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专精特新 » 正文

集聚1/3专精特新企业,445家产业示范基地分布在哪

作者:第一财经 来源: 头条号 102509/23

作为经济的“压舱石”,制造业对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质量至关重要。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而成为产业转型主阵地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下称“产业示范基地”

标签:

作为经济的“压舱石”,制造业对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质量至关重要。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

而成为产业转型主阵地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下称“产业示范基地”),445家基地在区域和产业的分布有何特点?

东部地区共193个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工信部已分十批创建了445家产业示范基地,我国1/4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1/3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来自示产业范基地,对工业经济引领带动作用突出。基地覆盖了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主要行业门类32个细分领域。产业示范基地创造了全国三成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额,成为我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根据工信部日前公布的2022年度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五星示范基地28家,仅有5家五次获评五星,分别是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光电子)产业基地、青岛家电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上海闵行区高技术转化应用(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以及上海嘉定汽车产业园汽车产业基地。另有254家被评定为四星,149家被评定为三星,14家被评定为二星。

赛迪顾问产业集群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区域分布上,产业示范基地整体呈现东部领先、中西部并驾齐驱、东北追赶的态势。445个产业示范基地中,东部地区共193个,占比43.4%,其中江苏、山东两省并列榜首,基地数量均为30个,传统工业大省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西部地区共122个,占比27.4%,川渝基地数量合计42家,占西部基地总数三成以上,其中四川基地数量达到26家,与浙江并列第三,是西部唯一基地数量跻身前十的省份,“断层式”领跑其他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共91个,占比20.4%,相较其他区域各省基地数量差距最小,建设进程相对均衡,湖南、湖北暂居前位;东北地区共39个,占比8.8%,辽宁基地数量达20个,领军东三省。

赛迪顾问产业集群研究中心总经理刘旭接受第一财经采访表示,整体来看,东部、中部、东北部三大区域均以装备制造基地为主;西部地区风光油气资源集聚,原材料基地数量最多,占本区域基地总数的31.1%。

此外,东部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基地数量占比6.7%,是全国水平约1.7倍;电子信息基地数量占比16.6%,是全国水平约1.4倍。江苏、广东、福建、上海等IT强省实力雄厚,基地建设基础扎实、进程领先。西部地区大数据基地数量占比为4.9%,是全国水平的1.8倍以上,数据中心基地占比则与全国水平基本持平。

她说,近年来西部多地力图通过发展大数据及相关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初具成效,但同时,电子信息、软件、工业互联网等基地占比均低于全国水平,相关领域基地建设仍待提升。中部地区高技术转化应用基地占比为12.1%,是全国水平约1.4倍,优质项目及创新成果就地转化、投产达效成果显著;仅东北地区暂无任何大数据、数据中心基地建设,区域算力基础设施及要素支撑能力亟待加强。

四个方面待提升

虽然8月份工业生产稳中有升,但工业经济的恢复基础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产业示范基地也需要在多方面继续提升。

在刘旭看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创新动力、绿色集约四个方面。

研究发现,现有基地主要分布于地理区位优越、工业基础扎实、人才集聚的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伴随经济体量快速扩张,这些地区的土地、能源等的承载力正趋于饱和。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工业用地更为充足,具备能源及矿产资源优势,且劳动力成本低,发展空间巨大;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不可忽视的试验田,但目前基地建设数量及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产业结构上,部分地区亟待强化多领域产业载体建设。比如西部地区原材料基地数量占西部地区基地总数的三成以上,但电子信息、软件、工业互联网等基地数量占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青海、云南、新疆、内蒙古等地均以原材料基地为主或仅有该类基地。后发地区资源要素开发利用仍需深化,产业融合发展不容忽视。

在土地利用方面,中西部地区仍存在圈而不建、圈多建少、建而不用等浪费乱象,单位土地产值不足东部地区一半;原材料、消费品等传统工业基地单位土地平均投资强度仅达基地授牌最低门槛,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度和利用水平均需提升。

刘旭建议,完善基地建设水平,要从优化资源要素供给结构、加速产业集群机制建设、实现绿色集约可持续发展等着手。

例如,要完善产业示范基地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研发——转化双向互动生态,充分利用邻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创新资源和外溢价值,增强基地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效率;提升基地配套能力和产业链网络化协作水平,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基地产业资源和信息的融通共享,强化大中小企业之间的产业链互补作用,避免同质化竞争;鼓励基地有能力的企业从加工制造到服务赋能,推动产品研发、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物流配套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