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近日,欧盟委员会网站9月21日发布消息称,
欧洲芯片法案今日生效。该方案通过 “欧洲芯片计划” 促进关键技术产业化,鼓励公共和私营企业对芯片制造商及其供应商的制造设施进行投资。根据芯片法案,
到2030年欧盟累计将投入430亿欧元(约335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欧盟成员国的芯片生产、试点项目和初创企业。
其中,110亿欧元将投资于先进制程芯片技术的研发。据统计,欧盟国家2020年所生产的芯片全球占比仅为10%。通过补贴刺激,2
030年的产能要翻一倍达到20%。这一目标也符合先前欧盟芯片调查的结果——“2030年全球芯片需求预计翻倍”。
目前,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处于低迷状态。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半导体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应过剩和价格下跌。
欧洲芯片法案正式生效,旨在加强对芯片产业的监管和控制,以确保欧洲在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力。法案要求欧洲国家加大对本土芯片产业的支持和投资,并加强对外国芯片企业的审查和限制。
这一举措被认为是欧洲在保护本土产业和技术自主性方面的重要举措。——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2017-2021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波动变化,2019年存储芯片市场下滑严重导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出现下降,2020年以来恢复增长。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发布数据,2021年达到5559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26%。
——全球半导体出货量分析根据IC Insights统计数据,2016-2021年全球半导体出货量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全球半导体出货量达到1.14万亿片,同比上升13.36%。
——全球半导体TOP10企业汇总据美国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三星(Samsung)、英特尔(Intel)、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联发科技(MediaTek)、德州仪器(TI)、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其中,三星(Samsung)超过英特尔(Intel),成为顶级芯片销售商。2021年三星的半导体收入激增31.6%,达到759.5亿美元。英特尔的收入下降到第二位,只增长了0.5%,达到731亿美元,销售额在前25家公司中增长最慢。

研究机构gartner分析师盛陵海认为,
当全球都在增加芯片产能之后,未来还有可能产生芯片产能过剩的危险。对于欧洲企业而言,汽车制造业是购买芯片最大的客户。该行业的特点是零库存和供应链比较长。如果无法吸纳多余产能,其投入生产的工厂的回报率不会太高,
进而会反过来挫伤欧盟企业发展芯片产业的热情。尽管半导体行业触底明显,但结合芯片现货市场和库存表现,半导体增长乏力,
要在今年实现复苏的可能性较低,如果明年复苏,还可能要再经历一个“难捱”的时间段。但好在,大容量存储、手机eMMC等存储价格开始反弹,半导体销售额等趋暖,半导体顶着一片乌云的同时终于见到一些曙光。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