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半导体 » 正文

中国宣布28nm芯片量产,韩国半导体却先崩了:积货无数,血亏万亿

作者:并非无道理 来源: 头条号 61109/07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中韩半导体之间的比拼半导体,这一个看上去晦涩难懂且又高冷的词汇,则是如今科技发展的核心,同样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在这样一个充满无限潜

标签: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韩半导体之间的比拼

半导体,这一个看上去晦涩难懂且又高冷的词汇,则是如今科技发展的核心,同样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在这样一个充满无限潜能的领域中,中国和韩国全部都是关键的参与者。但是,近些年两国之间半导体产业行情走势却迥然不同,让人禁不住惊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大家都知道,中国始终在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专注于达到自主创新。特别是近些年,中国半导体产业从低端到高端完成了跨越发展。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之前中国公布了28nm芯片的量产。这不但显现出中国的强大自主创新能力,也让世界瞩目中国在半导体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与此相反,韩国半导体产业链却陷入从未有过的困境。面临要求衰退、价格下降、市场竞争激烈、技术落后等诸多困难,韩国半导体企业宛如孤舟漂泊在汹涌澎湃的海洋里,孤注一掷。不但出口份额大幅度缩水,还遭遇了巨额损失。这一个情景让人不禁唏嘘。那为什么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可以迅猛发展,而韩国却面临着这样窘境呢?


韩国半导体业现状堪忧

韩国半导体业出现从未有过的艰难,已经处于危机的边缘。据数据表明,韩国半导体制造行业的运营指数已经在下跌,上个月已经跌破百点大关,刷新了2015年8月份以来的新低。这就意味着韩国半导体企业的经营情况已经恶化。


除此之外,在韩国商工会议所对半导体专家的最新调研中,超出75%的专家指出韩国半导体业正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困境。当中57%的专家指出韩国半导体业现已处于困境的入口,20%的专家也表示半导体业已全面深陷低谷期。毫无疑问的是,韩国半导体业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其困局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韩国半导体业的困境从何而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全世界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量目前在减低,韩国半导体业的主营产品即存储芯片遭受重挫。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消费类电子产品销售业务产生疲软。身为这一些电子类产品核心部件,半导体存储芯片市场需求量下跌,价钱狂跌。仅过去两年,存储芯片的价格也各自下降了50%和30%之多。这对于以存储芯片为主要内容的韩国半导体企业,如三星电子、海力士等,带来了致命性的影响。

第二,来自中国等新兴国家企业的竞争力日渐增加。在存储芯片行业,中国的长江存储、兆易创新等公司已经在强势崛起,它们凭借着较低廉的价格攻占市场占有率,对韩国传统半导体巨头的位置产生强大的冲击。在微处理器和其它逻辑芯片行业,英特尔、高通、台积电等企业都在推行更先进、性能更强大的产品,使韩国半导体公司的技术实力遭受侵蚀。

第三,全球半导体技术变革持续推进,韩国半导体业的科研投入不能紧跟,品牌优势被削弱。伴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崛起与应用,半导体芯片的技术路线和市场的需求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可是韩国半导体企业在这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布局欠缺,技术沉淀不足,新产品研发进度缓慢,而导致品牌优势被吞噬。


全球市场环境变化、新起竞争对手迅速崛起和自身技术创新欠缺,使韩国半导体业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危机。种种因素交织影响下,韩国半导体业的出口市场份额和营运能力均出现了大幅下降,市场前景令人担忧。


与韩国对比,中国芯片产业前途一片光明

28纳米芯片是现阶段技术水平较高的芯片制造工艺之一,有着功耗低、性能高等优点。它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各种电子产品中。

我国正式宣布量产这一个工艺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芯片,代表着在芯片产业中,中国会不会再依赖进口,完成了芯片自给自足目标。这些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中国芯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有关产业供应链发展壮大。


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消费市场,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量一直比较大。但是,因为半导体制造技术依赖外国技术,中国一直以来都处在技术依赖的窘境。

为了能摆脱这一个局势,中国政府利用大力扶持与支持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并重视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核心技术竞争优势。总算,在很多年坚持下,中国宣布取得成功量产28nm芯片的消息,吸引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中国宣告28纳米芯片量产的信息惊呆了全世界科技界。身为一个具有世界最大规模半导体市场的国家,中国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视半导体技术的研发与制造。28纳米芯片的成功量产不但标志着我国在半导体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也将会对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造成重大的影响。


这一个成效的取得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前端领域发展,提高国家在全球科技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28nm芯片支持大部分市场需求

实际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一环。据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表示,现在,中国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所占比例贴近50%,已经成为全球面积最大、增长速度最快集成电路市场。

在华为遭受芯片断供事件之后,以5nm、7nm、8nm等代表性芯片产业先进工艺被反复谈及。但值得注意的是,芯片产业分为高中低端,28nm是先进工艺和非先进工艺的分界线,美国一想着制裁我国的芯片工艺中,主要是以28纳米为分界线的。28nm除了对功耗、尺寸需求相对比较严苛的手机、电脑芯片,已可以满足现阶段市场中的绝大多数需求量,如物联网、家电、通信、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业制造。


现阶段,包含台积电、GF(格芯)、联电,三星、中芯国际和华虹集团旗下的华力微电子等诸多世界各国芯片厂可以研发和生产基于28nm工艺的晶圆芯片。


在其中,联电为了能进一步强化28nm工艺市场份额,已经完全选择放弃先进工艺制程14nm的研发和投入,由此可见28nm成熟工艺的商业价值。


近些年,在最为核心的设备同样是提及数最多的光刻设备这方面,传过来重大消息。据了解,上海微电子已经攻克了28nm光刻机的相关技术,将会完成交付,这意味着以28nm相关的产业链有望受益,中国也将加速芯片领域“去美化”的进程。


中国芯片实力被严重低估

很明显,许多人都小看了中国芯片进步的速度,但实际上,获得这个结果不太令人意外。

首先,芯片制造尽管难,可是关键的问题主要在于涉及到的产业链众多,例如仅EUV光刻机这一个关键性设备就涉及到超5000家公司,因此于是就有了举国之力也无法发展好芯片制造的观点。

但是不要忘记,依据联合国公开数据表明,中国乃是全球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大国。具体而言,在联合国产业分类所列举的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中,唯有中国拥有全部的工业门类。

另一方面,中国人在半导体行业好像始终都拥有某一种优越的天赋,在芯片发展的重要过程当中,华裔奉献一直以来都是巨大的。


例如依据美半导体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美半导体从业者28%为亚裔,也就是说每5个美半导体从业者之中起码有1个人是亚裔。


除此之外,美芯片巨头Nvidia、AMD、Broadcom的现在的CEO都是华人,美顶级芯片材料专家排在前六名的都全是华人。


半导体界的传奇人物胡正明教授(美籍华裔)更加是凭一己之力延续着摩尔定律(本来芯片制造卡在20nm,是他发明的FinFET让摩尔定律得以延续。)。

因此,严格回想起来,中国芯片的实力被严重小看了。

结语

早就在几年前,任正非其实已经表过态,称到全球芯片库存积压严重的时候,肯定会有人来求中国订购芯片。据大家了解到的,韩国就已经有相关人士正在寻找和中国的接触,希望可以将芯片出售到中国,不论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他们也都接受。


显而易见,韩国面对这种很严重的损失,已经不淡定了。针对韩国的这样的求购行为表现,咱们自然不能为之所动,用倪光南院士的话来说,我们应该通过自主研发,才能真正掌握到核心技术,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未来中国才不怕被卡脖子。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