提升,超越或者摸到月销过万的水准。
文件的产业逻辑非常清晰,新能源和燃油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新能源方面对混动车的支持也让人感到振奋,这是文件的第三个重点。由于一个又一个新势力,一波又一波的强调,让很多人形成了一个认知——插电混动车才是主流,油电混动车是非主流。这是两条技术路线必然要面临的认知战争。当然,插混车和油混车各有千秋。插混车越来越流行装更大的电池,这样的好处就是综合能耗更低,续航更长,缺点是一旦馈电,巨大的电池会成为死重,让车辆的馈电油耗达到令人咋舌的水平。懂车帝夏测显示,某新势力增程SUV馈电油耗居然达到了惊人的12.05L。
而油混车走的是小电池路线,专利壁垒更高,车辆配重更加合理,通过油和电介质的智能转换,既可以实现电车的低能耗,也可以实现油车的长续航,不管是满电还是馈电,都可以实现效能的综合最优。
更重要的是,油电混动技术路线先天就比纯电动路线安全。我查了查丰田智能电混双擎热销全球100多个国家,200亿公里行驶验证,全球 2300 万车主选择,保证了保持“0 事故、0 爆炸、0 漏电”纪录。
这个成绩,在动辄就“一月一烧”甚至“一周一烧”的纯电车和插混车中,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存在。长久以来,因为政策原因,插混车在很多城市可以上绿牌,而油混车则只能上蓝牌,这次文件出台,很有可能会政策纠偏,有望实现油混车和插混车的牌照平权。
写在最后
过去这些年,资本对新势力倾注了巨大热情,前些年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诞生一个名字陌生的新势力。但是再回看一下前些年打叉的新势力死亡名单,它又会提醒我们:造车,不是百米赛跑而是马拉松,来不得半点侥幸。当渗透率开始接近36%,也意味着新能源市场开始从导入期进入到成熟期,新势力的成长步伐也会不得不慢下来,稳下来。
文件的出台,是对新能源发展路线的一次重新梳理,也是对多种能源路线的一次政策绿灯:各种技术路线长期并存,新势力和老牌车企长期并存,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长期共存将是三个不争的事实。当然,随着合资大厂的相继转身,新势力也势必将承接这份真实可见的市场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市场的竞争,可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