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富 » 正文

从恒天睿信说起,为什么中国家族办公室面临异化的危险?

作者:家办标准研究院 来源: 头条号 33309/19

无论如何,中国式家族办公室模式尚在路上,必然有相当一部分家族办公室会成为“陪跑者”,无论是家喻户晓的家办,还是默默无闻的家办,无论是规模百亿还是规模百万的小家办,市场很残酷,某种程度也是很公平。 近期,恒天财富旗下恒天睿信家族办公室遭遇风险

标签:





无论如何,中国式家族办公室模式尚在路上,必然有相当一部分家族办公室会成为“陪跑者”,无论是家喻户晓的家办,还是默默无闻的家办,无论是规模百亿还是规模百万的小家办,市场很残酷,某种程度也是很公平。


近期,恒天财富旗下恒天睿信家族办公室遭遇风险事件,引发家办行业和社会广泛关注。事件还在发酵,但是对于家族办公室整体而言,无疑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形象损伤。
作为较为知名的家族办公室品牌,恒天睿信家办遭遇地方金融办风险提示有一定标志性意味,值得家办行业关注和思考。
我们认为,事件至少反映三点问题。
首先是家族办公室与财富管理的融合和边界问题。中国高净值人群在财富管理的需求是客观存在,这也是中国市场的特点,不能否认也不必忌讳,财富管理成为中国式家办服务重要内涵没有争议。
从这次地方金融办的风险提示内容来看,恒天睿信涉嫌从事存款类业务、非法集资。家族办公室在中国没有监管和牌照,但肯定是不属于金融类企业。
事实上,直接从事金融业务已经超越家族办公室范畴,家办行业应该注意风险切割。家族办公室更多是一种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和“买手”的角色,可以提供包括资产管理配置方案和建议,但是不能直接下场从事非法的金融业务。
其次是家族办公室连锁化和规模化的反思。家族办公室与私人银行、财富管理和投顾的模式不同,家办客户有着较高的门槛和很强的服务定制化要求,而且私密性和资产安全性更高。
如果将家族办公室做成连锁化和规模化,与家办的本义相背离事小,更重要连锁化和规模化背后一定有资本的参与,或者更大机构的支撑,家办企业本身的独立性、服务的专属性和资产的安全性可能受到削弱。从西方国家家办的经验来看,家办不是越大规模越好,如何取得平衡是一个关键问题。
第三来看,家办要克制服务产品化的思路。纵观西方国家的家族办公室,服务定制化、产品标准化是主要特征,定制化和标准化是两个层面的统一,并不矛盾。
然而,国内不少家办却逐步发展成服务产品化,将家办服务简单归结为信托产品、保险产品、私募产品或者教育产品、大健康产品,在宣传和实践中,有意无意向社会灌输这样的意识,实质上来讲,对家办思维和家办企业本身并非有利的举措。
一方面容易造成客户的片面理解,对家办服务的评价标准过于集中、期望值过高,为未来的服务纠纷和风险埋下隐患;二来,家办服务的过度产品化,反而弱化了家族办公室相较于银行、保险和信托公司的模式和理念优势,不知不觉向金融机构标准服务靠拢,甚至异化成为产品渠道。
家族办公室作为一种发源于传统家族社会结构的服务模式和理念,并非全新的事物,其实比较西方国家,家办的理念更适合家庭家族观念重的东方国家,这也是为什么家族办公室从金融概念扩散到社会概念,就立刻获得高净值人群和中产阶层大量认可的原因之一。
家办标准研究院认为,现阶段中国的家办企业应该顺势而为,过度强调服务产品化的收益,弱化家办的定制化服务模式的优势、价值,都可能让家办机构本身受损。
无论如何,中国式家族办公室模式尚在路上,必然有相当一部分家族办公室会成为“陪跑者”,无论是家喻户晓的家办,还是默默无闻的家办,无论是规模百亿还是规模百万的小家办,市场很残酷,某种程度也是很公平。
西方发达国家同样走过财富管理单一追求收益的阶段,但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社会杠杆率下降,资本利得的税收调节,金融产品筛选和搭配、资产合理配置、买方立场的投顾式服务的优势和稳定性就会逐步显现。
目前,中国家族办公室还处于“野蛮生长”的初期,中国式家族办公室模式还在探索,但是并不能以此为理由放弃对家办买方立场、服务性本质的坚守,希望家办企业加强沟通和联合,珍惜羽毛,共同防止中国家族办公室走入异化的道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金价飙涨背后,一场财富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来源:头条号 作者:家办标准研究院09/03 15:45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