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ESG » 正文

圆桌论坛:探寻中国ESG的无尽可能|​「破局​」2023中国资本市场财经峰会

作者:36氪 来源: 今日头条专栏 95412/22

36氪WISE2022新经济之王 · 破局2023中国资本市场财经峰会11月30日,36氪WISE2022新经济之王 · 破局2023中国资本市场财经峰会在杭州圆满落幕。回顾2022年,国内经济发展遇到诸多困难,国外环境更是复杂多变,全球主

标签:

36氪WISE2022新经济之王 · 破局2023中国资本市场财经峰会

11月30日,36氪WISE2022新经济之王 · 破局2023中国资本市场财经峰会在杭州圆满落幕。

回顾2022年,国内经济发展遇到诸多困难,国外环境更是复杂多变,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指数集体下跌。展望2023年,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市场信心再度下挫,投资者仍面临严峻考验。

这一背景下,本届「资本市场财经峰会」以“破局2023”为主题,邀请学术界、研究机构与银行界以及互联网、新能源等各领域的企业代表莅临演讲,共同探讨在全球逆风中行稳致远的正确航向。同时,伴随“双碳”战略的日益深入人心,绿色经济、ESG投资理念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大众视野。

在下午场的“绿色发展,走向美好”圆桌论坛中,36氪二级市场负责人郑怀舟与业内诸多人士探讨了中国ESG的发展与前景。德银中国上海分行副行长、新经济业务主管乔锃,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张彬,沙利文大中华区咨询总监杨丽珠也分别阐述了自己对于ESG的观察与思考。

以下为圆桌对话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

郑怀舟:今年5月,德意志银行首次公布了ESG量化目标,并承诺至2025年底提升ESG融资规模,旗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投资组合的总额要达到2000亿欧元以上。具体在中国市场如何践行?主要投资方向是哪些?

乔锃:我们集团2000亿投融资的目标今年已经超额实现了。在上个月的时候,集团又提出一个新的目标,到2025年ESG投融资总额要达到5000亿欧元水平。

中国市场在原有2000亿当中占了很重要的比例。我们对风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传统能源类企业的投资做得较多。我们看到,ESG不是只有E,还有S、G。

我们也希望在未来,去帮助偏远农村进一步发展。同时,我们在海外也有非常多的机构,他们也愿意投身到中国的ESG产业扶持项目中来,德银也在国内成立了专项基金,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和目标投入到相应的项目当中去,支持项目在中国的落地和发展。

郑怀舟:从财务指标来观察,量化ESG非常困难,安永华明是怎么做的?业内是否会形成统一的ESG披露框架体系呢?

张彬:ESG其实不是新的概念,从全球来看有超过10年的发展历程,不同国家和经济体在谈论ESG的时候,语言体系不太一样,在过去也没有统一标准。

但在去年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起成立了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全球ESG话语体系的统一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今年3月份,ISSB正式发布两份跟可持续相关的准则征求意见稿,预计会在明年年初发布。

聚焦到中国,中国预计也会参考ISSB的标准去制定本土的相应准则。当然即便是有准则,如何将ESG评价指标进行财务量化还是会有较大困难。不过我相信ISSB发布的标准会成为ESG全球标准统一化的起点。

郑怀舟:ESG在国内是刚兴起的概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随着全球对ESG的投资关注,一定会有很多变化和机会。

杨丽珠:按照中国绿色金融ESG投资定义,目前中国ESG投资市场的规模近万亿。投资的目标主要包括新能源、乡村振兴、低碳经济等。

从传统产业来分析,比如说能源行业、矿产行业、交通行业、基建行业、以及传统的制造业,他们的转型也会受到ESG红利。传统行业当中,碳减排以及节能环保管理是ESG中E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也有一些新经济产业践行ESG的理念,未来涉及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元化。

郑怀舟:在ESG领域,大家对于传统能源的投资在减少,但伴随地缘冲突的加剧,欧洲市场又重新投资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中国的ESG投资可否汲取经验?

乔锃:我们看到目前的欧洲、尤其是德国,还是非常坚持对于ESG的承诺,包括减排。但德国的整个能源结构,本来也存在着一定的火电能源,淘汰升级是逐步的过程。回到国内,我们看到欧洲对于整个ESG保有承诺的情况下,很多中资企业也加速在欧洲或者德国的布局。我们作为一家德资背景的银行,也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发展。

郑怀舟:实际上很多境内监管机构并未强制上市企业披露ESG,但国内企业也在不断发布ESG报告,站在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安永华明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意见?

张彬:2019年后,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开始做ESG信息披露。我们在协助客户做ESG信息披露的时候,并不是参照某个单一标准或是框架,而是把所有外部利益相关方对企业ESG层面的期望做统一整合,建立公司自己的ESG治理框架和ESG披露体系,进行ESG信息对外展示和披露。

实际上,每个行业的ESG逻辑会有比较大的差别。比如制造业的ESG就会侧重环境维度的风险。一些企业没有生产制造环节,那就要格外注重管治维度的风险,所以我们要基于行业性质去设计ESG框架。

而ISSB3月份发布的准则征求意见稿,也参照了美国的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的可持续行业分类系统,企业可以以此为参考准备自身ESG指标体系和报告披露的内容。

郑怀舟:目前来看,国内的ESG的投资非常火热。我想问一下沙利文,从战略咨询的角度来讲,国内的投资者情绪能否持续支撑起中国ESG的长期发展?

杨丽珠:中国市场的一些资方已经有了很强烈的ESG意识,这个意识就会驱动资管机构还有被投企业去做ESG能力的相关建设,而且有很多的资管机构据已经将ESG纳入投资策略的考量因素中。我认为,随着ESG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ESG投资市场依然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企业维度来讲,践行ESG也能更有效地去利用原料、人力资源等。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说,更擅长去制定长期发展计划的企业,比较容易实现长期盈利。

郑怀舟: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想最后请三位嘉宾发表自对中国ESG的展望。

杨丽珠:在原来ESG投资爆发式增长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向低碳、绿色转型中长期的趋势不会变。伴随监管的变化,对企业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业内竞争也会更激烈。从投资策略来说,会从以“负面筛选”为主向投资整合去过渡。在未来,我还是看好中国的ESG投资市场。

张彬:我们在过去几年见证了国内ESG市场的变化。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长期发展,而不是短期盈利的结果。所以对于企业,怎么做好ESG、怎么通过ESG的表现去帮助公司做市值管理和树立在资本市场的形象,是需要密切关注的。

目前看,整个市场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短缺。我相信未来,ESG会是很大的爆发点,从事ESG也是非常好的职业发展方向。之前有过相关统计,从全国来看,从事ESG的人士不超过2000个,但我相信5年之后,或许会有10倍的增长。

乔锃:从银行的角度,我们对于中国整个ESG市场非常有信心。一方面,这个信心来自中国政府、来自中欧一起在ESG合作的目标。另一方面,德银自己的研究认为,中国的ESG市场在接下来的几年到十几年,会有百万亿级的市场规模。我们把ESG视为一个刚起步、快速发展和变化的行业,这个过程一定充满机会。

郑怀舟:今天的圆桌就到这里,谢谢各位观众与直播前的听众朋友。我们也要提醒大家,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什么是ESG战略

来源:今日头条专栏 作者:36氪03/15 16:08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